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03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包括入球引导盘、螺旋储球轨道、出球控制机构、支撑架;螺旋储球轨道为竖向布置的圆形螺旋轨道或多边形螺旋轨道,螺旋轨道为单线或多线,每线螺旋横向阵列出多条轨道;入球引导盘位于螺旋储球轨道的上方,入球引导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入球口,分别对应于单线螺旋或多线螺旋的入口;入球引导盘、螺旋储球轨道、出球控制机构均由支撑架支撑。钢球通过入球引导盘进入螺旋储球轨道,依靠重力滑落至螺旋轨道底部被阻挡储存在装置中,出球控制机构控制装置的出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钢球在装置中分层分道有序排列,进球与出球便捷,容易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物力。

A spiral track steel ball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
技术介绍
球磨钢球是球磨机中最常使用的研磨体,也是磨粉行业各种易磨损件中消耗量最大的一种,在建材、冶金、选矿和化工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产出低成本、高性能的球磨钢球具有重要意义。钢球生产工艺有铸造、锻造和斜轧等,钢球产量大,运输频繁,传统的钢球仓储方式采用简单堆积的办法,存储取用过程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解决了现有钢球存储与取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装置分层分道存储钢球,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便捷的实现钢球的存储和取用,节省时间和人力。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包括入球引导盘、螺旋储球轨道、出球控制机构、支撑架;所述螺旋储球轨道为竖向布置的圆形螺旋轨道或多边形螺旋轨道,螺旋轨道为单线或多线,每线螺旋横向阵列出多条轨道(即每线螺旋为多道次并排布置);所述入球引导盘位于所述螺旋储球轨道的上方,所述入球引导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入球口,分别对应于单线螺旋或多线螺旋的入口;所述出球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螺旋储球轨道出口的出球;所述入球引导盘、螺旋储球轨道、出球控制机构均由所述支撑架支撑。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储球轨道的每线螺旋均由并排平行设置的钢管形成,钢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螺旋轨道的升角;相邻钢管之间的间隙形成螺旋轨道供钢球滚动通过或停留;所述钢管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由方管焊接形成,整体结构呈长方体,水平截面呈正方形;所述支撑架分内层和外层,内层外层之间设置有多个槽钢用于安装所述螺旋储球轨道,所述钢管通过焊接或螺栓安装在所述槽钢上;所述钢管成多线、多道次螺旋状分布;所述支撑架下方设置所述出球控制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入球引导盘安装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入球引导盘设置若干个入球口,入球口的个数对应于螺旋储球轨道的线数,所述入球口的位置相对于入球引导盘的其余各处凹陷,方便钢球进入;所述入球引导盘四边安装有挡板防止钢球滚出。进一步的,所述出球控制机构包括旋转控球杆、出球引导盘、出球槽和制动器;所述旋转控球杆布置在所述螺旋储球轨道末端;所述旋转控球杆上沿轴线环绕设置有若干控球挡板,所述控球挡板伸入螺旋轨道末端的钢管间隙中;所述旋转控球杆与制动器相连,制动器工作时,旋转出球杆静止,控球挡板阻挡钢球滚出;制动器松开时,旋转控球杆转动,钢球依次有序滚出;钢球滚出螺旋轨道后,经出球引导盘进入出球槽滚出所述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出球引导盘布置在所述旋转控球杆下方,所述出球引导盘向支撑架中心倾斜,引导钢球滑向底部中心处的出球槽。进一步的,所述出球槽呈漏斗形,安装在支撑架底部中心处,与入球引导盘几何中心同轴布置,出球槽底部开有长孔供钢球滚出。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储球轨道的线数为8-12,每线的道次为4-10道。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轨道的升角范围为3°~8°。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覆所述螺旋储球轨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钢球通过入球引导盘进入螺旋储球轨道,依靠重力滑落至螺旋轨道底部时被旋转控球杆阻挡,储存在装置中;钢球出球时松开制动器,钢球滚动通过旋转控球杆至出球引导盘上,最终通过出球轨道滚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钢球在装置中分层分道有序排列,进球与出球便捷容易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单线螺旋储球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入球引导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出球引导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出球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a所示为实施例中旋转出球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b所示为旋转出球杆与制动器结合关系示意图。