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沛东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开合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9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合鞋架,包括壳体、防护门、框架和盒体,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门,所述壳体的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底座,所述框架的三组竖直的内壁之间焊接有多组支板,所述框架的一组竖直的侧壁焊接有多组导管,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的插槽与通风槽连通,所述框架的顶端通过拉簧与防护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的内部固定有盒体和吸风机,所述盒体的顶端开设有与通风槽连通的凹槽,所述盒体的内部插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内固定有滤网,所述吸风机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伸缩轴的一端与框架连接。该自动开合鞋架,能够实现框架的自动移动,能够对鞋子内部的臭气和灰尘进行处理。

An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shoe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开合鞋架
本技术属于鞋架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开合鞋架。
技术介绍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下,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有皮鞋、运动鞋、户外鞋、高跟鞋、旅游鞋、草鞋、布鞋、卷皮鞋、拖鞋、网球鞋、登山鞋、胶鞋、棉拖鞋、帆布鞋等。鉴定鞋质量的好坏,需要从外观和内在指标两方面着眼。由于内在指标往往需要借助于检测仪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讲,从外观上来鉴别鞋的质量更具有实际意义。从外观上,主要通过对鞋的材料(包括鞋面、鞋底、鞋里)质量和做工两方面来鉴别鞋质量的好坏。尺码可以度量,工艺以目测、手摸、捏、推为主。人们喜欢将鞋子放置在鞋架上,以节约空间,使房间内保持整洁。一般的鞋架只能对鞋子进行收纳,不能对鞋子内部的臭气和灰尘进行处理,影响室内环境。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自动开合鞋架,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合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开合鞋架,包括壳体、防护门、框架和盒体,所述壳体的顶端焊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固定有防尘网,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门,所述壳体的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底座,所述壳体和框架的竖直剖面均为C形,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固定有两组互相平行的滑轨,所述框架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与滑轨适配的凸块,所述框架的三组竖直的内壁之间焊接有多组水平的支板,所述框架的一组竖直的侧壁焊接有多组导管,导管与框架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多组与导管配合的插槽,插槽与通风槽连通,所述框架的顶端通过拉簧与防护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的内部固定有盒体和吸风机,所述盒体与吸风机的吸气管连通,所述盒体的顶端开设有与通风槽连通的凹槽,所述盒体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多组挡块,所述盒体的内部插有两组活动板,两组所述活动板内固定有滤网,所述吸风机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伸缩轴的一端与框架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套管、立柱和弹簧,所述套管的顶端与壳体焊接,所述立柱的一端插入套管的凹槽内,且立柱的顶端焊接有弹簧,所述立柱的底端粘接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挡块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侧壁粘接有磁片,所述盒体的侧壁粘接有与磁片吸合的铁片。优选的,所述拉簧位于框架远离通风槽的一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框架焊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防护门焊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与伸缩杆适配的凹槽,所述伸缩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凹槽内,所述伸缩杆位于框架的下方,所述伸缩杆的伸缩轴水平设置。优选的,所述吸风机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多组竖直的翅片,多组所述翅片穿过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自动开合鞋架,伸缩杆带动框架移动,将框架从壳体内部推出,框架推动拉簧和防护门移动,使防护门自动打开,便于人们将鞋子放置在支板上,伸缩杆的伸缩轴收缩,框架向壳体内部移动,拉簧带动防护门,使防护门与壳体贴合,从而实现防护门的自动关闭;吸风机运转,鞋子内的臭气和灰尘通过通风槽进入盒体,滤网对灰尘进行过滤,盒体内铺设的吸附颗粒能够对鞋子内的臭气进行吸附,流通的空气使鞋子保持干燥;打开盖板,将活动板从盒体内部取出,从而便于对盒体内的灰尘进行清理;套管受到震动后位移,立柱顶端的弹簧发生形变,能够减轻因吸风机运转带动壳体的震动对环境的影响,该自动开合鞋架,能够实现框架的自动移动,能够对鞋子内部的臭气和灰尘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盒体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座的剖面图。