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71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包括柱状的砖体,砖体的周向侧面上沿砖高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强筋,相邻的加强筋组合形成凹陷部;加强筋和凹陷部表面沿砖高方向设置有相配合的定位筋和定位槽,定位槽由成对间隔的定位凸条组合形成;砖体的侧面之间配合拼接。该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在砖体的侧面设置加强筋,增加砖体的机械强度;间隔的加强筋之间形成凹陷部,相邻砖体的加强筋与凹陷部配合拼接,所得砖体之间的缝隙呈折线状,相同铺设面积条件下砖体之间缝隙长度更长,载荷时砖体应力传递面积大,进而提升路面的最大载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
本技术涉及路面砖
,具体涉及一种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互锁缝隙透水砖如CN208219346U中所述的互锁缝隙透水盲道砖,包括矩形的砖体,砖体外相邻两侧面上设置有沿砖体厚度即砖高方向的插嵌肋,另外两相邻侧面上设置有成对间隔的凸棱,间隔的凸棱之间形成供插嵌肋插入的插槽。上述结构的砖块之间通常需要填充细砂才能承重,砖块与细纱组合成柔性路面,载荷作用下可自由移动,载荷对砖块施加的应力扩散转移至转周围的细砂以及相邻的砖体中,表现为柔性路面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但是,将上述砖块转用至卡车等行走的重载路面,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砖体柱面为平面状,应力传递面积较小,卡车等重载条件下方形的砖体容易发生破坏,例如出现边角断裂或者中心断裂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通过沿砖高方向设置加强筋,提高路面的最大载荷。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包括柱状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周向侧面上沿砖高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强筋,相邻的加强筋组合形成凹陷部;所述加强筋和凹陷部表面沿砖高方向设置有相配合的定位筋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由成对间隔的定位凸条组合形成;所述砖体的侧面之间配合拼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砖体的顶面为矩形。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定位凸条的凸起高度小于定位筋的凸起高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定位筋的高度等于或者略小于加强筋的凸起高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成对的所述定位凸条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筋的表面上,所述定位筋固定设置在所述凹陷部的表面上。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砖体的顶面为长方形,所述砖体的顶面长宽比为不小于2的整数n,所述砖体的相对侧面配合拼接,所述砖体的顶面长边对应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砖体的顶面宽边对应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n个砖体的第二侧面配合拼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强筋包括与砖体棱边数量一致的棱边加强筋,砖体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相邻;所述棱边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的边缘,所述棱边加强筋顶面与相应的所述第四侧面或第三侧面的延伸段相交形成加强端角,加强端角的角度等于所述砖体的端角角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强筋还包括中间加强筋,所述棱边加强筋与所述凹陷部分设在所述砖体侧面的两侧,中间加强筋设置在所述侧面上的棱边加强筋与所述凹陷部之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砖面上设置有盲道凸块。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在砖体的侧面设置加强筋,增加砖体的机械强度;间隔的加强筋之间形成凹陷部,相邻砖体的加强筋与凹陷部配合拼接,所得砖体之间的缝隙呈折线状,相同铺设面积条件下砖体之间缝隙长度更长,载荷时砖体应力传递面积大,进而提升路面的最大载荷值,该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适于铺设重卡等重载路面,砖体使用寿命长;砖体之间缝隙增长,路面的透水速率也相应加快。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拼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拼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仰视图;图7是实施例3的拼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3的另一拼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4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砖体;2、加强筋;21、棱边加强筋;22、中间加强筋;3、凹陷部;4、定位筋;5、定位槽;6、定位凸条;7、盲道凸块;a、第一侧面;b、第二侧面;c、第三侧面;d、第四侧面;e、加强端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砖体的形状砖体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砖体为矩形,也可为方形、多边形。以砖体顶面为方形的路面砖为例,砖体的侧面之间配合拼接包含以下三种情况:砖体的相对侧面之间配合拼接、砖体的相邻侧面之间配合拼接以及砖体的一侧面与相对侧面和相邻侧面均配合拼接,优选为第三种。砖体顶面为长方形的路面砖,砖体的相邻侧面之间配合拼接以及砖体的一侧面与相对侧面和相邻侧面均配合拼接两种情况下,需要考虑长宽比,通常长宽比为不小于2的整数。以长宽比2为例,砖体的顶面长边对应的侧面为第一侧面,砖体的顶面宽边对应的侧面为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2个砖体的第二侧面配合拼接。上述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非特指,满足与砖体的顶面边对应关系就可。定位凸条与定位筋定位凸条的作用在于形成定位槽,以容纳定位筋,路面砖铺设时,定位凸条和定位筋辅助确定砖块位置和砖块缝隙宽度。定为凸条和定位筋均为砖体侧面的凸起,可选择已知的任意形状,为了确保其与砖体之间的连接稳定,定为凸条和定位筋与砖体的连接面积趋大控制,同时保证定为凸条和定位筋顶端的重载能力(顶端尖锐则重载条件下容易破损),优选的定为凸条和定位筋横截面为梯形(包括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圆心角小于180°的圆缺形、半圆形、圆心角小于180的椭圆缺形、半椭圆形。重载条件下,凹陷部砖体局部的应力相对集中,为了增加凹陷部砖体局部的重载能力,优选的,将凸起高度或者尺寸较大的定位筋设置在其表面,作用同加强筋。加强筋的横截面形状加强筋横截面形状同样需要满足砖体之间的连接稳定,且加强筋顶端需要具备较强的重载能力,优选的,加强筋横截面为梯形(包括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梯形加强筋的倒角还有助于脱模。棱边加强筋和中间加强筋砖体的顶面为矩形,重载承压条件下砖体容易出现边角断裂,棱边加强筋的作用在于保护端角。进一步的,砖体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相邻(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并非特指,任一侧面均可为第三侧面,与第三侧面相邻的侧面为第四侧面);棱边加强筋的位置为以下两种之一:棱边加强筋设置在第三侧面的边缘,棱边加强筋顶面与相应的第四侧面的延伸段相交形成加强端角;棱边加强筋设置在第四侧面的边缘,棱边加强筋顶面与第三侧面的延伸段相交形成加强端角。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加强端角均为直角。拼接状态下上述结构的砖体端角围合呈的通孔尺寸趋小。顶面为长方形的砖体重载条件下还容易出现中心断裂,优选的,长方形顶面(长宽比为2)的长边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一条中间加强筋,增加砖体中心部分的强度,降低中心断裂几率。长宽比大于2,则可增加中间加强筋的数量。盲道凸块盲道凸块没有特别的限制,常用的忙到凸块为阵列排布的凸条或者凸点。具体的,砖体、加强筋、定位筋、定位凸条之间的连接为一体式连接。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实施例1互锁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包括柱状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周向侧面上沿砖高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强筋,相邻的加强筋组合形成凹陷部;所述加强筋和凹陷部表面沿砖高方向设置有相配合的定位筋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由成对间隔的定位凸条组合形成;所述砖体的侧面之间配合拼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包括柱状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周向侧面上沿砖高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强筋,相邻的加强筋组合形成凹陷部;所述加强筋和凹陷部表面沿砖高方向设置有相配合的定位筋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由成对间隔的定位凸条组合形成;所述砖体的侧面之间配合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顶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其特征在于,定位凸条的凸起高度小于定位筋的凸起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其特征在于,定位筋的高度等于或者略小于加强筋的凸起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成对的所述定位凸条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筋的表面上,所述定位筋固定设置在所述凹陷部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锁式重载缝隙路面砖,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峰元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通海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