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包括上外罩、下外罩、上加热内胆、上传输机构、下加热内胆和下传输机构,下外罩的上方设有上外罩,上外罩的上侧嵌设有若干抽风口,下外罩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脚撑,下外罩的一侧连接有摆杆,摆杆上安装有操控屏,上外罩和下外罩之间依次设有上加热内胆、上传输机构、下加热内胆和下传输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具有结构紧凑和固化效率高的特点,具体使用时,通过双层结构,使设备可同时固化更多的产品,从而增加产品的固化效率,提高产能,上输送组件和下输送组件上的产品分别通过上加热部分和下加热部分进行加热固化,加热效率更高。
A double layer heating heavy load cur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载固化炉,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属于固化炉领域。
技术介绍
固化是指在电子行业及其它各种行业中,为了增强材料结合的应力而采用的零部件加热、树脂固化和烘干的生产工艺,实施固化的容器即为固化炉,现有固化炉结构松散,加热部分和传输部分分布不合理,使得固化效率和加热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包括上外罩、下外罩、上加热内胆、上传输机构、下加热内胆和下传输机构,所述下外罩的上方设有上外罩,所述上外罩的上侧嵌设有若干抽风口,所述上外罩和下外罩之间依次设有上加热内胆、上传输机构、下加热内胆和下传输机构,所述上外罩、上加热内胆、上传输机构、下加热内胆、下传输机构和下外罩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上加热内胆和下加热内胆的上侧均嵌设有四个风机,所述上加热内胆和下加热内胆的两侧均设有四个检修门,所述上加热内胆和下加热内胆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散风板,所述散风板的下方均设有若干加热管,所述上加热内胆和下加热内胆均与加热管螺丝固定,所述上传输机构和下传输机构上均置有若干载具板。优选的,所述上传输机构和下传输机构均包括调节箱、传输支架、驱动电机、L形板、活动轴承、螺杆、螺帽、防护板、侧挡板、转轴和链轮,所述传输支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三个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均设有侧挡板,所述防护板和侧挡板均与传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传输支架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一侧且位于传输支架的下侧均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底端均延伸至调节箱内,所述L形板位于调节箱的部分均滑动连接有活动轴承,所述活动轴承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活动轴承的一端均穿过L形板,所述螺杆的外侧均套设有螺帽,相邻所述活动轴承之间均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套设有三个链轮,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调节箱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散风板内开设有若干风孔。优选的,若干所述载具板平行设置,所述载具板上设有待固化产品放置位。优选的,对应所述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所述载具板置于链条上。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所对应的调节箱外壁设有条形滑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该条形滑槽,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护壳与该调节箱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外罩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脚撑,所述下外罩的一侧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上安装有操控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具有结构紧凑和固化效率高的特点,具体使用时,通过双层结构,使设备可同时固化更多的产品,从而增加产品的固化效率,提高产能,上输送组件和下输送组件上的产品分别通过上加热部分和下加热部分进行加热固化,加热效率更高,上输送组件和下输送组件均包括有三条传送链,三条传送链上设有平行设置的载具板,载具板上设有待固化产品放置位,工作时,产品由链条带动,随载具板向前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机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上加热内胆的正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加热内胆的背面示意图;图6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7为图3的B处放大图。图中:1、上外罩;2、下外罩;3、脚撑;4、摆杆;5、操控屏;6、上加热内胆;7、上传输机构;8、下加热内胆;9、下传输机构;10、风机;11、检修门;12、散风板;13、加热管;14、调节箱;15、传输支架;16、驱动电机;17、L形板;18、活动轴承;19、螺杆;20、螺帽;21、防护板;22、侧挡板;23、载具板;24、转轴;25、链轮;26、抽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包括上外罩1、下外罩2、上加热内胆6、上传输机构7、下加热内胆8和下传输机构9,下外罩2的上方设有上外罩1,上外罩1的上侧嵌设有若干抽风口26,下外罩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脚撑3,下外罩2的一侧连接有摆杆4,摆杆4上安装有操控屏5,上外罩1和下外罩2之间依次设有上加热内胆6、上传输机构7、下加热内胆8和下传输机构9,上外罩1、上加热内胆6、上传输机构7、下加热内胆8、下传输机构9和下外罩2依次固定连接,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的上侧均嵌设有四个风机10,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的两侧均设有四个检修门11,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散风板12,散风板12的下方均设有若干加热管13,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均与加热管13螺丝固定,上传输机构7和下传输机构9上均置有若干载具板23。