图中:1壳体、101通风槽、2进气管、3拉簧、4防护门、5支板、6框架、7伸缩杆、8盒体、801挡块、802盖板、9吸风机、10翅片、11底座、110套管、111立柱、12活动板、13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自动开合鞋架,包括壳体1、防护门4、框架6和盒体8,所述壳体1的顶端焊接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内部固定有防尘网,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门4,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底座11,所述壳体1和框架6的竖直剖面均为C形,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有两组互相平行的滑轨,所述框架6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与滑轨适配的凸块,所述框架6的三组竖直的内壁之间焊接有多组水平的支板5,所述框架6的一组竖直的侧壁焊接有多组导管,导管与框架6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多组与导管配合的插槽,插槽与通风槽101连通,所述框架6的顶端通过拉簧3与防护门4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盒体8和离心式的吸风机9,所述盒体8与吸风机9的吸气管连通,所述盒体8的顶端开设有与通风槽101连通的凹槽,所述盒体8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多组挡块801,所述盒体8的内部插有两组竖直的活动板12,两组所述活动板12内通过螺钉固定有滤网13,所述吸风机9的上方设置有电动的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伸缩轴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框架6连接。具体的,所述底座11包括套管110、立柱111和弹簧,所述套管110的顶端与壳体1焊接,所述立柱111的一端插入套管110的凹槽内,且立柱111的顶端焊接有弹簧,套管110受到震动后位移,立柱111顶端的弹簧发生形变,能够减轻因吸风机9运转带动壳体1的震动对环境的影响,所述立柱111的底端粘接有防滑垫。具体的,所述挡块801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802,所述盖板802的侧壁粘接有磁片,所述盒体8的侧壁粘接有与磁片吸合的铁片,磁片与铁片结合,便于盖板802与盒体8贴合。具体的,所述拉簧3位于框架6远离通风槽101的一侧,所述拉簧3的一端与框架6焊接,所述拉簧3的另一端与防护门4焊接,框架6推动拉簧3和防护门4移动,使防护门4自动打开,便于人们将鞋子放置在支板5上,伸缩杆7的伸缩轴收缩,框架6向壳体1内部移动,拉簧3带动防护门4,使防护门4与壳体1贴合,从而实现防护门4的自动关闭。具体的,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伸缩杆7适配的凹槽,所述伸缩杆7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的凹槽内,所述伸缩杆7位于框架6的下方,所述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开合鞋架,包括壳体(1)、防护门(4)、框架(6)和盒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焊接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内部固定有防尘网,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门(4),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底座(11),所述壳体(1)和框架(6)的竖直剖面均为C形,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有两组互相平行的滑轨,所述框架(6)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与滑轨适配的凸块,所述框架(6)的三组竖直的内壁之间焊接有多组水平的支板(5),所述框架(6)的一组竖直的侧壁焊接有多组导管,导管与框架(6)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多组与导管配合的插槽,插槽与通风槽(101)连通,所述框架(6)的顶端通过拉簧(3)与防护门(4)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内部固定有盒体(8)和吸风机(9),所述盒体(8)与吸风机(9)的吸气管连通,所述盒体(8)的顶端开设有与通风槽(101)连通的凹槽,所述盒体(8)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多组挡块(801),所述盒体(8)的内部插有两组活动板(12),两组所述活动板(12)内固定有滤网(13),所述吸风机(9)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伸缩轴的一端与框架(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开合鞋架,包括壳体(1)、防护门(4)、框架(6)和盒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焊接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内部固定有防尘网,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门(4),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底座(11),所述壳体(1)和框架(6)的竖直剖面均为C形,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有两组互相平行的滑轨,所述框架(6)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与滑轨适配的凸块,所述框架(6)的三组竖直的内壁之间焊接有多组水平的支板(5),所述框架(6)的一组竖直的侧壁焊接有多组导管,导管与框架(6)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多组与导管配合的插槽,插槽与通风槽(101)连通,所述框架(6)的顶端通过拉簧(3)与防护门(4)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内部固定有盒体(8)和吸风机(9),所述盒体(8)与吸风机(9)的吸气管连通,所述盒体(8)的顶端开设有与通风槽(101)连通的凹槽,所述盒体(8)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多组挡块(801),所述盒体(8)的内部插有两组活动板(12),两组所述活动板(12)内固定有滤网(13),所述吸风机(9)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伸缩轴的一端与框架(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沛东
申请(专利权)人:吕沛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