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917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导轨、设置在两根导轨之间并与导轨抵接的托车板、至少四个用于支撑托车板的滚珠,所述滚珠嵌设于托车板下侧并与托车板转动配合,所述托车板的一侧连接有便于使用者推动托车板或拉动托车板沿导轨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空间利用率高,提升胡同中可以停入的车辆的数量的效果。

A side parking device for old alley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停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家庭小轿车保有量飞速增加,一般的小轿车长度通常在4米-5米之间,宽度通常在2.2米-2.4米之间。由于胡同的建设较早,没有设置用来存放车辆的地下车库,只能在路边规划路边标准车位,为方便停车,防止车辆出/入位时,与停在相邻路边标准车位中的汽车之间发生剐蹭,停在路边的车辆之间出现相互剐蹭的现象,这些路边标准车位的长度通常在5.5米-6米之间,宽度通常在2.3米-2.5米之间。当小轿车停放在路边标准车位中时,路边标准车位中的一部分面积没有被有效的利用起来,浪费停车面积,导致整条胡同中可以合规停入的车辆数目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其优点是:空间利用率高,提升胡同中可以停入的车辆的数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包括两根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导轨、设置在两根导轨之间并与导轨抵接的托车板、至少四个用于支撑托车板的滚珠,所述滚珠嵌设于托车板下侧并与托车板转动配合,所述托车板的一侧连接有便于使用者推动托车板或拉动托车板沿导轨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拉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空间利用率高,提升胡同中可以停入的车辆的数量;使用时,侧方位停车装置安装在路边,且导轨的长度方向与路的长度方向垂直,托车板设有推拉杆的一侧靠近路边;当使用者要停车入位时,可以通过推拉杆推动托车板沿导轨向远离路边的方向移动,然后将车开到托车板上,最后再通过推拉杆拉动托车板沿导轨向靠近路边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车停靠在路边;当使用者要将车开出车位时,可以通过推拉杆推动托车板沿导轨向远离路边的方向移动,然后将开车离开托车板,通过推拉杆拉动托车板沿导轨向靠近路边的方向移动,将托车板拉回路边即可。由于汽车在开上托车板后无须再进行前后挪动,托车板上无须为汽车预留前后挪动的空间,而且一般的小汽车长度通常在4米-5米之间,所以托车板的长度可以设置为5米,从而使得托车板的长度小于路边标准车位的长度,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使得胡同中可以停入的车辆的数量变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车板的一侧面上固接有与该侧面垂直的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推拉杆的一端并与推拉杆转动配合,所述销轴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推拉杆背向托车板的一侧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推拉杆推动或拉动托车板时,可以绕销轴转动推拉杆使推拉杆处于竖直状态;在使用完推拉杆后,可以转动推拉杆,将推拉杆的自由端放到地上,从而在托车板上无车停靠时,路人可以放心的从托车板上通过,避免推拉杆绊倒行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车板下方设置有与导轨互相平行的齿条,所述托车板上侧靠近推拉杆的一边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周侧壁上远离扇形齿轮的轮齿处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转动扇形齿轮的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枢轴距所述齿条的最短距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当汽车位于托车板上时,一些力气小的女生可能无法推动或拉动托车板移动,所以设置了齿条、扇形齿轮以及辅助杆;常态下,扇形齿轮与齿条不啮合,在使用时,通过辅助杆转动扇形齿轮使扇形齿轮上的轮齿插入齿条上的齿槽中,然后继续通过扳动或推动辅助杆带动扇形齿轮转动,从而使得托车板开始沿导轨向对应方向滑动,由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所以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推拉杆较为轻松的推动或拉动托车板移动;由于辅助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枢轴距所述齿条的最短距离,从而使人可以很轻松的在扇形齿轮与齿条啮合后,转动扇形齿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扇形齿轮的周侧壁上远离扇形齿轮的轮齿处开设有插孔,所述辅助杆与插孔插接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无车停靠在托车板上时,可以将辅助杆从扇形齿轮上拆下,从而使路人可以放心的从托车板上通过,避免辅助杆绊倒行人,而且辅助杆与插孔插接配合,即便于使用者将辅助杆安装到扇形齿轮上,也便于使用者将辅助杆从扇形齿轮上拆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车板上侧开设有供辅助杆嵌入