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臂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0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控制臂总成,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控制臂总成缓冲性能差等问题。控制臂总成,包括臂体和连接杆,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段,连接段与臂体之间设置有胶套总成,胶套总成包括内管、外管以及设置在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弹性体,外管穿设并固定在臂体上,连接段穿设在内管中,连接段的外端穿过内管后螺纹连接有螺母,连接段上套装有垫片,垫片位于螺母与胶套总成之间,垫片的外沿向外凸出外管,垫片的内沿向内凸出内管,垫片的外侧部向胶套总成弯折形成呈环形的弯折部,弹性体的外端面与垫片的内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本控制臂总成能够提高缓冲性能。

Control arm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臂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控制臂总成。
技术介绍
悬架是汽车的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分别起到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弹性元件支撑垂直载荷,缓和并抑止不平路面引起的振动和冲击,弹性元件主要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等。减振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传力装置包括控制臂,控制臂连接于车轮与车身之间,具有导向和传力作用。由于控制臂的结构特征,有时又被称为三角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了一种汽车三角臂,[申请号:CN201720661861.3;公告号:CN206812731U],包括球头销、连成一体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连接处铆接有球座,球头销具有装于球座内的球头部,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连接端均连接有呈筒状的锁紧件,两锁紧件之间设有杆状的连接件,连接件上具有若干个安装孔。两锁紧件的内侧壁与连接件的两端均螺纹连接,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均与锁紧件的外侧面螺纹连接。上述的三角臂中,锁紧件与连接件为螺纹连接,锁紧件与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也为螺纹连接,这样连接件与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之间是完全刚性连接,虽然提高了结构刚性,但是连接结构中完全没有缓冲部分,容易造成三角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动,影响驾驶过程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臂总成,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缓冲性能。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控制臂总成,包括呈三角状的臂体和呈杆状的连接杆,所述臂体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臂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总成,所述臂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杆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与臂体之间设置有胶套总成,所述胶套总成包括内管、外管以及设置在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弹性体,所述外管穿设并固定在臂体上,所述连接段穿设在内管中,所述连接段的外端穿过内管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连接段上套装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螺母与胶套总成之间,所述垫片的外沿向外凸出外管,所述垫片的内沿向内凸出内管,所述垫片的外侧部向胶套总成弯折形成呈环形的弯折部,所述弹性体的外端面与垫片的内端面之间具有间隙。弹性体具有弹性,在控制臂总成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吸收一定的动能,减少振动的传递,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提高控制臂总成的缓冲性能。垫片的外沿凸出外管,垫片的内沿凸出内管,且垫片的弯折部向内胶套总成弯折,使得垫片对弹性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弹性体工作稳定;弹性体的外端面与垫片的内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使弹性体在外端处存在一定的变形空间,保证弹性体减振功能的发挥。螺母螺纹连接在连接杆上并位于垫片的外侧,具有阻挡作用,可以避免垫片滑出连接杆。在控制臂总成上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提高控制臂总成的缓冲性能。在上述的控制臂总成中,所述臂体上间隔设置有外安装筒和内安装筒,所述外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穿设在外安装筒内并与外安装筒配合固定,所述第二段穿设在内安装筒内并与内安装筒配合固定,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大于第二段的外径,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过渡段,所述外管的外端向外翻折形成呈环形的外挡沿,所述外挡沿抵靠在外安装筒上,所述垫片的外沿凸出外挡沿的外侧面,所述外管的内端向内安装筒翻折形成内挡沿,所述内挡沿与内安装筒铆压固定。组装胶套总成时,将胶套总成依次穿入到外安装筒和内安装筒内,外挡沿抵靠在外安装筒上,内挡沿翻折与内安装筒铆压固定,使得胶套总成与臂体连接牢固。由于第一段与外安装筒配合固定,第二段与内安装筒配合固定,而第一段的外径大于第二段的外径,即第二段的外径小于外安装筒内孔的孔径,使得外管能够顺利的插入到外安装筒和内安装筒内,使胶套总成与臂体安装固定方便。