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方法及出库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065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代客泊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方法及出库方法。包括第一停车位组,包括多个并排平行的垂直车位;第二停车位组,包括调车缓冲区和多个平行车位,调车缓冲区、平行车位沿第一停车位组的出库边线延伸方向依次连接,第二停车位组设置在第一停车位组的出库边线与行车道路之间;服务器,用以监测并调度管理系统内的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现有常规的双垂直车位停车场改建得到,在行车道一侧的垂直车位出库处增加平行车位,并通过调车管理实现停车场的高密度布局,在实际应用中,若阵列车位中平行车位的预设数目为4个,停车场可以增加20%的停车容量,且改建成本低,应用场合广,并能大大提高现有停车场的容车率。

A high-density valet 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deliver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方法及出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代客泊车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方法及出库方法。
技术介绍
停车是城市高效,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停车位有限,停车管理不合理等问题,大城市的停车难问题日益严峻。寻找一个可用车位通常是既费时又费钱(如燃油消耗等),并且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为了缓解大城市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借助于自动代客泊车技术的发展,高密度代客泊车(HighDensityParking)成为一种新兴技术概念,HDP的基本思想是在增加停车场上可用停车位的数量。目前根据代客泊车进行改建的停车场主要分为两类。(1)装配各种升降机构的立体停车场,这类停车场通常采用升降式机械设备,如电梯,滚动或者旋转平台等,将车辆紧凑地停放在多层停车场中,增加了停车场能停放车辆的数量。但采用升降式式立体泊车系统由于其系统的复杂性,在建造时需要很大的资本投入,并且在运营阶段需要投入相当高的维护成本,这会导致最终用户的使用成本很高。此外,该方案没有代客泊车功能,驾驶员需要把车开到机械平台上,固定的规模和少量的移动平台限制了最优的停车位分配。(2)堆栈式泊车位布局的高密度停车场,这类停车场为了减少停车场建设用地需求,同时保持较低的投入资金和运营成本让车与车之间距离紧凑,通过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停车场间协作,实现自主泊车。此类停车场减少非停车位空间以提高停车场停车位数量,但新的停车场车位布局需要对现有的停车场进行极大的改造,并且只适用于全自主泊车场景,不适用于有驾驶员存在的人工及自主泊车混合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高密度代客泊车停车场改建成本高,不适用于人工及自主泊车混合场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方法及出库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停车位组,包括多个并排平行的垂直车位;第二停车位组,包括调车缓冲区和多个平行车位,所述调车缓冲区、所述平行车位沿第一停车位组的出库边线延伸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停车位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停车位组的出库边线与行车道路之间;服务器,用以监测并调度管理系统内的车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该方法包括:监测并得到系统中空闲停车位的位置信息;根据空闲停车位位置信息及优先级确定调车车辆;获取调车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调车车辆的位置信息向调车车辆发送挪车指令。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出库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车辆出库请求获取出库车辆位置信息;根据出库车辆位置信息判断出库车辆是否可以直接出库;若是,向出库车辆发送出库信号;若否,根据出库车辆位置信息进行调车操作,重新判断出库车辆是否可以直接出库。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现有常规的双垂直车位停车场改建得到,在行车道一侧的垂直车位出库处增加平行车位,并通过调车管理实现停车场的高密度布局,在实际应用中,若阵列车位中平行车位的预设数目为4个,停车场可以增加20%的停车容量,理论上,当阵列车位的平行车位足够多,最多可增加25%的容车率。因此,本系统的代客泊车系统泊车简单方便,且改建成本低,应用场合广,并能大大提高现有停车场的容车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管理方法可以根据停车位的空闲情况以及车辆的出库时间进行自动补位,可实现全自动智能补位,保证后续车辆泊车和出库的方便,使管理系统内的车辆停放有序,增加管理系统的停车效率,降低管理人员的操作管理负担,且能缩短车辆泊车以及出库的时间,从而增加客户的消费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第二停车位组的车位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方法的结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210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