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2685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芯自放电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包括电芯,电芯包括隔膜,具体步骤如下:(1)、电芯预充电,静置;(2)、将电芯进行大电流放电;(3)、电芯放电过程中,隔膜发热,当隔膜具有缺陷点时,且缺陷点具有膜孔,缺陷点达到125℃~135℃时,膜孔闭孔,电芯的自放电减小。将带电的电芯进行大电流放电,当电芯为不合格电芯时,其隔膜上具有缺陷点,由于缺陷点的内阻小,通过的电流密度会更高,使缺陷点处会产生更高的热量,隔膜受热,当缺陷点的温度达到125℃~135℃时,缺陷点上的膜孔会呈闭孔状态,从而使电芯的自放电减小;这样,通过这种方法,降低电芯的自放电行为,降低能量的浪费,同时,提高电芯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电芯自放电的
,具体而言,涉及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电芯具有隔膜,隔膜阻绝电子的通过,让正负极处于稳态。但是,当阻挡电子移动的隔膜出现缺陷时,电子会从缺陷点处穿过,导致电芯发生放电行为。电芯自放电既是对能量的一种浪费,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风险;因此,电芯在出货时,都要进行自放电的筛选,以甄别电芯的好坏。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易发生自放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隔膜,具体步骤如下:(1)、所述电芯预充电,静置;(2)、将所述电芯进行大电流放电;(3)、所述电芯放电过程中,所述隔膜发热,当所述隔膜具有缺陷点时,且所述缺陷点具有膜孔,所述缺陷点达到125℃~135℃时,所述膜孔闭孔,所述电芯的自放电减小。进一步的,所述隔膜具有完善点,所述电芯放电过程中,所述缺陷点达到125℃~135℃时,所述完善点的温度范围为50℃~70℃。进一步的,所述隔膜为聚乙烯薄膜。进一步的,所述电芯进行大电流放电的电流范围为15A~25A,放电时间范围为3-8min。进一步的,所述电芯进行大电流放电的电流为20A,放电时间为5min。进一步的,选取多个具有所述缺陷点的所述电芯,记录未处理的漏电流数值,再依次进行步骤(2)和步骤(3),记录处理后的漏电流数值,且两次记录的漏电流数值进行对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进行电芯自放电改善时,将带电的电芯进行大电流放电,当电芯为不合格电芯时,其隔膜上具有缺陷点,由于缺陷点的内阻小,通过的电流密度会更高,使缺陷点处会产生更高的热量,隔膜受热,当缺陷点的温度达到125℃~135℃时,缺陷点上的膜孔会呈闭孔状态,从而使电芯的自放电减小;这样,通过这种方法,降低电芯的自放电行为,降低能量的浪费,同时,提高电芯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的隔膜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放电箱与加热箱的配合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热箱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包括电芯10,电芯10包括隔膜11,具体步骤如下:(1)、电芯10预充电,静置;(2)、将电芯10进行大电流放电;(3)、电芯10放电过程中,隔膜11发热,当隔膜11具有缺陷点12时,且缺陷点12具有膜孔,缺陷点12达到125℃~135℃时,膜孔闭孔,电芯10的自放电减小。上述的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进行电芯10自放电改善时,将带电的电芯10进行大电流放电,当电芯10为不合格电芯10时,其隔膜11上具有缺陷点12,由于缺陷点12的内阻小,通过的电流密度会更高,使缺陷点12处会产生更高的热量,隔膜11受热,当缺陷点12的温度达到125℃~135℃时,缺陷点12上的膜孔会呈闭孔状态,从而使电芯10的自放电减小;这样,通过这种方法,降低电芯10的自放电行为,降低能量的浪费,同时,提高电芯10的合格率。隔膜11具有完善点,电芯10放电过程中,缺陷点12达到125℃~135℃时,完善点的温度范围为50℃~70℃;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隔膜11的受损,提高隔膜11的使用寿命。隔膜11为聚乙烯薄膜;具有更佳的防潮性,透湿性小,性价比高,且生产制作方便。电芯10进行大电流放电的电流范围为15A~25A,放电时间范围为3-8min;保证足够的热量使缺陷点12上的膜孔闭合,以及缺陷点12上的膜孔具有足够的时间闭合。电芯10进行大电流放电的电流为20A,放电时间为5min;这样效果最佳。选取多个具有缺陷点12的电芯10,记录未处理的漏电流数值,再依次进行步骤(2)和步骤(3),记录处理后的漏电流数值,且两次记录的漏电流数值进行对比;实现漏电数据的监控、对比。电芯10为锂离子电芯10,通过上述改善方法,实现锂离子电芯10的自放电改善。实施例一: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芯10灌注电解液并真空封装;(2)、将步骤(1)所得电芯10在常温下静置12h;(3)、取步骤(2)所得电芯10在50℃下烘烤8h;(4)、对烘烤完毕后的电芯10进行预充电,预充电流程为:恒流充电10min→静置;(5)、将电芯10进行大电流放电,放电的电流为20A,放电时间为5min。实施例二:选择1号电芯10进行改善电芯10自放电的方法,改善前,测得1号电芯10的漏电流为0.969mA。将1号电芯10进行大电流放电,放电的电流为20A,放电时间为5min,改善后,测得1号电芯10的漏电流为0.685mA。实施例三:选择2号电芯10进行改善电芯10自放电的方法,改善前,测得2号电芯10的漏电流为1.437mA。将2号电芯10进行大电流放电,放电的电流为20A,放电时间为5min,改善后,测得1号电芯10的漏电流为0.674mA。实施例四:选择3号电芯10进行改善电芯10自放电的方法,改善前,测得3号电芯10的漏电流为1.809mA。将3号电芯10进行大电流放电,放电的电流为20A,放电时间为5min,改善后,测得3号电芯10的漏电流为0.957mA。实施例五:用于改善电芯10自放电设备,包括加热箱20以及夹具30,夹具30置于加热箱20的内部,且用于固定电芯10,加热箱20工作时,呈封闭状态。加热箱20包括正极点以及负极点,当电芯10固定在夹具30上时,电芯10的正极与正极点连通,电芯10的负极与负极点连通;实现电芯10进行大电流放电,放电的电流为20A,放电时间为5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隔膜,具体步骤如下:/n(1)、所述电芯预充电,静置;/n(2)、将所述电芯进行大电流放电;/n(3)、所述电芯放电过程中,所述隔膜发热,当所述隔膜具有缺陷点时,且所述缺陷点具有膜孔,所述缺陷点达到125℃~135℃时,所述膜孔闭孔,所述电芯的自放电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隔膜,具体步骤如下:
(1)、所述电芯预充电,静置;
(2)、将所述电芯进行大电流放电;
(3)、所述电芯放电过程中,所述隔膜发热,当所述隔膜具有缺陷点时,且所述缺陷点具有膜孔,所述缺陷点达到125℃~135℃时,所述膜孔闭孔,所述电芯的自放电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电芯自放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具有完善点,所述电芯放电过程中,所述缺陷点达到125℃~135℃时,所述完善点的温度范围为50℃~7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述林郭密林海军徐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