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静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1558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带以及留置针,所述留置针安装于固定带上,所述固定带为带状结构,其内中空且填充有棉絮,且其首尾两端具有一对相匹配的魔术贴,所述固定带内壁安装有防压结构,所述固定带内壁且位于防压结构两侧设有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该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对留置针进行长时间的固定和保护,通过其上的防压结构有效对留置针的软管进行固定,使得留置针软管舒展开,并且在遭受外力挤压时,能够提供有效保护,并且通过其上的固定结构,对留置针的针头进行有效固定,避免针头因为婴幼儿的动作造成针头移位或者歪斜。

A kind of nursing device for prevention of pressure of newborn's indwelling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由于留置针长时间插于静脉内,每次输液只需要将点滴连接后方的接头即可,因而不需要更换,非常方便输液,同时有效减小了反复静脉穿刺对婴幼儿造成的痛苦,但是现有的留置针仍然存在以下缺点,其使用不便,需要用医用胶带贴合在婴幼儿的身体上,固定费力,给婴幼儿造成压痕损伤,影响其治疗效果,同时由于婴幼儿的行为不受控制,可能因为翻滚或者蠕动,挤压输液管或者造成留置针的针头移位,进而刺穿血管或者皮肤,后果不堪设想,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留置针需要用医用胶带贴合在婴幼儿的身体上,固定费力,给婴幼儿造成压痕损伤,影响其治疗效果,同时由于婴幼儿的行为不受控制,可能因为翻滚或者蠕动,挤压输液管或者造成留置针的针头移位,进而刺穿血管或者皮肤,后果不堪设想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带以及留置针,所述留置针安装于固定带上,所述固定带为带状结构,其内中空且填充有棉絮,且其首尾两端具有一对相匹配的魔术贴,所述固定带内壁安装有防压结构,所述固定带内壁且位于防压结构两侧设有固定结构;所述防压结构,其包括:若干安装座、若干插板、一对布兜以及一对薄板;若干所述安装座安装于固定带内壁面上,且位于同一环面上,若干所述安装座上均开设有卡槽,卡槽横截面为弧形结构,且其相对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槽,若干所述插板插装于插槽内,留置针的软管穿过若干所述卡槽,一对所述布兜安装于固定带上,且分别位于若干所述安装座所处环面的上方和下方,一对所述薄板安装于一对所述布兜内,一对所述布兜上具有一对匹配的拉链,一对所述拉链上具有配套的拉锁;所述固定结构,其包括:第一环形箍以及第二环形箍;所述第一环形箍安装于固定带外壁面下方,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通孔,且位于环形箍上方,所述第二环形箍安装于固定带上,且位于第一环形箍下方,所述留置针的针头插装于第一环形箍与第二环形箍之间。优选的,一对所述魔术贴的长短可调节,可根据不同的头围尺寸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内壁面且位于拉链两侧缝合有一对海绵层:该海绵层用于提供保护。优选的,一对所述海绵层外套装有纺丝网结构:该纺丝网结构用于散热。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散热孔:该散热孔用于散热。优选的,所述拉链以及拉锁为内藏式,一对海绵层相对面上具有褡裢,能盖住拉锁以及拉链。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对留置针进行长时间的固定和保护,通过其上的防压结构有效对留置针的软管进行固定,使得留置针软管舒展开,并且在遭受外力挤压时,能够提供有效保护,并且通过其上的固定结构,对留置针的针头进行有效固定,避免针头因为婴幼儿的动作造成针头移位或者歪斜,通过各个组件的配合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留置针需要用医用胶带贴合在婴幼儿的身体上,固定费力,给婴幼儿造成压痕损伤,影响其治疗效果,同时由于婴幼儿的行为不受控制,可能因为翻滚或者蠕动,挤压输液管或者造成留置针的针头移位,进而刺穿血管或者皮肤,后果不堪设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的固定带内壁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的立体外表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带;2、留置针;3、魔术贴;4、安装座;5、插板;6、布兜;7、薄板;8、拉链;9、拉锁;10、第一环形箍;11、第二环形箍;12、海绵层;13、纺丝