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07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包括割嘴主体1,气体出口端面2,混合气室4等,其特点是在气体出口端2处加工有沉孔3,沉孔3内加工有若干个沿沉孔3圆周均匀分布的通孔5,通孔5与混合气室4相通。该割嘴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切割效果好,可配在原有的氧-乙炔割炬上使用液化石油气切割,也可以配在专用氧-液化石油气割炬上使用,可切割厚度达100mm的钢板,操作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氧——乙炔环形割嘴改成的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由于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丙烷,化学活泼性较差,着火点比乙炔高,在氧气中的燃烧速度为乙炔的三分之一,因此,用现有的氧乙炔手工切割割嘴安装在氧--液化石油气切割系统中无法使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些采用专用的液化石油气割炬(如707——100型割炬)和专用减压阀配专用割嘴;有些将原有的氧--乙炔割炬加以改进配专用的割嘴等。但由于结构复杂,价格较高等因素影响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简单实用,价格便宜的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本技术是用氧——乙炔环形切割割嘴改成的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包括割嘴主体,气体出口端面,混合气室等,其特点是在割嘴主体的气体出口端面有沉孔,形成保护环,防止火焰扩散,使火焰集中提高预热火焰的能率;在沉孔内沿沉孔圆周加工有4-10个均匀分布并与混合气室相通的通孔,使其增加了混合气的出口面积,降低混合气出口速度,满足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根据需要,沉孔的大小可按直径为φ6mm,深为15-2mm加工,沉孔内加工的通孔直径为φ0.9-1.5mm,通孔中心线与割嘴中心线形成的倾斜角a为10-12度。本实用新的割嘴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预热火焰能率高,火焰层次清晰,切割效果好,可配在原有的氧——乙炔割炬上使用液化石油气切割,也可以配在专用氧一液化石油气割炬上使用,可切割厚度达100mm的钢板,而且操作方便,没有任何特殊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示图,图中1是割嘴主体,2是出气端面,3是沉孔,4是混合气室,5是通孔。本技术的实施例是用G01-100型氧——乙炔割嘴改成的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首先是在氧——-乙决割嘴的气体出口端面处加工沉孔3,沉孔3直径为φ6mm,深为2mm,然后沿沉孔3圆周,按直径为φ0.9mm,与割嘴中心线倾斜角a为10度,钻8个均匀分布并与混合气室4相通的通孔5,即可得本技术的割嘴。将该割嘴按常规方法安装在氧——乙炔割炬上即可用氧——液化石油气切割。权利要求1.一种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包括割嘴主体1,气体出口端面2,混合气室4等,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气体出口端2处加工有沉孔3,在沉孔3内加工有4-10个沿沉孔圆周均匀分布并与混合气室4相通的通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嘴,其特征在于沉孔3的直径为φ6mm,深为1.5-2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割嘴,其特征在于沉孔内加工的通孔5直径为φ0.9-1.5mm,孔与割嘴中心线形成的倾斜角a为10-12度。专利摘要提供一种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包括割嘴主体1,气体出口端面2,混合气室4等,其特点是在气体出口端2处加工有沉孔3,沉孔3内加工有若干个沿沉孔3圆周均匀分布的通孔5,通孔5与混合气室4相通。该割嘴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切割效果好,可配在原有的氧-乙炔割炬上使用液化石油气切割,也可以配在专用氧-液化石油气割炬上使用,可切割厚度达100mm的钢板,操作非常方便。文档编号F23D14/48GK2306401SQ9620275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盘广正, 陈小兴, 罗士杰 申请人:广西梧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液化石油气手工切割割嘴,包括割嘴主体1,气体出口端面2,混合气室4等,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气体出口端2处加工有沉孔3,在沉孔3内加工有4-10个沿沉孔圆周均匀分布并与混合气室4相通的通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广正陈小兴罗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梧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