步骤220的具体步骤的结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出库方法的具体结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步骤340的具体调车操作步骤的结构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场景一的泊车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场景二的泊车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场景三的的泊车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场景四的的泊车流程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场景五的泊车流程示意图(一)。图13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场景五的泊车流程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停车位组110、第二停车位组120和服务器,第一停车位组110包括多个并排平行的垂直车位,且相邻垂直车位相对应的侧边线相互重合,保证车位的紧密拼合。第二停车位组120包括调车缓冲区和多个平行车位,调车缓冲区、平行车位的方向均沿第一停车位组110的垂直车位的出库边线延伸方向依次连接,其中,平行车位的方向指平行车位的上下边线的相对方向,两紧靠的平行车位的对应上下边缘相重合。第二停车组设置在第一停车组的出库边线与行车道路之间,即平行车位设置在垂直车位的车库口处,且预设数目的平行车位形成一个阵列车位,多个阵列车位之间设置有一个调车缓冲区。阵列车位所在的垂直车位的车辆出库或泊车时,服务器用以监测并调度管理系统内的车辆,实时监测第一停车位组、第二停车位组中是否存在空闲停车位。在出库或泊车的过程中,通过调度第二停车位组中平行车位的车辆,利用调车缓冲区进行调车,从而实现垂直车位与行车道间的泊车或出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停车位组110在行车道的对侧还设置有相对的第三停车位组130,第三停车位组130包括有与第一停车位的垂直车位相对应的垂直车位,即第三停车位组130沿着行车道与第一停车位组110对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车缓冲区设置有多个,各个调车缓冲区在第二停车位组120上间隔设置,两相邻的调车缓冲区之间相隔预设数目的平行车位,即调车缓冲区设置在两个阵列车位之间或两侧,起到调车缓冲的作用,保证设置有阵列车位的垂直车位能够正常的泊入和出库。优选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阵列车位中的平行车位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可以在保证一定容车率的情况下,减少每次泊车或出库时所需调车的数目。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第二停车位组120的车位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行车位、垂直车位和调车缓冲区大小相同,且三者的侧边线和上下边线的长度比为2:1,即WD=Lp=2Wp,平行车位靠近垂直车位一侧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停车位组,包括多个并排平行的垂直车位;/n第二停车位组,包括调车缓冲区和多个平行车位,所述调车缓冲区、所述平行车位沿第一停车位组的出库边线延伸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停车位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停车位组的出库边线与行车道路之间;/n服务器,用以监测并调度管理系统内的车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停车位组,包括多个并排平行的垂直车位;
第二停车位组,包括调车缓冲区和多个平行车位,所述调车缓冲区、所述平行车位沿第一停车位组的出库边线延伸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停车位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停车位组的出库边线与行车道路之间;
服务器,用以监测并调度管理系统内的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客泊车管理系统还包括由多个并排平行垂直车位组成的第三停车位组,所述第三停车位组沿行车道路与第一停车位组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车缓冲区有多个,各所述调车缓冲区在第二停车位组上间隔设置,且两相邻所述调车缓冲区相隔预设数目的平行车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车位、垂直车位和调车缓冲区大小相同,且三者的侧边线和上下边线的长度比为2:1;所述平行车位靠近垂直车位一侧的侧边线与对应的两相邻所述垂直车位的出库边线相重合。


5.一种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系统,该方法包括:
监测并得到系统中空闲停车位的位置信息;
根据空闲停车位位置信息及优先级确定调车车辆;
获取调车车辆的位置信息;
根据调车车辆的位置信息向调车车辆发送挪车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得到系统中空闲停车位的位置信息包括,
监测系统中是否存在空闲停车位;
若是,得到空闲停车位位置信息;
若否,相隔第一预设时间后继续监测是否存在空闲停车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密度代客泊车管理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洁殷卫乔潘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迅猛龙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