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87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板材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及其加工方法,所述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包括包覆层和木塑层,所述木塑层的侧表面均匀等间隙的开设有梯槽,所述梯槽的顶部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梯槽的槽底宽度,且所述包覆层填充至所述梯槽的内部,且所述包覆层的外表面为光滑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木塑层开设的梯槽用于包覆层在共挤时的包覆,可以在使用或搬运此复合板材时,防止包覆层从木塑层表面出现脱落;并且通过插入的防弯金属杆可以防止此复合板材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出现的弯曲现象,并且在切割共挤成型的复合板材时,通过利用模切刀头进行打磨式切割,可以防止在切割时出现的切口损坏现象。

A kind of coextrusion wood plastic composite wallboard with flame retardant effect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加工
,具体为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木塑复合材料是以生物质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热塑性聚合物或其他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环保复合材料。随着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其在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越不断变得广泛,而建筑工程材料对防火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木塑复合材料防火阻燃性能及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木塑复合材料包括有具有阻燃功能的包覆层和添加基材材料的阻燃能力较差的木塑层,但是由于现有的包覆层都是直接挤出贴附在木塑层表面,因此在对此复合材料进行搬运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包覆层出现脱落现象,而且现有的木塑复合材料在高温等环境下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弯曲变形,影响美观。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木塑复合材料包括有具有阻燃功能的包覆层和添加基材材料的阻燃能力较差的木塑层,但是由于现有的包覆层都是直接挤出贴附在木塑层表面,因此在对此复合材料进行搬运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包覆层出现脱落现象,而且现有的木塑复合材料在高温等环境下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弯曲变形,影响美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包括包覆层和木塑层,所述包覆层具有阻燃功能,且所述木塑层的侧表面均匀等间隙的开设有梯槽,所述梯槽的顶部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梯槽的槽底宽度,且所述包覆层填充至所述梯槽的内部,且所述包覆层的外表面为光滑平面。优选的,所述木塑层包括有截面开设的镂空孔。优选的,所述镂空孔的内侧壁插设有防弯金属杆。优选的,所述包覆层按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有陶瓷粉30-60、木料粉5-10、聚乙烯20-40、聚乙烯阻燃/10-30、聚乙烯偶联剂10-13、润滑剂5-15、调色剂1-5和抗氧剂0.5-1.5。优选的,所述木塑层按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有木料粉40-70、高分子聚乙烯20-40和聚乙烯偶联剂10-20。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陶瓷粉碎成直径小于木料粉直径的粉末颗粒;步骤2、将包覆层的原料陶瓷粉、木料粉、聚乙烯阻燃剂、聚乙烯偶联剂、润滑剂、调色剂和抗氧剂按照重量百分比通过混料机进行混合,并将木塑层的原料木料粉、高分子聚乙烯和聚乙烯偶联剂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步骤3、将木塑层的混合原料通过共挤模具挤出,并且再将包覆层的混合原料的挤出颗粒对共挤模具通过独立通道进行挤出铺设;步骤4、将木塑层开出镂空孔,并插入防弯金属杆,最后,再将挤出成型的复合板材通过模切刀头进行分隔。优选的,所述步骤中的共挤模具上设有与梯槽相对应的梯状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木塑层开设的梯槽用于包覆层在共挤时的包覆,可以在使用或搬运此复合板材时,防止包覆层从木塑层表面出现脱落;并且通过插入的防弯金属杆可以防止此复合板材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出现的弯曲现象,并且在切割共挤成型的复合板材时,通过利用模切刀头进行打磨式切割,可以防止在切割时出现的切口损坏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包覆层,2-木塑层,3-梯槽,4-镂空孔,5-防弯金属杆。具体实施方式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包括包覆层1和木塑层2,所述木塑层2的侧表面均匀等间隙的开设有梯槽3,所述梯槽3的顶部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梯槽3的槽底宽度,且所述包覆层1填充至所述梯槽3的内部,且所述包覆层1的外表面为光滑平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具有阻燃特性的包覆层1对木塑层2进行防燃处理时,由于包覆层1和木塑层2是共挤复合合成的,因此,包覆层1很容易从木塑层2表面脱落,因此可以在木塑层2上开设梯槽3,并且在共挤时,将包覆层1对梯槽3进行填充,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在使用此复合木塑材料时,出现的包覆层1脱落现象。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木塑层2包括有截面开设的镂空孔4;通过开设镂空孔4,可以有效的节省木塑层2材料的使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镂空孔4的内侧壁插设有防弯金属杆5;通过插入防弯金属杆5,可以防止此木塑板材在靠近高温等环境下,出现的变弯现象。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包覆层1按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有陶瓷粉30-60、木料粉5-10、聚乙烯20-40、聚乙烯阻燃/10-30、聚乙烯偶联剂10-13、润滑剂5-15、调色剂1-5和抗氧剂0.5-1.5。;通过在包覆层1中添加入陶瓷粉来替代原有的塑料成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此木塑材料的防火性能。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木塑层2按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有木料粉40-70、高分子聚乙烯20-40和聚乙烯偶联剂10-20;通过木料粉、高分子聚乙烯和聚乙烯偶联剂的混合,可以作为木塑层2的基材材料。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陶瓷粉碎成直径小于木料粉直径的粉末颗粒;步骤2、将包覆层1的原料陶瓷粉、木料粉、聚乙烯阻燃剂、聚乙烯偶联剂、润滑剂、调色剂和抗氧剂按照重量百分比通过混料机进行混合,并将木塑层2的原料木料粉、高分子聚乙烯和聚乙烯偶联剂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步骤3、将木塑层2的混合原料通过共挤模具挤出,并且再将包覆层1的混合原料的挤出颗粒对共挤模具通过独立通道进行挤出铺设;步骤4、将木塑层2开出镂空孔4,并插入防弯金属杆5,最后,再将挤出成型的复合板材通过模切刀头进行分隔;将径向大小小于木料粉的陶瓷粉加入至包覆层1中,可以实现在添加陶瓷粉后,包覆层1组份能够更加细腻,从而更好的包覆在木塑层2的表面,提高阻燃效果,并且通过在共挤完成后,通过旋转的模切刀头对带有防弯金属杆5的此复合材料进行分隔,避免了因直接通过侧向压切而导致的切口破损。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步骤3中的共挤模具上设有与梯槽3相对应的梯状块;通过利用梯状块可以在木塑层2挤出时,挤出固定的梯槽3,以便于包覆层1挤出颗粒通过独立通道进入到木塑层2挤出端时,直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包括包覆层(1)和木塑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具有阻燃功能,且所述木塑层(2)的侧表面均匀等间隙的开设有梯槽(3),所述梯槽(3)的顶部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梯槽(3)的槽底宽度,且所述包覆层(1)填充至所述梯槽(3)的内部,且所述包覆层(1)的外表面为光滑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包括包覆层(1)和木塑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具有阻燃功能,且所述木塑层(2)的侧表面均匀等间隙的开设有梯槽(3),所述梯槽(3)的顶部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梯槽(3)的槽底宽度,且所述包覆层(1)填充至所述梯槽(3)的内部,且所述包覆层(1)的外表面为光滑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塑层(2)包括有截面开设的镂空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孔(4)的内侧壁插设有防弯金属杆(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阻燃功效的共挤木塑复合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按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包括有陶瓷粉30-60、木料粉5-10、聚乙烯20-40、聚乙烯阻燃/10-30、聚乙烯偶联剂10-13、润滑剂5-15、调色剂1-5和抗氧剂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华马长城何军李靖易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旭华圣洛迪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