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辅助杆的长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辅助杆从扇形齿轮上拆下后可以放入容纳槽中,容纳槽的长度大于辅助杆的长度可以使人很方便的将辅助杆从容纳槽中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采用H型钢制成,所述托车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导轨上对应的槽中,并与导轨滑动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材料易获取,而且一根导轨可以供两个车位共同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车板上侧的两端分别沿托车板的宽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导轨上侧远离路边的一端穿设有用于防止托车板从导轨中脱出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下端插入限位槽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由于使用者的误操作,托车板从导轨中脱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为螺栓杆,所述定位杆贯穿导轨的上翼缘,并与导轨的上翼缘螺纹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定位杆的安装与拆卸。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空间利用率高,提升胡同中可以停入的车辆的数量;2、齿条、扇形齿轮以及辅助杆的设置使人可以较为轻松的推动托车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为体现扇形齿轮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轨;11、定位杆;2、托车板;21、容纳槽;22、限位槽;23、安装孔;3、滚珠;4、推拉杆;41、销轴;42、螺母;5、齿条;6、扇形齿轮;61、插孔;7、辅助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安装在胡同路边(本申请所称路边即为马路上安装有侧方位停车装置的一侧),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导轨1、设置在两根导轨1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导轨1抵接的呈矩形的托车板2、至少四个用于支撑托车板2的滚珠3以及铰接在托车板2靠近路边一侧的推拉杆4,上述的滚珠3均匀的嵌设于托车板2下侧并与托车板2转动配合,导轨1的长度方向与胡同路的长度方向垂直。参照图1和图2,在托车板2靠近路边的一侧面上固接有与该侧面垂直的销轴41,销轴41穿过推拉杆4的一端并与推拉杆4转动配合,在销轴41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42,螺母42与推拉杆4背向托车板2的一侧抵接。参照图1,导轨1采用H型钢制成,托车板2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导轨1上对应的槽中并与导轨1滑动配合,在托车板2上侧的两端分别沿托车板2的宽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2,在导轨1上侧远离路边的一端穿设有定位杆11,定位杆11的下端插入限位槽22中,从而通过定位杆11对托车板2进行限制,避免托车板2从导轨1中脱出。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导轨(1)、设置在两根导轨(1)之间并与导轨(1)抵接的托车板(2)、至少四个用于支撑托车板(2)的滚珠(3),所述滚珠(3)嵌设于托车板(2)下侧并与托车板(2)转动配合,所述托车板(2)的一侧连接有便于使用者推动托车板(2)或拉动托车板(2)沿导轨(1)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拉杆(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导轨(1)、设置在两根导轨(1)之间并与导轨(1)抵接的托车板(2)、至少四个用于支撑托车板(2)的滚珠(3),所述滚珠(3)嵌设于托车板(2)下侧并与托车板(2)转动配合,所述托车板(2)的一侧连接有便于使用者推动托车板(2)或拉动托车板(2)沿导轨(1)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拉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车板(2)的一侧面上固接有与该侧面垂直的销轴(41),所述销轴(41)穿过推拉杆(4)的一端并与推拉杆(4)转动配合,所述销轴(4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42),所述螺母(42)与推拉杆(4)背向托车板(2)的一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胡同用侧方位停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车板(2)下方设置有与导轨(1)互相平行的齿条(5),所述托车板(2)上侧靠近推拉杆(4)的一边开设有安装孔(23),所述安装孔(23)中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有与齿条(5)啮合的扇形齿轮(6),所述扇形齿轮(6)的周侧壁上远离扇形齿轮(6)的轮齿处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转动扇形齿轮(6)的辅助杆(7),所述辅助杆(7)的长度大于所述枢轴距所述齿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峰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