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及泵房施工降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9957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及泵房施工降水系统,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步骤一、在联络通道地面的泵房待开挖区域打降水井,降水井的井底低于泵房的底板标高;步骤二、在降水井内下入过滤筒,过滤筒用于过滤渗透水中的杂质以避免堵塞水泵;步骤三、在过滤筒内置入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用于将降水井内的积水引至降水井外;步骤四、开挖泵房基坑,从而泵房待开挖区域的渗透水可以被排出水井外,在开挖泵房基坑时,渗透水已经被引出降水井外或者是正在被引出降水井外,因此能够方便泵房的开挖和施工。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dewatering system of pump house in tunnel connecting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及泵房施工降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及泵房施工降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能会遇到在各种复杂地层中修建城市地下隧道的问题,其中在强渗透性的砂卵石地层中修建城市隧道不可避免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对于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时地下水的处理常采用注浆法、冷冻法、降水法等。对于砂卵石层中采用冷冻法处理,因造价过高而采用较少;降水法需要降水面积大,水位降深要求大,而且可能引起卵石中细颗粒的流失而产生塌陷。因此,此类土层中多采用注浆法,采用袖阀管在土层中注入浆体,和土层一起形成加固体,提高土体强度,方便施工。然而,在强透水性砂卵石层中采用的注浆加固法,由于砂卵石层的不均匀性和当前注浆加固区的质量缺陷,加固后的土层的渗透系数往往远大于隔水层的渗透系数,仍具有较大的渗透性,起不到隔水层的作用。联络通道是设置在两个隧道中间的连接通道,用于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逃生、消防,通常在地铁隧道中每600米要设置一处联络通道。如果其中一条隧道出现问题,行人或车辆能够通过联络通道转移到另外一条隧道中。另外,在一条隧道出现事故时,救援人员可以从另外一条隧道到达联络通道,然后再通过联络通道进入需要救援的地方,从而满足救援速度的需求。现有的联络通道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889424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的结构。另外,联络通道的中部需要设置泵房,泵房是隧道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设置水泵,用于实现隧道内的排水。泵房的基坑开挖完成后,需要采用混凝土浇筑泵房的底壁和泵房的侧壁。但是,在强透水性砂卵石层中开挖联络通道时,一部分地下水会渗透至联络通道底部,会为泵房的开挖和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不便,泵房开挖施工时仍需将渗透水及时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水渗透至联络通道底部导致泵房开挖施工不便的技术问题;同时提供一种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降水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水渗透至联络通道底部导致泵房开挖施工不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步骤一、在联络通道地面的泵房待开挖区域打降水井,降水井的井底低于泵房底板的标高;步骤二、在降水井内下入过滤筒,过滤筒用于过滤渗透水中的杂质以避免堵塞水泵;步骤三、在过滤筒内置入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用于将降水井内的积水引至降水井外;步骤四、开挖泵房基坑。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在联络通道地面的泵房待开挖区域打降水井,降水井的井底低于泵房底板的标高,从而保证泵房待开挖区域的渗透水最终会流入降水井的井底,然后在该降水井内下入过滤筒,过滤筒可以过滤渗透水中的杂质以避免堵塞水泵,在过滤筒内置入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用于将降水井内的积水引至降水井外,因此,在开挖泵房基坑时,泵房待开挖区域的渗透水已经被引出降水井外或者是正在被引出降水井外,因此能够方便泵房的开挖和施工。本专利技术的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针对的是注浆加固区域内的小范围降水或渗透水,水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降水井所需要的的深度小,施工成本低。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降水井内下入的过滤筒上端标高与联络通道地面的标高一致,过滤筒上的过滤孔位于泵房底板的标高以下。有益效果:过滤筒上的过滤孔位于泵房底板的标高以下,避免地下水从上部过滤孔流出,使底板标高位置存在地下水,为施工带来不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降水井的井底位于隧道联络通道的注浆加固区域内。有益效果:设置在注浆加固区域内便于收集注浆加固区域内的渗透水,从而针对性的减少泵房待开挖区域的渗透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开挖泵房基坑前,通过水泵抽水使降水井内的水位降至泵房底板的标高以下。