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236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固检测方法,用于对盾构端头的加固桩体进行加固检测。加固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0,对加固桩体进行采样以得到岩芯;步骤S20,观察岩芯,以检查岩芯的土体连续性;对岩芯进行压力测试,以得到岩芯的抗压强度;步骤S30,采用回填物对采样位置进行回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对盾构端头的加固桩体进行加固效果进行检测的方法的问题。

Reinforcement tes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固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固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盾构施工逐渐成为城市地铁修建的主要工法。但相关技术中,没有可靠地对加固完成后的加固桩体进行加固效果检测的方法,无法获知加固效果,导致盾构形成的隧道的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固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对盾构端头的加固桩体进行加固效果进行检测的方法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固检测方法,用于对盾构端头的加固桩体的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加固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0,对加固桩体进行采样以得到岩芯;步骤S20,观察岩芯,以检查岩芯的土体连续性;对岩芯进行压力测试,以得到岩芯的抗压强度;步骤S30,采用回填物对采样位置进行回填。进一步地,步骤S10包括:由地面沿竖直向下的方向钻取至少一个第一采样孔,以对加固桩体进行地面采样。进一步地,第一采样孔的数量为5个,选择加固桩体的中心位置和位于中心位置外侧的四角位置钻取5个第一采样孔。进一步地,第一采样孔的直径为6cm~10cm,第一采样孔的深度为0.5m~2m。进一步地,步骤S10包括:在加固桩体的洞门范围内沿水平方向钻取至少一个第二采样孔,以对加固桩体进行洞内采样。进一步地,第二采样孔的直径为6cm~10cm,第二采样孔的深度为0.5m~2m。进一步地,第二采样孔为多个,多个第二采样孔沿分布圆均布。进一步地,洞门范围的半径为R1,分布圆的半径为R2,其中,R1为4.8m,R2为4m。进一步地,分布圆的圆心与洞门范围的圆心重合。进一步地,在步骤S20中,在实验室对岩芯进行压力测试,当岩芯的抗压强度≥1.2MPa时,判断加固效果合格。进一步地,对加固桩体进行采样以得到多个岩芯后,抽取多个岩芯中的部分进行压力测试。进一步地,步骤S20还包括:对加固桩体中地下水的含量进行检测。进一步地,在步骤S10中,在对加固桩体喷射注浆完成2周~6周后,再对加固桩体进行采样。进一步地,回填物为水泥砂浆。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加固检测方法,对加固桩体进行采样以得到岩芯,通过观察岩芯来检查岩芯的土体连续性,同时对岩芯进行压力测试以获知加固桩体的抗压强度,根据土体连续性和抗压强度判断加固桩体的加固效果,当加固桩体的加固效果满足要求后,再采用回填物对采样位置进行回填,以保证加固桩体的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盾构端头加固桩体的检测方法在对加固桩体进行地面采样时的第一采样孔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盾构端头加固桩体的检测方法在对加固桩体进行洞内采样时的第二采样孔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加固桩体;11、第一采样孔;12、第二采样孔;1、洞门范围;2、分布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没有对盾构端头的加固桩体进行加固效果检测的方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端头加固桩体的检测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固检测方法,用于对盾构端头的加固桩体10的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加固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0,对加固桩体10进行采样以得到岩芯;步骤S20,观察岩芯,以检查岩芯的土体连续性;对岩芯进行压力测试,以得到岩芯的抗压强度;步骤S30,采用回填物对采样位置进行回填。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加固检测方法,对加固桩体10进行采样以得到岩芯,通过观察岩芯来检查岩芯的土体连续性,同时对岩芯进行压力测试以获知加固桩体10的抗压强度,根据土体连续性和抗压强度判断加固桩体10的加固效果,当加固桩体10的加固效果满足要求后,再采用回填物对采样位置进行回填,以保证加固桩体10的强度。如图1所示,步骤S10包括:由地面沿竖直向下的方向钻取至少一个第一采样孔11,以对加固桩体10进行地面采样。这样,第一采样孔11沿竖直方向延伸,获取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岩芯,以观察在加固桩体10在竖直方向上的土体连续性以及加固桩体10在竖直方向上的抗压强度。可选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一采样孔11的数量和位置,以提升加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图1所示,第一采样孔11的数量为5个,选择加固桩体10的中心位置和位于中心位置外侧的四角位置钻取5个第一采样孔11。经试验表明,在对加固桩体10进行地面采样时,上述第一采样孔11的数量和位置较为合理,在保证加固检测的准确性的同时提升加固检测效率。如果第一采样孔11的直径和深度过小,则得到的岩芯的尺寸相应较小,在进行土体连续性的观察和压力测试时,可能无法反应出加固桩体10的真实情况。可选地,第一采样孔11的直径为6cm~10cm,第一采样孔11的深度为0.5m~2m。经试验表明,当第一采样孔11的直径和深度在上述数值范围内时,得到的岩芯能够满足压力测试和土体连续性的检测要求。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采样孔11的直径为8cm,第一采样孔11的深度为1m。如图2所示,步骤S10包括:在加固桩体10的洞门范围1内沿水平方向钻取至少一个第二采样孔12,以对加固桩体10进行洞内采样。这样,第二采样孔12沿水平方向延伸,获取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岩芯,以观察在加固桩体10在水平方向上的土体连续性以及加固桩体10在水平方向上的抗压强度。可选地,第一采样孔11的直径为6cm~10cm,第一采样孔11的深度为0.5m~2m。经试验表明,当第二采样孔12的直径和深度在上述数值范围内时,得到的岩芯能够满足压力测试和土体连续性的检测要求。在具体实施时,第二采样孔12的直径为8cm,第二采样孔12的深度为1m。可选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二采样孔12的数量和位置,以提升加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图2所示,第二采样孔12为多个,多个第二采样孔12沿分布圆2均布。这样,通过均布设置的多个第二采样孔12获取的多个岩芯能够更好地反应出洞门范围1处的加固桩体10的加固效果。可选地,第二采样孔12的数量为9个。当第二采样孔12的数量在上述数值范围内时,加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好。可选地,根据洞门范围1的直径选择分布圆2的尺寸,以保证加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选地,根据盾构始发端的直径确定加固桩体10的尺寸,根据加固桩体10的尺寸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盾构端头的加固桩体(10)的加固效果进行检测,所述加固检测方法包括:/n步骤S10,对加固桩体(10)进行采样以得到岩芯;/n步骤S20,观察所述岩芯,以检查所述岩芯的土体连续性;对所述岩芯进行压力测试,以得到所述岩芯的抗压强度;/n步骤S30,采用回填物对采样位置进行回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盾构端头的加固桩体(10)的加固效果进行检测,所述加固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对加固桩体(10)进行采样以得到岩芯;
步骤S20,观察所述岩芯,以检查所述岩芯的土体连续性;对所述岩芯进行压力测试,以得到所述岩芯的抗压强度;
步骤S30,采用回填物对采样位置进行回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
由地面沿竖直向下的方向钻取至少一个第一采样孔(11),以对所述加固桩体(10)进行地面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孔(11)的数量为5个,选择所述加固桩体(10)的中心位置和位于所述中心位置外侧的四角位置钻取5个所述第一采样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孔(11)的直径为6cm~10cm,所述第一采样孔(11)的深度为0.5m~2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
在所述加固桩体(10)的洞门范围(1)内沿水平方向钻取至少一个第二采样孔(12),以对所述加固桩体(10)进行洞内采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样孔(12)的直径为6cm~10cm,所述第二采样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吉李秀东徐传东郭栋王志康耿本涛孙伟隋小燕张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