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12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该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件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其中,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其中一侧;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该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收纳便捷;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包括上述安装结构,因此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具备便于运输的优点。

Installation structure, shell and hea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
技术介绍
踢脚线取暖器作为新兴取暖器,因其不占用空间且制热效果好而受到市场欢迎在市场备受欢迎,这种取暖器可以壁挂使用,也可以放在墙壁边使用。传统的踢脚线取暖器在使用时往往需要通过脚架进行支撑,然而这类踢脚线取暖在运输过程中,脚架收纳不方便,占用包装箱空间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损,影响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踢脚线取暖器在使用时,脚架收纳不便,占用包装箱空间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损,影响用户的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结构、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该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收纳便捷;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包括上述安装结构,因此该安装壳体及取暖设备具备便于运输的优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件;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其中,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其中一侧;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上述安装结构在使用时,当需要支撑待支撑物时,可以将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支撑部处于安装件的其中一侧,可通过支撑部支撑待支撑物;当需要运输时,可以将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此时相对第一工作状态,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支撑组件处于收纳状态,当该安装结构设置于取暖器的壳体上时,支撑组件在处于收纳状态时相对处于支撑状态时所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也不易受到损伤。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设有所述支撑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止转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转动;当所述支撑组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分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相反方向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设有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侧壁设有第二止转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受力限位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分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相反方向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轴向侧壁,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轴向侧壁,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件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安装件沿相反方向转动使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第一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体开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体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锁定部和第四锁定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三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三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分离,所述第二锁定部和所述第四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还包括锁止件,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及所述第三锁定部均通过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及所述第三锁定部分离,且所述第二锁定部及所述第四锁定部均通过所述锁止件与安装件锁定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锁止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安装件限位配合,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往复移动使所述锁止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三锁定部锁定配合,以及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能切换至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和所述第四锁定部锁定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安装件设有抵接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抵接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止件的一端,所述弹簧被设置为受压时带动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离,以及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锁止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及所述第三锁定部锁定配合或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及所述第四锁定部锁定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的外壁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锁止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当所述弹簧受压时带动所述带动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离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所述第三锁定部与所述第四锁定部沿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锁定部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三锁定部为第三凹槽,所述第四锁定部为第四凹槽;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连通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限位配合,另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件;及/n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n其中,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其中一侧;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及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
其中,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其中一侧;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设有所述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止转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转动;当所述支撑组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分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相反方向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设有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侧壁设有第二止转部;
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受力限位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分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相反方向转动至所述安装件中的相对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轴向侧壁,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轴向侧壁,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周向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件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安装件沿相反方向转动使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第一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体开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侧壁;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体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锁定部和第四锁定部,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三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件锁定配合;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三锁定部均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李忠正陈佳兵安继东廖泓斌喻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