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映清专利>正文

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16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属于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包括存饵桶、绳锁扣、浮动板、绳环、两个绳套和两根拉绳,所述浮动板固定在两个绳套上且位于存饵桶的底部,绳环的底端与绳锁扣固定连接,存饵桶的顶端外壁上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入料口,存饵桶的顶端面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排料口,每根拉绳的一端与绳锁扣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一个排料口、一个入料口且与一个绳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人工晃动或转动钓竿将塑料桶发生晃动或翻转动作,提高了鱼饵的投放密集度和打窝效果,且不会发生钓竿打滑或折断现象。

A long distance throwing device for ba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
技术介绍
钓鱼是一种捕捉鱼类的方法,曾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生产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钓鱼逐渐成为一种娱乐休闲活动,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与喜爱。钓鱼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包括钓竿、钓钩、鱼饵等。但传统的钓鱼方式更依赖于钓手的个人经验与水平,并不重视钓具的设计,钓具发挥的作用很小。因而不同钓手的渔获差异很大,尤其是业余钓手常常出现空竿的情况,减少了钓鱼活动的乐趣。为了提高垂钓效率,多有向垂钓点投放脱离鱼钩之诱饵的做法,俗称“打窝”。现有的“打窝”方式通常都是一个简单的塑料桶,里面盛装有鱼饵,随之将塑料桶通过拉绳挂在钓竿上,通过钓竿的延长带动塑料桶移动,当移动到合适距离后,通过晃动或转动钓竿将塑料桶发生晃动或翻转,从而将其内部的鱼饵倒至在水塘里,但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因人力掌握不到位,导致鱼饵的投放不集中,比较分散,影响打窝的效果,且钓竿容易打滑或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包括存饵桶、绳锁扣、浮动板、绳环、两个绳套和两根拉绳,所述浮动板固定在两个绳套上且位于存饵桶的底部,绳环的底端与绳锁扣固定连接,存饵桶的顶端外壁上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入料口,存饵桶的顶端面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排料口,每根拉绳的一端与绳锁扣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一个排料口、一个入料口且与一个绳套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浮动板为泡沫材质制成,并且浮动板的外径等于或大于存饵桶的内径尺寸。优选的,所述存饵桶的底部设有两个与两个绳套一一对应的缺槽。优选的,所述存饵桶的中端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出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打窝时,通过将绳环挂在钓竿上,在两个绳套的作用下使浮动板将存饵桶的底部堵塞住,随后通过若干入料口向存饵桶内输送鱼饵,当鱼饵输送完毕后,随之钓竿的长度延伸带动存饵桶同步移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将存饵桶放置水中,利用水的浮力带动泡沫材质制成的浮动板浮起,在力的平衡作用下,存饵桶会翻转呈倒置状态,浮动板位于存饵桶的上方,从而使存饵桶内的鱼饵通过若干排料口和若干入料口落至水塘内,实现了打窝作业,这种方式不需要人工晃动或转动钓竿将塑料桶发生晃动或翻转动作,提高了鱼饵的投放密集度和打窝效果,且不会发生钓竿打滑或折断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附图标记:存饵桶1,绳锁扣2,浮动板3,绳环4,绳套5,入料口6,排料口7,拉绳8,缺槽9,出料口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技术提供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包括存饵桶1、绳锁扣2、浮动板3、绳环4、两个绳套5和两根拉绳8,所述浮动板3固定在两个绳套5上且位于存饵桶1的底部,绳环4的底端与绳锁扣2固定连接,存饵桶1的顶端外壁上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入料口6,存饵桶1的顶端面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排料口7,每根拉绳8的一端与绳锁扣2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一个排料口7、一个入料口6且与一个绳套5相连接,通过绳锁扣2能够使绳环4与两个拉绳8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所述浮动板3为泡沫材质制成,当存饵桶1放置水中后,利用水的浮力会带动泡沫材质制成的浮动板3浮起,在力的平衡作用下,存饵桶1会翻转呈倒置状态,浮动板3位于存饵桶1的上方,从而便于存饵桶1内的鱼饵通过若干排料口7和若干入料口6排至水塘内,实现打窝作业,并且浮动板3的外径等于或大于存饵桶1的内径尺寸,能够在绳环4的作用下,使钓竿的延伸带动存饵桶1移动的同时,存饵桶1内的鱼饵不会从其底部漏出。所述存饵桶1的底部设有两个与两个绳套4一一对应的缺槽9,对两个绳套4进行限位,防止两根拉绳8的晃动。所述存饵桶1的中端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出料口10,提高存饵桶1内的鱼饵下料速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需要打窝时,通过将绳环4挂在钓竿上,在两个绳套5和两根拉绳8的作用下使浮动板3将存饵桶1的底部堵塞住,随后通过若干入料口6向存饵桶1内输送鱼饵,当鱼饵输送完毕后,随之钓竿的长度延伸带动存饵桶1同步移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将存饵桶1放置水中,利用水的浮力带动泡沫材质制成的浮动板3浮起,在力的平衡作用下,存饵桶1会翻转呈倒置状态,浮动板3位于存饵桶1的上方,从而使存饵桶1内的鱼饵通过若干排料口7和若干入料口6落至水塘内,实现了打窝作业,这种方式不需要人工晃动或转动钓竿将塑料桶发生晃动或翻转动作,提高了鱼饵的投放密集度和打窝效果,且不会发生钓竿打滑或折断现象。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饵桶(1)、绳锁扣(2)、浮动板(3)、绳环(4)、两个绳套(5)和两根拉绳(8),所述浮动板(3)固定在两个绳套(5)上且位于存饵桶(1)的底部,绳环(4)的底端与绳锁扣(2)固定连接,存饵桶(1)的顶端外壁上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入料口(6),存饵桶(1)的顶端面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排料口(7),每根拉绳(8)的一端与绳锁扣(2)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一个排料口(7)、一个入料口(6)且与一个绳套(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饵桶(1)、绳锁扣(2)、浮动板(3)、绳环(4)、两个绳套(5)和两根拉绳(8),所述浮动板(3)固定在两个绳套(5)上且位于存饵桶(1)的底部,绳环(4)的底端与绳锁扣(2)固定连接,存饵桶(1)的顶端外壁上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入料口(6),存饵桶(1)的顶端面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排料口(7),每根拉绳(8)的一端与绳锁扣(2)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一个排料口(7)、一个入料口(6)且与一个绳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映清
申请(专利权)人:徐映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