在上述的控制臂总成中,所述螺母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具有弹性的阻尼圈,当螺母未与连接段螺纹连接时所述阻尼圈的内侧部凸出螺母的内表面。当螺母拧入到连接段时,阻尼圈与连接段上的外螺纹形成咬合结构,从而能够防止螺母松脱,使控制臂总成使用稳定。在上述的控制臂总成中,所述连接杆上位于连接段的内侧设置有挡肩,所述挡肩与连接段之间圆角过渡,所述挡肩与内管的内端面之间具有环隙。这样可以避免挡肩与弹性体碰撞,保证了弹性体的使用性能,保证了控制臂总成的缓冲性能。在上述的控制臂总成中,所述臂体的正面上位于通孔与球头总成之间固定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块。减振块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缓冲作用,能够提高控制臂总成与车身之间的减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连接杆与臂体之间设置胶套总成,胶套总成中设置弹性体,外管与臂体固定连接,连接杆的连接段穿设在内管中且连接段的外端螺纹连接螺母,连接段上套装有位于胶套总成与螺母之间的垫片,垫片的内沿凸出内管,垫片的外沿凸出外管,且垫片上形成弯折部,垫片与弹性体之间具有间隙,从而提高了缓冲性能。螺母上设置阻尼圈,外管的外挡沿抵靠在外安装筒上,外管的内挡沿与内安装筒铆压固定,使控制臂总成结构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控制臂总成的正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臂体;1a、通孔;1b、外安装筒;1c、内安装筒;2、连接杆;2a、连接段;2b、连接孔;2c、挡肩;3、球头总成;4、胶套总成;5、内管;6、外管;6a、第一段;6b、第二段;6c、过渡段;6d、外挡沿;6e、内挡沿;7、弹性体;8、螺母;8a、凹槽;8b、阻尼圈;9、垫片;9a、弯折部;10、间隙;11、环隙;12、减振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控制臂总成,包括呈三角状的臂体1和呈杆状的连接杆2,臂体1的中部具有通孔1a,臂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总成3,臂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杆2的左右两端连接。连接杆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段2a,两个连接段2a与臂体1之间均设置有胶套总成4,连接杆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孔2b。臂体1的正面上位于通孔1a与球头总成3之间固定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块12。弹性材料可以为硅胶或者橡胶,也可以为弹簧钢制成的弹簧。胶套总成4包括内管5、外管6以及设置在内管5和外管6之间的弹性体7,弹性体7呈筒状,弹性体7由硅胶或者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外管6穿设并固定在臂体1上,连接段2a穿设在内管5中,连接段2a的外端穿过内管5后螺纹连接有螺母8,连接段2a上套装有垫片9,垫片9位于螺母8与胶套总成4之间。垫片9的外沿向外凸出外管6,垫片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控制臂总成,包括呈三角状的臂体(1)和呈杆状的连接杆(2),所述臂体(1)的中部具有通孔(1a),所述臂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总成(3),所述臂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杆(2)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杆(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段(2a),所述连接杆(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孔(2b),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a)与臂体(1)之间设置有胶套总成(4),所述胶套总成(4)包括内管(5)、外管(6)以及设置在内管(5)和外管(6)之间的弹性体(7),所述外管(6)穿设并固定在臂体(1)上,所述连接段(2a)穿设在内管(5)中,所述连接段(2a)的外端穿过内管(5)后螺纹连接有螺母(8),所述连接段(2a)上套装有垫片(9),所述垫片(9)位于螺母(8)与胶套总成(4)之间,所述垫片(9)的外沿向外凸出外管(6),所述垫片(9)的内沿向内凸出内管(5),所述垫片(9)的外侧部向胶套总成(4)弯折形成呈环形的弯折部(9a),所述弹性体(7)的外端面与垫片(9)的内端面之间具有间隙(10)。/n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制臂总成,包括呈三角状的臂体(1)和呈杆状的连接杆(2),所述臂体(1)的中部具有通孔(1a),所述臂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总成(3),所述臂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杆(2)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杆(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段(2a),所述连接杆(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孔(2b),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a)与臂体(1)之间设置有胶套总成(4),所述胶套总成(4)包括内管(5)、外管(6)以及设置在内管(5)和外管(6)之间的弹性体(7),所述外管(6)穿设并固定在臂体(1)上,所述连接段(2a)穿设在内管(5)中,所述连接段(2a)的外端穿过内管(5)后螺纹连接有螺母(8),所述连接段(2a)上套装有垫片(9),所述垫片(9)位于螺母(8)与胶套总成(4)之间,所述垫片(9)的外沿向外凸出外管(6),所述垫片(9)的内沿向内凸出内管(5),所述垫片(9)的外侧部向胶套总成(4)弯折形成呈环形的弯折部(9a),所述弹性体(7)的外端面与垫片(9)的内端面之间具有间隙(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1)上间隔设置有外安装筒(1b)和内安装筒(1c),所述外管(6)包括第一段(6a)和第二段(6b),所述第一段(6a)穿设在外安装筒(1b)内并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建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县建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