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26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房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包括工型柱、接插柱和斗拱,接插柱嵌入设置于工型柱底端,斗拱对称分布于工型柱左右两端,工型柱左右两侧均开槽有工型槽,工型槽中部焊接有钢片,钢片内嵌入设置有内柱,该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相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主体制成结构,能在初期搭建时以工型柱下端接插柱与房建地面开孔对接,并在完成纵向固定后,以上端斗拱与工型柱形成的三角式拱形结构,通过斗拱上端平面与各个形式规格的房梁结构对接,该种拱形结构以斗拱左右两端膨胀栓组件及内侧嵌杆组件完成与工型柱的加固。

A joint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I-shaped column and bucket ar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房建结构
,具体为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房屋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房屋是家庭的基体,房屋是人类生存的寄托,在这里人们可以避开外界一切干扰,和自己的亲人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以房屋为本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人们,人们都为拥有自己的房屋而努力。但现有的房屋建筑在初期搭建施工时,往往需要将房屋结构规划而后进行地基铺盖,其地基经由钢筋混凝土填充后形成房屋中柱体与墙体面,但由于钢筋混凝土柱体经填充后有一段风化周期且初期安装需进行测量等一系列搭建准备工作,费时费力不利于小型的房建工程进行,同时钢筋混凝土主体难以对接承载传统式斜面屋顶及房梁结构,导致现有房建混凝土柱体结构适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房建支撑结构在初期搭建时往往需进行繁琐的准备工作,且安装困难给初期搭建造成了麻烦,同时钢筋混凝土腔体与主体难以与传统斜面屋顶与房梁对接安装,适用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包括工型柱、接插柱和斗拱,所述接插柱嵌入设置于工型柱底端,所述斗拱对称分布于工型柱左右两端,所述工型柱左右两侧均开槽有工型槽,所述工型槽中部焊接有钢片,所述钢片内嵌入设置有内柱;所述工型柱与接插柱连接处开槽有内槽,所述内槽上端贯通设置有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固定连接有铰杆,所述铰杆与连接杆连接处开孔设置有两对用于固定接插柱与工型柱的螺孔;所述斗拱上端嵌入设置有内嵌块,所述斗拱下端设有贯穿于工型柱的膨胀栓与销柱,所述斗拱通过膨胀栓和销柱来与工型柱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片的厚度为30mm,且钢片的数量为两片,所述钢片与内柱均为铁碳合金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斗拱上端为与工型柱顶端平行的平面,且内嵌块焊接于斗拱顶端平面下端,所述内嵌块用于在斗拱与房建结构对接后补强斗拱上端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槽与连接杆连接处隔离有10mm间距,且螺孔内螺栓安装后贯通于其间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斗拱与工型槽连接处卡接有两块卡块,且卡块侧壁贯穿有四根嵌杆,所述嵌杆贯穿于工型槽,且嵌杆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杆以上下对称分布于卡块侧壁,且嵌杆由一长一短的两根横杆组成。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该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相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主体制成结构,能在初期搭建时以工型柱下端接插柱与房建地面开孔对接,并在完成纵向固定后,以上端斗拱与工型柱形成的三角式拱形结构,通过斗拱上端平面与各个形式规格的房梁结构对接,该种拱形结构以斗拱左右两端膨胀栓组件及内侧嵌杆组件完成与工型柱的加固,在实际安装后,通过拱形结构特性,以其斗拱表面平面延伸加宽与房梁端接触面积,从而在结构承力时,通过斗拱斜面与其工型柱上端进行剪力引导,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固性,同时该种接插安装方式便于初期搭建,无需过硬专业知识便能实现房建中主体搭建;2.