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1441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霰粒肿切除术后人工按压患眼因压迫力量不足、力量不持续造成止血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外层、气囊、固定结构和充放气结构,充气后的气囊透过外层能够持续恒定的按压患眼,固定结构将外层包裹着的气囊固定在患者面部和头部,解放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双手,充放气结构通过接气口灵活的从气囊连接或取下,能够减轻病人头部的重量,整套装置安全有效,按压力量持续且恒定,避免了因压迫力量不足,力量不持续等原因造成的止血效果不佳等症状,降低了手术感染几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手术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

A press hemostasis device after excision of chalaz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它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儿童及成人均可患病。小的囊肿可热敷或理疗,大的囊肿必须手术切除。该手术大多为局麻下门诊手术,术中常规不缝合,术后由患者用患侧手掌根部持续压迫眼部15分钟进行止血。15分钟后,松开压迫手掌,如无出血,则加压包扎患眼,手术结束,患者离室。如止血效果不满意,则继续按压,直到满意为止。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按压时间长达15分钟,患者手臂一直处于上抬状态,肌肉会逐渐酸痛。后期力量会明显小于前期力量。甚至有些患者会中途更换手掌,致使按压力量中断,止血效果不佳。部分患者痛觉敏锐,感觉眼部疼痛难忍,手掌根部放在眼部按压不敢用力。按压力量小,止血效果差。一些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患者本身力量薄弱,无法完成按压操作。还有一些特殊病人,如术后虚脱患者。医务人员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还要分出一人帮助患者按压患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霰粒肿切除术后人工按压患眼因压迫力量不足、力量不持续造成止血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包括外层、气囊、固定结构和充放气结构;所述外层内部构成空腔,所述外层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接气口,所述接气口背离所述气囊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设置于所述外层外部;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层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层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在患眼处;所述充放气结构通过所述接气口与所述气囊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充放气结构能对所述气囊充气或放气。优选地,所述充放气结构包括气管、充气球和放气阀,所述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接气口与所述气囊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充气球和所述放气阀。优选地,所述气管包括主气管和支气管,所述主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接气口与所述气囊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力表,所述支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主气管的中部连通,所述支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充气球和所述放气阀。优选地,所述外层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气囊上安装有压力显示阀,所述压力显示阀背离所述气囊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孔设置于所述外层外部。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的数量为两组,一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有正魔术贴,另一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有反魔术贴,两组所述固定结构通过所述正魔术贴和所述反魔术贴粘结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绑带和固定端,所述正魔术贴和所述反魔术贴均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上,一个所述固定端通过两条所述绑带与所述气囊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层包括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所述第一层体和所述第二层体的外沿连接在一起以组成所述外层,所述第一层体和所述第二层体的形状尺寸与眼眶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第一层体和所述第二层体的材质选用棉布。优选地,所述气囊的材质选用橡胶。优选地,所述接气口包括弹簧单向阀,所述弹簧单向阀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囊上,所述弹簧单向阀另一端与所述充放气结构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包括外层、气囊、固定结构和充放气结构,充气后的气囊透过外层能够持续恒定的按压患眼,固定结构将外层包裹着的气囊固定在患者面部和头部,解放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双手,充放气结构通过接气口灵活的从气囊连接或取下,能够减轻病人头部的重量,整套装置安全有效,按压力量持续且恒定,避免了因压迫力量不足,力量不持续等原因造成的止血效果不佳等症状,缩短了按压时间,降低了手术感染几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手术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加快手术周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的结构图。图中1、外层;11、空腔;12、第一开孔;13、第二开孔;14、第一层体;15、第二层体;2、气囊;3、固定结构;31、绑带;32、固定端;4、充放气结构;41、气管;411、主气管;412、支气管;42、充气球;43、放气阀;44、压力表;5、压力显示阀;6、接气口;61、弹簧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到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包括外层1、气囊2、固定结构3和充放气结构4;外层1内部构成空腔11,外层1开设有第一开孔12;气囊2设置于空腔11内,气囊2上设置有接气口6,接气口6背离气囊2的一端穿过第一开孔12设置于外层1外部;固定结构3固定连接在外层1的外表面上,外层1通过固定结构3固定在患眼处;充放气结构4通过接气口6与气囊2形成可拆卸连接,充放气结构4能对气囊2充气或放气。本技术包括外层1、气囊2、固定结构3和充放气结构4,充气后的气囊2透过外层1能够持续恒定的按压患眼,固定结构3将外层1包裹着的气囊2固定在患者面部和头部,解放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双手,充放气结构4通过接气口6灵活的从气囊2连接或取下,能够减轻病人头部的重量,整套装置安全有效,按压力量持续且恒定,避免了因压迫力量不足,力量不持续等原因造成的止血效果不佳等症状,缩短了按压时间,降低了手术感染几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手术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加快手术周转。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充放气结构4包括气管41、充气球42和放气阀43,气管41的一端通过接气口6与气囊2形成可拆卸连接,气管41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气球42和放气阀43;气管41为乳胶制品;充气球42为手捏充气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气囊(2)、固定结构(3)和充放气结构(4),其中:/n所述外层(1)内部构成空腔(11),所述外层(1)开设有第一开孔(12);/n所述气囊(2)设置于所述空腔(11)内,所述气囊(2)上设置有接气口(6),所述接气口(6)背离所述气囊(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12)设置于所述外层(1)外部;/n所述固定结构(3)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层(1)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层(1)通过所述固定结构(3)固定在患眼处;/n所述充放气结构(4)通过所述接气口(6)与所述气囊(2)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充放气结构(4)能对所述气囊(2)充气或放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气囊(2)、固定结构(3)和充放气结构(4),其中:
所述外层(1)内部构成空腔(11),所述外层(1)开设有第一开孔(12);
所述气囊(2)设置于所述空腔(11)内,所述气囊(2)上设置有接气口(6),所述接气口(6)背离所述气囊(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12)设置于所述外层(1)外部;
所述固定结构(3)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层(1)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层(1)通过所述固定结构(3)固定在患眼处;
所述充放气结构(4)通过所述接气口(6)与所述气囊(2)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充放气结构(4)能对所述气囊(2)充气或放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结构(4)包括气管(41)、充气球(42)和放气阀(43),所述气管(41)的一端通过所述接气口(6)与所述气囊(2)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气管(41)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充气球(42)和所述放气阀(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41)包括主气管(411)和支气管(412),所述主气管(411)的一端通过所述接气口(6)与所述气囊(2)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气管(411)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力表(44),所述支气管(412)的一端与所述主气管(411)的中部连通,所述支气管(412)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充气球(42)和所述放气阀(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开设有第二开孔(13),所述气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