有益效果:在开挖泵房基坑前,通过水泵抽水使降水井内的水位降至泵房底板标高以下,从而泵房底板标高以上的渗透水均被引出降水井外,进一步减少对泵房开挖和施工时的影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采用混凝土浇筑泵房的底壁时,不浇筑降水井的井口位置,继续使用水泵排水进行降水。有益效果:由于泵房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到产生所要求的强度需要一定时间,暂时不浇筑降水井的井口位置可以保证排水继续进行,不至于水压过大破坏泵房底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泵房施工完成后,采用混凝土浇注降水井井口处的泵房底板,水泵封入泵房底板以下。有益效果:在泵房施工完成后将水泵封入泵房底板以下,保证在整个泵房的施工过程中水泵一直在工作,水泵最终封入了泵房底板下,大大降低了封井施工的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泵房底板的安全性。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降水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降水井、过滤筒和水泵;降水井,设置在联络通道中的泵房区域,降水井的井底低于泵房底板的标高;过滤筒,设置在降水井内,用于过滤渗透水中的杂质以避免堵塞水泵;水泵,设置在过滤筒内,水泵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用于将降水井内的积水引至降水井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降水系统,在联络通道地面的泵房待开挖区域打降水井,降水井的井底低于泵房底板的标高,从而保证泵房待开挖区域的渗透水最终会流入降水井的井底,然后在该降水井内下入过滤筒,过滤筒可以过滤渗透水中的杂质以避免堵塞水泵,在过滤筒内置入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用于将降水井内的积水引至降水井外,因此,在开挖泵房基坑时,泵房待开挖区域的渗透水已经被引出降水井外或者是正在被引出降水井外,因此能够方便泵房的开挖和施工。本专利技术的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系统,针对的是注浆加固区域内的小范围降水或渗透水,水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降水井所需要的的深度小,施工成本低。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降水井内下入的过滤筒上端与联络通道地面的标高一致,过滤筒上的过滤孔位于泵房底板的标高以下。有益效果:过滤筒上的过滤孔位于泵房底板的标高以下,避免地下水从上部过滤孔流出,使底板标高位置存在地下水,为施工带来不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过滤筒的开口处设有盖板,盖板的直径大于过滤筒的直径,盖板由两块中部设有开孔的半圆形板组成。有益效果:盖板可以防止开挖时砂土等落入过滤筒内,同时盖板由两块半圆形板组成,方便安装和拆卸,中间开孔方便排水管的通过,同时保证泥土不从缝隙内进入过滤筒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降水井的井底位于隧道联络通道的注浆加固区域内。有益效果:设置在注浆加固区域内便于收集注浆加固区域内的渗透水,从而针对性的减少泵房待开挖区域的渗透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过滤筒由侧壁上设有过滤孔的管体形成。有益效果:使过滤筒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上述各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单独采用,在能够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两个以上方案任意组合,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具体描述,以此形式包含在本专利的记载中。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1.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n步骤一、在联络通道地面的泵房待开挖区域打降水井,降水井的井底低于泵房底板的标高;/n步骤二、在降水井内下入过滤筒,过滤筒用于过滤渗透水中的杂质以避免堵塞水泵;步骤三、在过滤筒内置入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用于将降水井内的积水引至降水井外;/n步骤四、开挖泵房基坑。/n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在联络通道地面的泵房待开挖区域打降水井,降水井的井底低于泵房底板的标高;
步骤二、在降水井内下入过滤筒,过滤筒用于过滤渗透水中的杂质以避免堵塞水泵;步骤三、在过滤筒内置入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用于将降水井内的积水引至降水井外;
步骤四、开挖泵房基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水井内下入的过滤筒的上端标高与联络通道地面的标高一致,过滤筒上的过滤孔位于泵房底板的标高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水井的井底位于隧道联络通道的注浆加固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挖泵房基坑前,通过水泵抽水使降水井内的水位降至泵房底板的标高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隧道联络通道内的泵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混凝土浇筑泵房底板的时,不浇筑降水井的井口位置,继续使用水泵排水进行降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高笑娟马建军王超圣井景凤周立波康跃进雷居强王满付燎原吴婷婷刘家宇周胜男付敬卓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