且该种支撑结构在作用于承力端时,自工型柱上端斗拱的向下压力至内部连接处与嵌杆处传导至工型柱中部,过程中以斗拱两端设有卡块与嵌杆来搭配连接座结构,通过嵌杆由一长一短的两根横杆组成作用于工型槽与斗拱连接处,向下力至嵌杆端传递至连接处,并通过工型柱内部空间与连接座之间的间隙、相对较短嵌杆与连接座的间距来以距离截断消除斗拱承力时与工型柱连接端口产生的应力堆积,避免应力造成结构弯曲影响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型柱;2-接插柱;3-铰杆;4-工型槽;5-钢片;6-斗拱;7-内嵌块;8-膨胀栓;9-销柱;10-内柱;11-连接杆;12-螺孔;13-内槽;14-卡块;15-嵌杆;16-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包括工型柱1、接插柱2和斗拱6,所述接插柱2嵌入设置于工型柱1底端,所述斗拱6对称分布于工型柱1左右两端,所述工型柱1左右两侧均开槽有工型槽4,所述工型槽4中部焊接有钢片5,所述钢片5内嵌入设置有内柱10;所述工型柱1与接插柱2连接处开槽有内槽13,所述内槽13上端贯通设置有两根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外侧固定连接有铰杆3,所述铰杆3与连接杆11连接处开孔设置有两对用于固定接插柱2与工型柱1的螺孔12;所述斗拱6上端嵌入设置有内嵌块7,所述斗拱6下端设有贯穿于工型柱1的膨胀栓8与销柱9,所述斗拱6通过膨胀栓8和销柱9来与工型柱1固定,通过斗拱6之间形成的间距及斗拱6上端平面来对接安装房建结构中的房梁;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钢片5的厚度为30mm,且钢片5的数量为两片,所述钢片5与内柱10均为铁碳合金质,通过钢片5与内柱10形成的一体结构补强工型柱1中部结构强度,防止工型柱1受力过大而出现截断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斗拱6上端为与工型柱1顶端平行的平面,且内嵌块7焊接于斗拱6顶端平面下端,所述内嵌块7用于在斗拱6与房建结构对接后补强斗拱6上端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槽13与连接杆11连接处隔离有10mm间距,且螺孔12内螺栓安装后贯通于其间距,通过螺孔12与螺栓的对接来配合下端绞杆3加固接插柱2与地面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斗拱6与工型槽4连接处卡接有两块卡块14,且卡块14侧壁贯穿有四根嵌杆15,所述嵌杆15贯穿于工型槽4,且嵌杆15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6,以卡块14与嵌杆15的连接固定斗拱6与工型槽4端。本实施例中,所述嵌杆15以上下对称分布于卡块14侧壁,且卡块14中上端嵌杆15由一长一短的两根横杆组成,嵌杆15在与连接座16连接时,以一长一短的横杆的间距差截断因压力传导而产生的内部应力。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包括工型柱(1)、接插柱(2)和斗拱(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柱(2)嵌入设置于工型柱(1)底端,所述斗拱(6)对称分布于工型柱(1)左右两端,所述工型柱(1)左右两侧均开槽有工型槽(4),所述工型槽(4)中部焊接有钢片(5),所述钢片(5)内嵌入设置有内柱(10);所述工型柱(1)与接插柱(2)连接处开槽有内槽(13),所述内槽(13)上端贯通设置有两根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外侧固定连接有铰杆(3),所述铰杆(3)与连接杆(11)连接处开孔设置有两对用于固定接插柱(2)与工型柱(1)的螺孔(12);所述斗拱(6)上端嵌入设置有内嵌块(7),所述斗拱(6)下端设有贯穿于工型柱(1)的膨胀栓(8)与销柱(9),所述斗拱(6)通过膨胀栓(8)和销柱(9)来与工型柱(1)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包括工型柱(1)、接插柱(2)和斗拱(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柱(2)嵌入设置于工型柱(1)底端,所述斗拱(6)对称分布于工型柱(1)左右两端,所述工型柱(1)左右两侧均开槽有工型槽(4),所述工型槽(4)中部焊接有钢片(5),所述钢片(5)内嵌入设置有内柱(10);所述工型柱(1)与接插柱(2)连接处开槽有内槽(13),所述内槽(13)上端贯通设置有两根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外侧固定连接有铰杆(3),所述铰杆(3)与连接杆(11)连接处开孔设置有两对用于固定接插柱(2)与工型柱(1)的螺孔(12);所述斗拱(6)上端嵌入设置有内嵌块(7),所述斗拱(6)下端设有贯穿于工型柱(1)的膨胀栓(8)与销柱(9),所述斗拱(6)通过膨胀栓(8)和销柱(9)来与工型柱(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插式工型柱与斗拱结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5)的厚度为30mm,且钢片(5)的数量为两片,所述钢片(5)与内柱(10)均为铁碳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彤杨新茁王翊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