图中:1.入球引导盘;2.支撑架;3.螺旋储球轨道;4.制动器;5.出球引导盘;6.旋转控球杆;7.方管;8.槽钢;9.入球口;10.钢球挡板;11.出球槽;12.控球挡板;13-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具体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用于分层分道、便捷有序的实现钢球存储,较佳实施例可实现无动力出球。装置包括入球引导盘1、螺旋储球轨道3、出球控制机构、支撑架2;所述螺旋储球轨道3为竖向布置的圆形螺旋轨道或多边形螺旋轨道,螺旋轨道为单线或多线,每线螺旋横向阵列出多条轨道;所述入球引导盘1位于所述螺旋储球轨道3的上方,所述入球引导盘1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入球口9,分别对应于单线螺旋或多线螺旋的入口;所述出球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螺旋储球轨道3出口的出球;所述入球引导盘1、螺旋储球轨道3、出球控制机构均由所述支撑架2支撑。螺旋储球轨道3的材质不做特殊限定,螺旋储球轨道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不失一般性,下述优选实施例中,螺旋储球轨道3的每线螺旋均由并排平行设置的钢管形成,钢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螺旋轨道的升角;相邻钢管之间的间隙形成螺旋轨道供钢球滚动通过或停留;所述钢管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上,如图2所示。支撑架2的具体形式同样不做特殊限定,为说明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由方管7焊接形成,整体结构呈长方体,水平截面呈正方形;所述支撑架2分内层和外层,内层外层之间设置有多个槽钢8用于安装所述螺旋储球轨道3,所述钢管通过焊接或螺栓安装在所述槽钢8上;所述支撑架2下方设置所述出球控制机构,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储球轨道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2上,呈多头、多道分布(图2中是螺旋储球轨道其中一线)。本实施例中螺旋储球轨道3截面呈方形,外圈边长为3500mm,内圈直径为2000mm,高3000mm,相邻钢管间隔为75mm,相邻两层间隔为160mm,可容纳直径为52mm的钢球约45吨。螺旋升角选用范围为3°~8°,升角过小导致钢球依靠重力无法下滑至螺旋储球轨道3底部,升角过大导致底部旋转控球杆6受力过大,不利用钢球存储与取用的控制。螺旋线数选用范围为8~12,线数过少导致螺旋半径过小,存储数量少,线数过多使得设计安装复杂,且会导致装置整体尺寸变大,占地面积增大。所述入球引导盘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顶部;所述入球引导盘1设置若干个入球口9,入球口9的个数对应于螺旋储球轨道3的线数,所述入球口9的位置相对于入球引导盘1的其余各处凹陷,方便钢球进入。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球引导盘、螺旋储球轨道、出球控制机构、支撑架;/n所述螺旋储球轨道为竖向布置的圆形螺旋轨道或多边形螺旋轨道,螺旋轨道为单线或多线,每线螺旋横向阵列出多条轨道;/n所述入球引导盘位于所述螺旋储球轨道的上方,所述入球引导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入球口,分别对应于单线螺旋或多线螺旋的入口;/n所述出球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螺旋储球轨道出口的出球;/n所述入球引导盘、螺旋储球轨道、出球控制机构均由所述支撑架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球引导盘、螺旋储球轨道、出球控制机构、支撑架;
所述螺旋储球轨道为竖向布置的圆形螺旋轨道或多边形螺旋轨道,螺旋轨道为单线或多线,每线螺旋横向阵列出多条轨道;
所述入球引导盘位于所述螺旋储球轨道的上方,所述入球引导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入球口,分别对应于单线螺旋或多线螺旋的入口;
所述出球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螺旋储球轨道出口的出球;
所述入球引导盘、螺旋储球轨道、出球控制机构均由所述支撑架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储球轨道的每线螺旋均由并排平行设置的钢管形成,钢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螺旋轨道的升角;相邻钢管之间的间隙形成螺旋轨道供钢球滚动通过或停留;所述钢管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方管焊接形成,整体结构呈长方体,水平截面呈正方形;
所述支撑架分内层和外层,内层外层之间设置有多个槽钢用于安装所述螺旋储球轨道,所述钢管通过焊接或螺栓安装在所述槽钢上;所述钢管成多线、多道次螺旋状分布;
所述支撑架下方设置所述出球控制机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螺旋轨道式钢球立体仓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球引导盘安装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入球引导盘设置若干个入球口,入球口的个数对应于螺旋储球轨道的线数,所述入球口均位于入球引导盘的低凹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雨张慧博刘晋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