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0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簧安装支座领域,具有来说是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倒U型结构,所述基座上设有挂接板;所述挂接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架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孔;所述挂接板与基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座与挂接板的配合,在满足受力的同时,简化了板簧支座的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板簧支座呈对称设置,使得板簧支座通用性增加。

A kind of automobile leaf spring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板簧支座
本技术涉及板簧安装支座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板簧支座。
技术介绍
板簧支座应用于汽车领域板簧吊耳的安装,前板簧支座用于安装前板簧吊耳,板簧起到减震、车辆行驶导向及将地面的各种作用力传导至车辆,受力复杂,板簧支座相应的要满足其板簧的受力要求。现有板簧支座多为铸件,重量重,制造过程对环境污染较大;钣金件结构虽然可以避免铸件的问题,但是现在钣金支座型面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精度不易保证;基于以上技术问题,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轻量化的钣金件板簧支座是现在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板簧支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倒U型结构,所述基座上设有挂接板;所述挂接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架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孔;所述挂接板与基座相连接。所述挂接板包括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所述第一纵板与第二纵板错位分布,所述第一纵板通过横向过渡板与第二纵板相连接,所述第二纵板与基座侧面相连接。所述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端通过横向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挂接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孔直径。所述第二纵板下端面处于第二连接孔的正上方,所述第二纵板下端面与横向连接板相平行。所述第二纵板为梯形板,所述第二纵板上端面长度大于下端面长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基座与挂接板的配合,在满足受力的同时,简化了板簧支座的结构,同时本技术中板簧支座呈对称设置,使得板簧支座左右通用。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沿A-A的剖视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基座,2、挂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为倒U型结构,所述基座1上设有挂接板2;所述挂接板2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架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孔204;所述挂接板2与基座1相连接;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板簧支座结构,本技术通过基座1与挂接板2的配合,在满足受力的同时,简化了板簧支座的结构,同时本技术中板簧支座呈对称设置,使得板簧支座左右通用,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基座1用于与板簧相连接,基座1上端设有连接孔1010可以与车架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基座1上还设有挂接板2,挂接板2也用于与车架相连接,同时挂接板2也起到一个定位作用,挂接板2与车架侧面相贴合,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204与车架相连接,可以实现板簧支座与车架的连接,挂接板2与车架侧面相贴合,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总之通过基座1与挂接板2的配合,可以保证板簧支座安装的精确性。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挂接板2包括第一纵板202和第二纵板201,所述第一纵板202与第二纵板201错位分布,所述第一纵板202通过横向过渡板203与第二纵板201相连接,所述第二纵板201与基座1侧面相连接;第一纵板202用于与车架相贴合,第二纵板201用于与基座1相连接,横向过渡板203使得第一纵板202和第二纵板201错位分布,横向过渡板203用于过渡以保障挂接板2上下边与车架及前板簧吊耳安装支座正确贴合。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基座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所述第一侧板102与第二侧板103上端通过横向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0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21,所述第二侧板103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031;所述挂接板2与第二侧板103相连接;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使得基座1在保证强度的强度下,同时方便基座1与板簧相连接,同时作为更大的优化,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021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孔1031直径;通过第一连接孔1021和第二连接孔1031孔径的不同,方便对于板簧相连接的销轴定位,保证销轴连接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第二纵板下端面2011处于第二连接孔1031的正上方,所述第二纵板下端面2011与横向连接板相平行;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用于销轴的防旋转定位,销轴尺寸与之匹配。作为更大优化,本技术中所述第二纵板201为梯形板,所述第二纵板201上端面长度大于下端面长度,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简化了第二纵板201结构,使得本技术公开的结构更注重轻量化。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倒U型结构,所述基座上设有挂接板;所述挂接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架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孔;所述挂接板与基座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倒U型结构,所述基座上设有挂接板;所述挂接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架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孔;所述挂接板与基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板包括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所述第一纵板与第二纵板错位分布,所述第一纵板通过横向过渡板与第二纵板相连接,所述第二纵板与基座侧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民鑫周东峰江坤唐庆伟郭志强孙祥清刘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