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畅专利>正文

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89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车库门口的安装槽中,水流入安装槽通过浮力使挡板上升进而阻挡水流入车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地下车库的防洪能力,减小因雨水倒灌而造成的财产损失。

Automatic lifting flood dike for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库防洪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车辆使用不断普及,车库的需求量也相应的增加。在用地紧张的城区,为了减少车库占用的路面面积,因此将车库多设置在地下,形成了地下车库。由于地下车库的入库通常低于路面,当遇到强降雨、洪水等情况,雨水会倒灌进入车库,雨水量超过地下车库的排水能力则会导致大量的车辆被淹,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目前防洪手段比较简单,采用沙袋、挡板等手段,但沙袋在防洪时存在准备时间长、重量大、实施困难、容易发生渗水、垮塌等问题。因此,上述防洪手段无法及时地、有效地发挥防洪作用。另外,强降雨、洪水等均是不定时到来,上述防洪手段均是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无法24小时防洪导致防洪效果更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以提高地下车库的防洪能力,减小因雨水倒灌而造成的财产损失。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车库门口的安装槽中,水流入安装槽通过浮力使挡板上升进而阻挡水流入车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安装槽是横向设置在安装槽的门口处于,挡板和安装槽的高度相同,挡板的上表面与车库门口的地面相平,因此挡板的设置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当雨水进入安装槽后,挡板通过浮力沿着上升,其上升的高度与安装槽中水位的高度成正比。随着雨水不断流入安装槽,挡板不断上升,最高上升至将车库门口全部挡住,从而避免了雨水从车库门口进入车库,提高地下车库的防洪能力,减小因雨水倒灌而造成的财产损失。优选地,所述挡板的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密度。挡板的材料选用密度比水密度小的,例如强度大的塑料。优选地,所述挡板中空。挡板也可以选用密度大于水的金属材质,但是需要设置中空内腔的方式以增大浮力。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形状与所述安装槽适配且均为矩形体,挡板的两个短边侧面均设有与车库门口两边侧壁的导向槽对应的导向条。安装槽的两边以及车库门口两边侧壁均设有导向槽,挡板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导向条沿着导向槽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对挡板进行导向。优选地,所述挡板包括多个矩形单体,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矩形单体之间均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连接。优选地,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矩形单体之间通过粘胶连接、螺栓连接、卡扣连接或者销钉连接。由于不同车库门口的宽度不同,本设备通过矩形单体可拆分的方式连接,使得挡板的长度可以根据车库门口的长度进行相适应地设置,从而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车库。优选地,两个所述导向条中的其中一个导向条连接于位于一侧的矩形单体的侧面,另外一个导向条连接于位于另外一侧的矩形单体的侧面。优选地,每个所述矩形单体的上端均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往下延伸进而在矩形单体的内部形成内腔。挡板朝向车库外侧的侧面与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具有较大的缝隙,水流从该缝隙流入安装槽中。如果水流较大,则雨水从溢流孔中进入安装槽的内腔,内腔成为一个临时储水室,避免雨水从挡板上端越过进入车库。优选地,每个所述矩形单体的侧面均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通孔,并且每相邻的两个矩形单体的相邻两个侧面的上通孔均相对,进而所有的矩形单体的内腔均与安装槽连通。内腔中的水从通孔再流入安装槽中,避免雨水增加挡板的整体重量,影响挡板上升的速度。优选地,每个所述矩形单体的内腔均位于上部,每个矩形单体的通孔均设有两个并且两个通孔并排设于内腔的底部。内腔位于矩形单体的上部,而下部可以设置成中空的结构以提升整体浮力,加快上升速度。而通孔设置在底部是为了尽可能地将内腔中的水排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矩形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图5中D-D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位于挡板中间的矩形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位于挡板两侧的矩形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中挡板安装于车库门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挡板1、安装槽2、矩形单体3、销钉4、销孔5、导向槽6、导向条7、溢流孔8、内腔9、通孔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包括挡板1,所述挡板1安装于车库门口的安装槽2中。挡板1和安装槽2的形状均为矩形体,图中A方向为前方,B方向为后方,C方向为长度方向。安装槽2横向设置在车库门口的地面,并且挡板1安装槽2的和安装槽2的高度相同,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挡板1的上表面与车库门口的地面相平,因此挡板1的设置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即不会出现车辆颠簸的情况。如图3至图6所示,由于不同车库门口的长度不同,为了使不同长度的车库,本设备中的挡板1包括多个矩形单体3,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矩形单体3之间均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连接。根据车库长度选择矩形单体3的具体数量而确定挡板1的长度。而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矩形单体3之间通过粘胶连接、螺栓连接、卡扣连接或者销钉4连接,但不仅限于这几种方式。本实施例以销钉4连接方式为例,在每个矩形单体3的其中一个短边侧面的设置多个销钉4以及另外一个短边侧面的设置与多个销钉4一一对应的销孔5。每相邻的两个矩形单体3的相邻两个侧面则通过销钉4插入销孔5的方式进行连接,依次方法依次将多个矩形单体3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挡板1整体。由于本设备是通过浮力进行升降,依靠挡板1对车库门口进行密封,为了避免出现漏水的问题,本实施例对安装槽2和挡板1的结构进行以下优化:如图2、图5至图10所示,安装槽2的短边两侧面设有沿着竖直方向的导向槽6,导向槽6继续往上延伸,从而在车库门口两边侧壁上形成对应的导向槽6,即安装槽2每个侧边的导向槽6与车库门口对应侧边的导向槽6连同,形成一条导向槽6。位于两端的矩形单体3的两个长边方向的侧面设有与两条导向槽6对应的导向条7,并且导向条7的前后宽度与导向槽6的前后宽度均相同,以及挡板1的总长度L1与安装槽2的总长度L2相等,从而使得导向条7卡入导向槽6中,即导向条7与导向槽6之间的缝隙非常小,仅能实现导向条7在导向槽6中上下移动,而水流无法通过该缝隙进入车库。另外,挡板1的后侧面与安装槽2的后侧面贴合,位于导向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车库门口的安装槽中,水流入安装槽通过浮力使挡板上升进而阻挡水流入车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车库门口的安装槽中,水流入安装槽通过浮力使挡板上升进而阻挡水流入车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中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形状与所述安装槽适配且均为矩形体,挡板的两个短边侧面均设有与车库门口两边侧壁的导向槽对应的导向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多个矩形单体,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矩形单体之间均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库的自动升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畅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