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植草的堤坝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75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41
一种可植草的堤坝构件包括:抛石基床、混凝土种植槽、植生袋和压载块结构,混凝土种植槽设于抛石基床上,植生袋设于混凝土种植槽槽内下部,压载块结构与植生袋上部连接。其中,混凝土种植槽包括:底座、外轮廓和定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可植草的堤坝构件,并叠放形成堤身结构,应用于潮间带地区,混凝土预制构件能够保证堤身在波浪、水流作用下具有承受波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的优点;梯形外表面及经养护长成的植被发挥堤坝的消浪防护功能;内部设置的定植槽为水生植物提供新的生长空间,保障潮间带生态环境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植草的堤坝构件
本技术涉及水力、水运堤坝
,具体涉及一种可植草的堤坝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堤坝具有承受波浪能力强、稳定性高以及地基应力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沿海、江河水运、水利工程中。作为传统水工建筑物,混凝土预制构件、土工织物、或砂、石料等材料形成了较密实的堤身结构,阻碍了工程建设场地水生植物的生长,阻断了工程区的生物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植草的堤坝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可植草的堤坝构件包括:抛石基床、混凝土种植槽、植生袋和压载块结构,所述混凝土种植槽设于抛石基床上,所述植生袋设于混凝土种植槽槽内下部,所述压载块结构与植生袋上部连接;其中,所述混凝土种植槽包括:底座、外轮廓和定植槽,所述外轮廓与底座上部连接,所述定植槽设于外轮廓中心,所述外轮廓的长为3m~6m,所述外轮廓的宽为2m~4m,所述外轮廓的高为1m~2m,所述底座和外轮廓的壁厚为0.2m~1m。进一步,所述植生袋的长和宽与定植槽的尺度相等,所述植生袋的厚度大于等于1m。进一步,所述压载块结构包括:压载块和钢丝网,所述压载块与钢丝网上部连接,所述钢丝网与植生袋上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可植草的堤坝构件,并叠放形成堤身结构,应用于潮间带地区,混凝土预制构件能够保证堤身在波浪、水流作用下具有承受波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的优点;梯形外表面及经养护长成的植被发挥堤坝的消浪防护功能;内部设置的定植槽为水生植物提供新的生长空间,保障潮间带生态环境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混凝土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抛石基床100、混凝土种植槽200、底座210、外轮廓220和定植槽230。植生袋300、压载块结构400、压载块410和钢丝网42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混凝土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植草的堤坝构件包括:抛石基床100、混凝土种植槽200、植生袋300和压载块结构400,混凝土种植槽200设于抛石基床100上,植生袋300设于混凝土种植槽200槽内下部,压载块结构400与植生袋300上部连接;其中,混凝土种植槽200包括:底座210、外轮廓220和定植槽230,外轮廓220与底座210上部连接,定植槽230设于外轮廓220中心,外轮廓220的长为3m~6m,外轮廓220的宽为2m~4m,外轮廓220的高为1m~2m,底座210和外轮廓220的壁厚为0.2m~1m,外轮廓220为矩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圆形,在本实施例中为矩形。植生袋300的长和宽与定植槽230的尺度相等,植生袋300的厚度大于等于1m。压载块结构400包括:压载块410和钢丝网420,压载块410与钢丝网420上部连接,钢丝网420与植生袋300上部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并在底部铺设足够厚度与强度的抛石基床100,保证混凝土种植槽200不会因地基变形而发生过大沉降、偏移等,预制混凝土种植槽200构件并运至施工区,按照设计要求沿堤坝轴线将构件依次安放,预制块长边垂直于堤轴线摆放。混凝土种植槽200下部为底座210,上部为外轮廓220,外轮廓220长3m~6m,宽2m~4m,高1m~2m,底座210及外轮廓220的四周壁厚0.2~1.0m,种植槽为混凝土预制结构,外形结构为矩形,亦可为五边形、六边形或圆形,混凝土种植槽200的中心为定植槽230,定植槽230的槽内下部设有植生袋300,植生袋300的长和宽与定植槽230的尺度相等,厚度大于等于1m,植生袋300土壤和草籽包的种类及厚度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制定,随后再安放压载块结构400,压载块结构400的钢丝网420面朝下,压载块410连接钢丝网420的上部。本技术通过设计可植草的堤坝构件,并叠放形成堤身结构,应用于潮间带地区,混凝土预制构件能够保证堤身在波浪、水流作用下具有承受波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的优点;梯形外表面及经养护长成的植被发挥堤坝的消浪防护功能;内部设置的定植槽为水生植物提供新的生长空间,保障潮间带生态环境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植草的堤坝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抛石基床(100)、混凝土种植槽(200)、植生袋(300)和压载块结构(400),所述混凝土种植槽(200)设于抛石基床(100)上,所述植生袋(300)设于混凝土种植槽(200)槽内下部,所述压载块结构(400)与植生袋(300)上部连接;/n其中,所述混凝土种植槽(200)包括:底座(210)、外轮廓(220)和定植槽(230),所述外轮廓(220)与底座(210)上部连接,所述定植槽(230)设于外轮廓(220)中心,所述外轮廓(220)的长为3m~6m,所述外轮廓(220)的宽为2m~4m,所述外轮廓(220)的高为1m~2m,所述底座(210)和外轮廓(220)的壁厚为0.2m~1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植草的堤坝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抛石基床(100)、混凝土种植槽(200)、植生袋(300)和压载块结构(400),所述混凝土种植槽(200)设于抛石基床(100)上,所述植生袋(300)设于混凝土种植槽(200)槽内下部,所述压载块结构(400)与植生袋(300)上部连接;
其中,所述混凝土种植槽(200)包括:底座(210)、外轮廓(220)和定植槽(230),所述外轮廓(220)与底座(210)上部连接,所述定植槽(230)设于外轮廓(220)中心,所述外轮廓(220)的长为3m~6m,所述外轮廓(2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陈海英丁洁张同旭杨一琛张忠谊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