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思安专利>正文

一种蓄热式辐射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86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热式辐射管,辐射管由燃气进气管(3)、排烟气管路(6)、助燃空气管路(7)、四通换向阀(8)、燃烧器(9)组成;其特征是在同一个燃烧器上安装了由3-4个圆周均布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3-4个圆周均布B组柱状蜂窝蓄热体(2),A、B两组蓄热体,沿圆周交叉间隔布置;与B组柱状蓄热体连通是环形通道(4)、与A组柱状蓄热体连通是环形通道(5);助燃空气依次经过助燃空气管路(7)、四通换向阀(8)、环形通道(5)和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后射入P形辐射管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加热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的P型燃气辐射管。
技术介绍
燃气辐射管广泛应用于各类可控气氛炉,辐射管燃烧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自身没有空气预热装置的烧嘴;二、自身有空气预热装置的烧嘴;三、蓄热式烧嘴。目前,采用蓄热式烧嘴的辐射管通常是U型或W型辐射管,有一对燃烧器分别安装在U型或W型辐射管的两端,两个烧嘴的蓄热体交替完成蓄热、放热过程;在放热过程中助燃空气被预热,烧嘴处于燃烧状态;在蓄热过程中烟气加热蓄热体,烧嘴处于熄火状态;两个烧嘴是交替工作、间断燃烧。这样,两个烧嘴与换向装置构成一个蓄热式燃烧系统,由于烧嘴是间断工作,点火装置必须频繁启动;同时,每个烧嘴的燃气进气管路上必须安装能快速响应的切断阀,而且快速切断阀也要频繁工作;因此这样的燃烧系统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还常常因为点火器和快速切断阀的寿命问题而影响燃烧系统的正常工作。目前,P型辐射管多数采用自身预热烧嘴,自身预热烧嘴是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空气预热温度远低于蓄热式换热器,其在节能方面远不如蓄热式换热器的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烧嘴结构的P型燃气辐射管,以解决双烧嘴结构燃烧系统复杂、成本高、及因点火器和快速切断阀的寿命问题而影响燃烧系统的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热式辐射管,辐射管由燃气进气管3、排烟气管路6、助燃空气管路7、四通换向阀8、燃烧器9组成;其特征是在同一个燃烧器上安装了由3-4个圆周均布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3-4个圆周均布B组柱状蜂窝蓄热体2,A、B两组蓄热体,沿圆周交叉间隔布置;与B组柱状蓄热体连通是环形通道4、与A组柱状蓄热体连通是环形通道5。具体的工作原理是,助燃空气依次经过助燃空气管路7、四通换向阀8、环形通道5和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后射入P形辐射管内,助燃空气在流经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时与蓄热体进行热交换,助燃空气被加热,同时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被冷却,燃气由燃气进气管3进入燃烧器并从燃气喷口射入P形辐射管内,燃气与助燃空气在P形辐射管内混合和燃烧,燃烧形成的烟气依次流经B组柱状蜂窝蓄热体2、环形通道4、四通换向阀8和排烟气管路6后排出,烟气在流经B组柱状蜂窝蓄热体时与蓄热体进行热交换,烟气被冷却,同时蓄热体被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四通换向阀的阀芯旋转90度,这时助燃空气依次经过助燃空气管路7、四通换向阀8、环形通道4和B组柱状蜂窝蓄热体2后射入P形辐射管内,同时烟气依次流经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环形通道5、四通换向阀8和排烟气管路6后排出,此时B组柱状蜂窝蓄热体2放热而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吸热。每隔一段时间,四通换向阀就换向一次,这样使两组蓄热体交替完成蓄热和放热过程;实现了单个燃烧器和换向装置构成了蓄热式燃烧系统。本技术所述的蓄热式燃烧技术与目前双燃烧器蓄热燃烧技术相比,具有系统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可靠性高的特点。本技术所述的蓄热式P型辐射管,其本体采用了P型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卷吸部分烟气参与燃烧,更好地实现了低氧燃烧;使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大大降低了NOx的排放;具有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P型辐射管的工作原理简图;1是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3-4个圆周均布);2是B组柱状蜂窝蓄热体,其数量与1相等,与1间隔在圆周上均布;3是燃气进气管;4是与B组柱状蓄热体连通的环形通道;5是与A组柱状蓄热体连通的环形通道;6是排烟气管路;7是助燃空气管路。8是四通换向阀;9是燃烧器;10是辐射管;图2是P型辐射管和四通换向阀装配在一起的外形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蓄热式P型辐射管具体安装要求参见图2,四通阀8有四个接口,四通阀的两个接口与烧嘴的两个进气环相通,而四通阀的另两个接口(参见图1)将分别接通助燃空气管路和烟气管路,四通阀由电动或气动执行器驱动,换向时间在30-120秒。在烧嘴的尾部预留了安装点火装置和火焰监测装置的连接孔,可以配上高压电极点火装置和火焰监测装置。蓄热式P型辐射管可以用作于带钢连续退火炉、真空热处理炉、光亮热处理炉和其它可控气氛炉的加热元件。其使用场合与普通U型、W型燃气辐射管的使用场合是基本一致的。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式辐射管,辐射管由燃气进气管(3)、排烟气管路(6)、助燃空气管路(7)、四通换向阀(8)、燃烧器(9)组成;其特征是在同一个燃烧器上安装了由3-4个圆周均布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3-4个圆周均布B组柱状蜂窝蓄热体(2),A、B两组蓄热体,沿圆周交叉间隔布置;与B组柱状蓄热体连通是环形通道(4)、与A组柱状蓄热体连通是环形通道(5);助燃空气依次经过助燃空气管路(7)、四通换向阀(8)、环形通道(5)和A组柱状蜂窝蓄热体(1)后射入P形辐射管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热式辐射管,主要应用于工业加热领域,如热处理炉和加热炉等。该辐射管包括一个蓄热式燃烧器和P型辐射管本体组成,其中蓄热式烧嘴特征在于同一烧嘴上安装了AB两组蓄热体,每组蓄热体包括多个柱状陶瓷蜂窝蓄热体,两组蓄热体在圆周上均匀交错布置,分别与两个环形通道(4)、(5)相通,四通换向阀的两个相对的接口分别与环形通道(4)、(5)连通。这种由一个燃烧器和一个四通换向阀组成的蓄热式燃烧系统,能在蓄热体交替蓄热和放热过程中,实现烧嘴连续供热。辐射管本体采用P型结构,可以卷吸部分烟气参混燃烧,实现低氧燃烧,使温度场更均匀,同时大大降低了NO文档编号F23D14/46GK2694117SQ03264608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杨思安, 张欣欣 申请人:杨思安, 张欣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安张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杨思安张欣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