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36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包括机体和设置在该机体中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该烹饪腔的顶壁为导热材质,且该顶壁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冷凝烹饪腔中的蒸汽的冷凝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蒸汽在烹饪腔中的自循环,无需频繁加水,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方便用户操作,并且该蒸箱在烹饪过程中无蒸汽逸出,避免逸出的蒸汽直冲用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A steam condensation self circulation stea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
本技术涉及蒸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
技术介绍
蒸箱是一种利用动态蒸汽平衡技术的烹饪设备,由于蒸箱在烹饪过程中能保留食物的原有营养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追捧。现有的蒸箱中,蒸汽发生器产生大量蒸汽通入内胆中,蒸汽在内胆中加热食物后通过内胆的排汽接头经蒸箱导风系统排出。如申请号为CN201710631508.5(申请公布号为CN10806579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446897.4(申请公布号为CN10799756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等公开的蒸箱结构。上述蒸箱结构中由于蒸汽外排因此需要向蒸箱的水箱中加水才能满足烹饪的需要,并且现有的蒸箱结构中加水麻烦,且一次加水只能蒸制1~2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无需频繁加水的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包括机体和设置在该机体中的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该烹饪腔的顶壁为导热材质,且该顶壁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冷凝烹饪腔中的蒸汽的冷凝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的上方具有安装腔,上述冷凝组件设置在该安装腔中,且该冷凝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以及散热风机,上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上述烹饪腔的顶壁接触,而上述散热片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上,上述安装腔的腔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该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散热通道,上述散热风机和散热片均位于该散热通道中,且散热风机的出风吹向该散热片。这样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能较好地冷凝上升至烹饪腔内部的蒸汽,而其热端散热的热量能较好地通过上述散热风机和散热片的作用而散发至机体外部,避免内部高温对机体性能造成影响。为避免烹饪腔中的热量过多损失而影响烹饪效果,所述烹饪腔的顶壁与上述安装腔之间设置有隔热层,且该隔热层上开设有安装缺口,上述半导体制冷片嵌装在该安装缺口中。为使冷凝后的液态水能更好地沿烹饪腔的侧壁回流至烹饪腔底部,所述烹饪腔的内顶面向上隆起,优选地,该烹饪腔的内顶面呈圆弧状。为进一步提升半导体制冷片对蒸汽的冷凝效果,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烹饪腔的顶壁的最高处。为使半导体制冷片能更加高效地冷凝上升至烹饪腔顶部的蒸汽,所述烹饪腔的内底面的中部向下凹陷,上述加热盘安装在该凹陷处的底部。所述烹饪腔可有多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为方便用户使用,所述机体包括具有内胆的箱体和门体,该箱体的顶部开口,该门体能盖合在箱体的开口上,门体的底面的相应处能盖封的内胆的开口上而形成上述烹饪腔,上述冷凝组件设置在门体中。这样用户打开门体即能拿取烹饪腔中的食物,并且方便用户向烹饪腔中加水。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测定烹饪腔中气压大小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控烹饪腔中气压大小,当压力较低时,通过增加加热盘功率,降低散热片功率,来增加烹饪腔中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通过降低加热盘功率,增加散热片功率来降低烹饪腔中的压力,从而使得烹饪腔中的压力保持恒压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烹饪腔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烹饪腔的顶壁为导热材质,且该顶壁的上方设置有冷凝组件,这样烹饪腔中的水能在加热盘加热下变成蒸汽而加热烹饪腔中的食物,而蒸汽上升至烹饪腔的顶部时,在冷凝组件的作用下冷凝为液态水并沿烹饪腔的侧壁回流至烹饪腔的底部,而回流至烹饪腔底部的冷凝水又能在加热盘的加热下重新变成蒸汽,从而实现了蒸汽在烹饪腔中的自循环,无需频繁加水,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方便用户操作,并且该蒸箱在烹饪过程中无蒸汽逸出,避免逸出的蒸汽直冲用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包括机体1和设置在该机体1中的烹饪腔10,烹饪腔10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3,该烹饪腔10的顶壁121为导热材质,且该顶壁12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冷凝烹饪腔10中的蒸汽的冷凝组件2。