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带1以及留置针2,所述留置针2安装于固定带1上,所述固定带1为带状结构,其内中空且填充有棉絮,且其首尾两端具有一对相匹配的魔术贴3,所述固定带1内壁安装有防压结构,所述固定带1内壁且位于防压结构两侧设有固定结构;所述防压结构,其包括:若干安装座4、若干插板5、一对布兜6以及一对薄板7;若干所述安装座4安装于固定带1内壁面上,且位于同一环面上,若干所述安装座4上均开设有卡槽,卡槽横截面为弧形结构,且其相对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槽,若干所述插板5插装于插槽内,留置针2的软管穿过若干所述卡槽,一对所述布兜6安装于固定带1上,且分别位于若干所述安装座4所处环面的上方和下方,一对所述薄板7安装于一对所述布兜6内,一对所述布兜6上具有一对匹配的拉链8,一对所述拉链8上具有配套的拉锁9;所述固定结构,其包括:第一环形箍10以及第二环形箍11;所述第一环形箍10安装于固定带1外壁面下方,所述固定带1上开设有通孔,且位于环形箍上方,所述第二环形箍11安装于固定带1上,且位于第一环形箍10下方,所述留置针2的针头插装于第一环形箍10与第二环形箍11之间;一对所述魔术贴3的长短可调节,可根据不同的头围尺寸进行调节;所述固定带1内壁面且位于拉链8两侧缝合有一对海绵层12:该海绵层12用于提供保护;一对所述海绵层12外套装有纺丝网结构13:该纺丝网结构13用于散热;所述固定带1上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散热孔:该散热孔用于散热;所述拉链8以及拉锁9为内藏式,一对海绵层12相对面上具有褡裢,能盖住拉锁9以及拉链8。下列为本案中的固定带、布兜、薄板以及海绵层形状以及材质的说明;固定带:多层纺丝布缝合的长条带,其一端开有通孔,其上安装的安装座用于固定留置针的软管,使其能在内部舒展开,并且对其进行固定,避免其在固定带内发生串动。布兜:蚕丝布缝合的长条形兜,用于装载具有固定形状功能的金属薄板。薄板:具有弹性的记忆金属材质的长条薄板,用于贴合婴幼儿头部,并且通过弧形结构在留置针的软管上方形成空间,避免挤压留置针针管。海绵层:普通海绵材质的条状板块,一侧固定于固定带上,一侧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带(1)以及留置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2)安装于固定带(1)上,所述固定带(1)为带状结构,其内中空且填充有棉絮,且其首尾两端具有一对相匹配的魔术贴(3),所述固定带(1)内壁安装有防压结构,所述固定带(1)内壁且位于防压结构两侧设有固定结构;/n所述防压结构,其包括:若干安装座(4)、若干插板(5)、一对布兜(6)以及一对薄板(7);/n若干所述安装座(4)安装于固定带(1)内壁面上,且位于同一环面上,若干所述安装座(4)上均开设有卡槽,卡槽横截面为弧形结构,且其相对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槽,若干所述插板(5)插装于插槽内,留置针(2)的软管穿过若干所述卡槽,一对所述布兜(6)安装于固定带(1)上,且分别位于若干所述安装座(4)所处环面的上方和下方,一对所述薄板(7)安装于一对所述布兜(6)内,一对所述布兜(6)上具有一对匹配的拉链(8),一对所述拉链(8)上具有配套的拉锁(9);/n所述固定结构,其包括:第一环形箍(10)以及第二环形箍(11);/n所述第一环形箍(10)安装于固定带(1)外壁面下方,所述固定带(1)上开设有通孔,且位于环形箍上方,所述第二环形箍(11)安装于固定带(1)上,且位于第一环形箍(10)下方,所述留置针(2)的针头插装于第一环形箍(10)与第二环形箍(1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带(1)以及留置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2)安装于固定带(1)上,所述固定带(1)为带状结构,其内中空且填充有棉絮,且其首尾两端具有一对相匹配的魔术贴(3),所述固定带(1)内壁安装有防压结构,所述固定带(1)内壁且位于防压结构两侧设有固定结构;
所述防压结构,其包括:若干安装座(4)、若干插板(5)、一对布兜(6)以及一对薄板(7);
若干所述安装座(4)安装于固定带(1)内壁面上,且位于同一环面上,若干所述安装座(4)上均开设有卡槽,卡槽横截面为弧形结构,且其相对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槽,若干所述插板(5)插装于插槽内,留置针(2)的软管穿过若干所述卡槽,一对所述布兜(6)安装于固定带(1)上,且分别位于若干所述安装座(4)所处环面的上方和下方,一对所述薄板(7)安装于一对所述布兜(6)内,一对所述布兜(6)上具有一对匹配的拉链(8),一对所述拉链(8)上具有配套的拉锁(9);
所述固定结构,其包括:第一环形箍(10)以及第二环形箍(11);
所述第一环形箍(10)安装于固定带(1)外壁面下方,所述固定带(1)上开设有通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李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