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包括:信号接入端、信号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上拉电阻、第一二极管、热敏电阻和二极管阵列,所述二极管阵列内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该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为便于在进行安装时,信号输出端与电源电压误接和信号输出端与其他输出信号相接触时,也不会造成故障损坏,有效的保护编码器的寿命,安装也比较方便的电路。
A protection circuit for preventing wrong connection and short circuit in enco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电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塔式起重机应用广泛,塔式起重机,编码器安装在大功率电机的尾部,电机带动编码器主轴旋转,编码器产生的信号回传变频器,变频器根据信号,通过调整电压和频率的输出,实现电机转速的控制。一般的编码器,当输出信号与电源电压相接触时,编码器的整个输出电路会烧毁,当输出信号与其他输出信号相接触时,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故障损坏,替换新的编码器误工费事,为了克服此种缺点,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编码器,当出现安装错误时,编码器不会损坏,所有的电缆芯线接对后,编码器依然能正常工作,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保护编码器的使用寿命,设计一种用于编码器内部电路中的保护电路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以解决编码器在错接,短路状态下,出线永久故障或电路烧毁的问题。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一”、“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包括:信号接入端、信号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上拉电阻、第一二极管、热敏电阻和二极管阵列,所述二极管阵列内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均与VCC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脚1连接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之间,所述信号接入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脚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脚1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脚3与所述上拉电阻的脚2连接、也与第一二极管的脚2和第二三极管的脚2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脚1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脚3与VCC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脚1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脚1和所述热敏电阻的脚1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脚2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脚1与所述热敏电阻的脚1之间、设有与所述二极管阵列并联的导线。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便于在进行安装时,信号输出端与电源电压误接和信号输出端与其他输出信号相接触时,也不会造成故障损坏,有效的保护编码器的寿命,安装也比较方便的电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一种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图;图中:1、信号接入端;2、信号输出端;3、第一三极管;4、第二三极管;5、上拉电阻;6、第一二极管;7、热敏电阻;8、第二二极管;9、第三二极管;10、第四二极管;11、第五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包括:信号接入端1、信号输出端2、第一三极管3、第二三极管4、上拉电阻5、第一二极管6、热敏电阻7和二极管阵列,所述二极管阵列内包括:第二二极管8、第三二极管9、第四二极管10和第五二极管11,所述第三二极管9的正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11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9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8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10的负极均与VCC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11的负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10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4的脚1连接与所述第三二极管9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8的正极之间,所述信号接入端1与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脚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脚1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脚3与所述上拉电阻5的脚2连接、也与第一二极管6的脚2和第二三极管4的脚2连接,所述上拉电阻5的脚1和所述第二三极管4的脚3与VCC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4的脚1与所述第一二极管6的脚1和所述热敏电阻7的脚1连接,所述热敏电阻7的脚2与所述信号输出端2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4的脚1与所述热敏电阻7的脚1之间、设有与所述二极管阵列并联的导线,其中VCC端用以接入外部电流,信号输入端1用来将外部的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传递入此电路内部,经过电路内通过信号输出端2进行输出,在使得信号输出端2与接地端短接时,电流通过上拉电阻5和第二三极管4和热敏电阻7形成的通路,进入接地,在电流刚从VCC进入时,上拉电阻5和第二三极管4可以承受短时间的短路电流,随后流经电路的电流不断的加大,热敏电阻7因为过大的大电流产生热,迅速增大自身电阻,用来承载过大的电流,此时短路电流快速降低,起到对整个线路进行保护作用,如果在信号输出端2与电源短接时,电流流经热敏电阻7、第一二极管6和第一三级管3形成的通路,之后流入接地,同理,信号输出端2与其他信号线短接时,电路也能起到承载适当电流,进行保护作用,其中二极管阵列可以将接入点接入的电压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二极管列阵中的第二二极管4、第三二极管5、第四二极管6之间均为相互连接,形成串联电路,可以在电路中起到分担大量的电压,对电路进行良好的保护,其中如果进入高电平干扰信号可以经由二极管列阵被电源电压吸收,低电平干扰信号可以经由二极管列阵被吸收,短接以及错接的情况发生时,都会通过自身电路中的电性元件进行消耗,起到良好的保护电路的作用,其中上拉电阻5就是用来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热敏电阻7仅是在接收到较大的电流时,产生大量的热,通过自身增加电阻,来分摊电流的,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在位于第二三极管的脚1与所述热敏电阻的脚1之间、且与所述二极管阵列并联的导线用来增强走线功率。下面结合实际作业,其中在编码器使用时,将电路用作制作编码器中所使用的电路板通路,在编码器进行工作时和安装时,无论怎么短接和错接,都不会造成电路板自身的损坏,使得电路板在安装时,比较方便和可靠的。其中图1的数字标号仅是用来表示脚1、2等。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入端(1)、信号输出端(2)、第一三极管(3)、第二三极管(4)、上拉电阻(5)、第一二极管(6)、热敏电阻(7)和二极管阵列,所述二极管阵列内包括:第二二极管(8)、第三二极管(9)、第四二极管(10)和第五二极管(11),所述第三二极管(9)的正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11)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9)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8)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10)的负极均与VCC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11)的负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10)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4)的脚1连接与所述第三二极管(9)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8)的正极之间,所述信号接入端(1)与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脚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脚1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脚3与所述上拉电阻(5)的脚2连接、也与第一二极管(6)的脚2和第二三极管(4)的脚2连接,所述上拉电阻(5)的脚1和所述第二三极管(4)的脚3与VCC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4)的脚1与所述第一二极管(6)的脚1和所述热敏电阻(7)的脚1连接,所述热敏电阻(7)的脚2与所述信号输出端(2)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4)的脚1与所述热敏电阻(7)的脚1之间、设有与所述二极管阵列并联的导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编码器中防错接和短接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入端(1)、信号输出端(2)、第一三极管(3)、第二三极管(4)、上拉电阻(5)、第一二极管(6)、热敏电阻(7)和二极管阵列,所述二极管阵列内包括:第二二极管(8)、第三二极管(9)、第四二极管(10)和第五二极管(11),所述第三二极管(9)的正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11)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9)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8)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10)的负极均与VCC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11)的负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10)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伟,王敏,马文成,王群,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莫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