这样烹饪腔10中的水在加热盘3加热下变成蒸汽而加热烹饪腔10中的食物,而蒸汽上升至烹饪腔10的顶部时,在冷凝组件2的作用下冷凝为液态水并沿烹饪腔10的侧壁回流至烹饪腔10的底部,而回流至烹饪腔10底部的冷凝水又能重新在加热盘3的加热下变成蒸汽,从而实现了蒸汽在烹饪腔10中的自循环,无需频繁加水,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方便用户操作,并且该蒸箱在烹饪过程中无蒸汽逸出,避免逸出的蒸汽直冲用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机体1包括具有内胆110的箱体11和门体12,该箱体11的顶部开口,该门体12能盖合在箱体11的开口上,门体12的底面的相应处能盖封的内胆110的开口上而形成封闭的上述烹饪腔10,上述冷凝组件2设置在门体12中。本实施例中门体12的中部向上呈圆弧状隆起并盖设在上述内胆110的开口上,从而能使冷凝后的液态水能更好地沿烹饪腔10的侧壁回流至烹饪腔10底部。进一步,上述门体12的上部中形成有安装腔124,该安装腔124中设置有上述冷凝组件2,该冷凝组件2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1、散热片22以及散热风机23,上述半导体制冷片21的冷端211与上述烹饪腔10的顶壁121接触,而上述散热片22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21的热端212上,述门体12的上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上述安装腔124相通的进风口122和出风口123,该进风口122和出风口123之间形成散热通道,上述散热风机23和散热片22均位于该散热通道。这样进风口122进入的空气被卷入散热风机23中,而散热风机23的出风沿散热片22延伸方向流动而带动散热片22上的热量,最后热空气从出风口123排出,从而实现了机体1内部的散热,避免来自蒸汽的热量留在机体1中而导致机体1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效能。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进风口122、散热风机23、散热片22以及出风口123依次正对,从而能提升散热效率。门体12的下部填充有隔热材料(本实施例中该隔热材料为隔热棉)而形成隔热层5,从而避免烹饪腔10中的热量过多损失而影响烹饪效果。具体地,上述烹饪腔10的顶壁121与上述安装腔124之间设置有隔热层5,且该隔热层5中心处开设有安装缺口51,上述半导体制冷片21嵌装在该安装缺口51中。本实施例中,上述隔热层5为环状的罩体状并罩设在烹饪腔10的顶壁121上,此外,半导体制冷片21设置在烹饪腔10的顶壁121的最高处,从而能提升半导体制冷片21对蒸汽的冷凝效果。对应地,烹饪腔10的内底面的中部向下凹陷,上述加热盘3安装在该凹陷处的底部,从而能使半导体制冷片21能更加高效地冷凝上升至烹饪腔10顶部的蒸汽。再进一步,烹饪腔10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测定烹饪腔10中气压大小的压力传感器4。通过压力传感器4可实时监控烹饪腔10中气压大小,当压力较低时,通过增加加热盘3功率,降低散热片22功率,来增加烹饪腔10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包括机体(1)和设置在该机体(1)中的烹饪腔(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10)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3),该烹饪腔(10)的顶壁(121)为导热材质,且该顶壁(12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冷凝烹饪腔(10)中的蒸汽的冷凝组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包括机体(1)和设置在该机体(1)中的烹饪腔(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10)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3),该烹饪腔(10)的顶壁(121)为导热材质,且该顶壁(12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冷凝烹饪腔(10)中的蒸汽的冷凝组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10)的上方具有安装腔(124),上述冷凝组件(2)设置在该安装腔(124)中,且该冷凝组件(2)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1)、散热片(22)以及散热风机(23),上述半导体制冷片(21)的冷端(211)与上述烹饪腔(10)的顶壁(121)接触,而上述散热片(22)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21)的热端(212)上,上述安装腔(124)的腔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122)和出风口(123),该进风口(122)和出风口(123)之间形成散热通道,上述散热风机(23)和散热片(22)均位于该散热通道中,且散热风机(23)的出风吹向该散热片(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10)的顶壁(121)与上述安装腔(124)之间设置有隔热层(5),且该隔热层(5)上开设有安装缺口(51),上述半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晗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