其中,上传输机构7和下传输机构9均包括调节箱14、传输支架15、驱动电机16、L形板17、活动轴承18、螺杆19、螺帽20、防护板21、侧挡板22、转轴24和链轮25,传输支架1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三个防护板21,防护板21的两侧均设有侧挡板22,防护板21和侧挡板22均与传输支架15固定连接,传输支架15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箱14,调节箱14的一侧且位于传输支架15的下侧均设有L形板17,L形板17的底端均延伸至调节箱14内,L形板17位于调节箱14的部分均滑动连接有活动轴承18,活动轴承18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螺杆19,螺杆19远离活动轴承18的一端均穿过L形板17,螺杆19的外侧均套设有螺帽20,相邻活动轴承18之间均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的外侧均套设有三个链轮25,其中一个转轴24的一端穿过调节箱14与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中,散风板12内开设有若干风孔,风机10通过抽风口26抽取空气,空气通过散风板12上的小孔,均匀发散至固化炉内。其中,若干载具板23平行设置,载具板23上设有待固化产品放置位,固化产品置放在载具板23上,载具板23结构配合固化产品结构,使得固化产品不易移位。其中,对应链轮25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载具板23置于链条上,从固化炉端口将载具板23放置在三条链条上,传输固化产品。其中,驱动电机16所对应的调节箱14外壁设有条形滑槽,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穿过该条形滑槽,驱动电机16通过护壳与该调节箱14滑动连接,可驱动设备运行,也方便调整链距。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本技术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具有结构紧凑和固化效率高的特点,具体使用时,固化产品置放在载具板23上,载具板23结构配合固化产品结构,使得固化产品不易移位,随后从固化炉端口将载具板23放置在三条链条上,传输固化产品,防护板21避免链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包括上外罩(1)、下外罩(2)、上加热内胆(6)、上传输机构(7)、下加热内胆(8)和下传输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罩(2)的上方设有上外罩(1),所述上外罩(1)的上侧嵌设有若干抽风口(26),所述上外罩(1)和下外罩(2)之间依次设有上加热内胆(6)、上传输机构(7)、下加热内胆(8)和下传输机构(9),所述上外罩(1)、上加热内胆(6)、上传输机构(7)、下加热内胆(8)、下传输机构(9)和下外罩(2)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的上侧均嵌设有四个风机(10),所述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的两侧均设有四个检修门(11),所述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散风板(12),所述散风板(12)的下方均设有若干加热管(13),所述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均与加热管(13)螺丝固定,所述上传输机构(7)和下传输机构(9)上均置有若干载具板(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包括上外罩(1)、下外罩(2)、上加热内胆(6)、上传输机构(7)、下加热内胆(8)和下传输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罩(2)的上方设有上外罩(1),所述上外罩(1)的上侧嵌设有若干抽风口(26),所述上外罩(1)和下外罩(2)之间依次设有上加热内胆(6)、上传输机构(7)、下加热内胆(8)和下传输机构(9),所述上外罩(1)、上加热内胆(6)、上传输机构(7)、下加热内胆(8)、下传输机构(9)和下外罩(2)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的上侧均嵌设有四个风机(10),所述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的两侧均设有四个检修门(11),所述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散风板(12),所述散风板(12)的下方均设有若干加热管(13),所述上加热内胆(6)和下加热内胆(8)均与加热管(13)螺丝固定,所述上传输机构(7)和下传输机构(9)上均置有若干载具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重载固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输机构(7)和下传输机构(9)均包括调节箱(14)、传输支架(15)、驱动电机(16)、L形板(17)、活动轴承(18)、螺杆(19)、螺帽(20)、防护板(21)、侧挡板(22)、转轴(24)和链轮(25),所述传输支架(1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三个防护板(21),所述防护板(21)的两侧均设有侧挡板(22),所述防护板(21)和侧挡板(22)均与传输支架(15)固定连接,所述传输支架(15)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箱(14),所述调节箱(14)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巨峰,张世源,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