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臭纺织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207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臭纺织品。该纺织品至少一面上包括互为独立的区域A以及区域B,形成区域A的纤维上附着有含羧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形成区域B的纤维上附着有含氨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纺织品可以同时消除氨臭和酸臭,生产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广泛用于生产内衣、运动服、家居服、袜子、鞋垫等。

A deodorizing text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臭纺织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臭纺织品,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消除氨臭与酸臭的消臭纺织品。
技术介绍
在剧烈运动或者劳动时,人体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汗液,而汗液与细菌混合后便产生了汗臭,让人感觉不适。为了消除这些汗臭,具有消臭功能的纺织品成为了目前研究与关注的重点。如专利文献CN102822411A中公开了一种除臭性纤维结构物,通过在聚酯系纤维上固着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等包含羟基酸衍生物的物质而得到,所得除臭性纤维结构物的洗涤耐久性优异,而且手感也未受任何影响,但只能消除汗臭中的氨气,对异戊酸、醋酸等酸臭没有作用但人体产生的汗臭汗臭主要由氨气、醋酸以及异戊酸等组成,即包括氨臭和酸臭。为了能够同时消除这两类臭气,专利文献CN102242500A中公开了一种抗菌消臭织物,通过二氧化硅等无机材料来同时实现对氨气、醋酸、异戊酸等不同臭气的消除,但此方法成本较高,而且也不便于工厂批量生产。又如专利文献CN105256557A中公开了一种抗菌消臭面料,将消氨臭物质与消酸臭物质直接混合后对基布加工,此方法虽然可以同时消除氨臭与酸臭,但是两种物质混合后在热处理时相互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剂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而且洗涤耐久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药剂有效成分的利用率高,且能够同时消除氨臭以及酸臭等多种臭气的纺织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消臭纺织品,包括涤纶纤维,至少一面上包括互为独立的区域A以及区域B,形成区域A的纤维上附着有含羧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形成区域B的纤维上附着有含氨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本专利技术中,区域A的纤维上附着有含羧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消除氨臭,而区域B的纤维上附着有含氨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消除酸臭,这两个区域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可以充分展现各自的消臭性能。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简单易行,药剂有效成分的利用率高,成本较低。面料兼备优异的洗涤耐久性和良好的手感,适合用于生产内衣、运动服、家居服、袜子、鞋垫等产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消臭纺织品,包括涤纶纤维,具有分别独立存在的可消除氨臭的区域A以及可消除酸臭的区域B。上述区域A的纤维上附着有含羧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与涤纶纤维表面的羟基反应从而固着,未反应的羧基则可以与氨气进行中和反应,从而达到消除氨臭的目的。而区域B的纤维上附着有含氨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所带有的羟基、氨基等可反应基团,一方面可以与涤纶纤维固着,另一方面与酸性气体进行反应,消除酸臭。本专利技术的消臭纺织品是通过利用印花设备使得可消除氨臭、酸臭的物质分步附着到纤维上而得到的。不同于一般的后整理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中上述两种消臭物质并不是同时存在于某一区域的,不会互相接触,避免了两种消臭物质自身的潜在反应,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消臭性能,大幅度地提高了消臭性能以及药剂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有助于降低实际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中,可消除氨臭的区域A以及可消除酸臭的区域B在纺织品的表面上分别占据一定的面积,优选区域A所占的面积比为10~90%。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含羧基化合物来自于含羧基的有机酸。这里的有机酸可以为乙二酸、乙醇酸、乳酸、丙醇二酸、甘油酸、羟基丁酸、异柠檬酸、闪白酸、甲羟戊酸、泛解酸、蓖麻油酸、反蓖麻酸、脑酮酸、奎尼酸、莽草酸、水杨酸马来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乌头酸、甘草酸、丁烷四羧酸等。从安全性出发,更优选为柠檬酸、苹果酸或酒石酸。本专利技术中,含羧基化合物的衍生物来自于有机酸的羧酸盐。这里的有机酸的羧酸盐可以为柠檬酸钠,苹果酸钠或酒石酸钠。本专利技术中,含氨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来自于乙二胺、乙醇胺、丙二胺、丁二胺、草酰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萘二胺、1,6-己二胺、二甘醇胺、羟乙基乙二胺以及天然壳聚糖等。从安全性以及环保方面出发,优选来自于天然壳聚糖。本专利技术的消臭纺织品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具体包括下列步骤:(1)待加工品准备含有涤纶纤维的机织坯布或针织坯布作为待加工基布。(2)印花浆料A的制备及第一次印花加工印花浆料A的组成:药剂A10~100g/L增稠剂10~80g/L渗透剂1~10g/L其余为水。第一次印花加工:在圆网印花机上,将浆料A直接涂覆到基布上,浆料涂覆完后,在60~100℃条件下烘干处理30~180秒,其中药剂A为含羧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3)印花浆料B的制备及第二次印花加工印花浆料B的组成:药剂B10~100g/L增稠剂10~40g/L渗透剂1~10g/L其余为水。第二次印花加工:对花后,将上述浆料B涂覆到基布上,然后在60~100℃条件下烘干处理30~180秒,其中药剂B为含氨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4)接着进行高温定型处理,处理温度为130~180℃,时间为30~180秒,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消臭纺织品。在浆料的制备中,根据上色的要求,还可以加入染料或者颜料,没有特别限定。印花浆料A和印花浆料B的涂覆顺序也可以调换,即也可以先涂覆浆料B再涂覆浆料A。印花浆料中所用增稠剂可以是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者是瓜儿豆胶等;渗透剂可以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如下:1.消臭性能(日本纤维评价技术协会)(1)取10cm×10cm大小样布6块,并在20℃×65RH%的环境下调湿24小时,每种臭气的消臭率通过两块样布测得;(2)对氨气、醋酸的消臭率:20℃×65RH%的环境下,空白试验时,采样袋中不放入面料,直接注入3L异味成分气体使其达到规定的初始浓度后封好,其中氨气的初始浓度为100ppm,醋酸的初始浓度为50ppm。2小时后,使用检知管测定成分浓度;将其中的4块样布分别放入采样袋中,然后注入3L异味成分气体使其达到规定的初始浓度后封好,其中氨气的初始浓度为100ppm,醋酸的初始浓度为50ppm。2小时后,使用检知管测定成分浓度;(3)对异戊酸的消臭率:20℃×65RH%的环境下,空白实验时,三角烧瓶内不放入面料,直接滴入异戊酸的乙醇溶液达到规定的初始浓度后封好。异戊酸的初始浓度约38ppm。2小时后用注射器抽取试样,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将余下的2块样布放入500mL三角烧瓶内,然后滴入异戊酸的乙醇溶液达到规定的初始浓度后封好。异戊酸的初始浓度约38ppm。2小时后用注射器抽取试样,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4)计算:减少率(%)=[(M1-M2)/M1]×100M1:2小时后的空白试验浓度;M2:2小时后的试样试验浓度。2.面料上含羧基或氨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确定:(1)试样的抽取和准备按FZ/T01057.1-2007的规定执行。将面料中的纱线分解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臭纺织品,包括涤纶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纺织品的至少一面上包括互为独立的区域A以及区域B,形成所述区域A的纤维上附着有含羧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形成所述区域B的纤维上附着有含氨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臭纺织品,包括涤纶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纺织品的至少一面上包括互为独立的区域A以及区域B,形成所述区域A的纤维上附着有含羧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形成所述区域B的纤维上附着有含氨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俊阳刘春燕胥正安土仓弘至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