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绝缘控制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83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线绝缘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包括操作杆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套设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所述控制部包括连接部和第一操作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操作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操作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操作部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钩形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部用于操作引线至绝缘安全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线绝缘控制杆可以通过第一操作部操作引线至绝缘安全距离,从而增大带电作业人员对带电体的净空距离,解决带电作业过程中隔离开关下桩头引线的摆动的问题。

A lead insulated control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线绝缘控制杆
本技术涉及电气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引线绝缘控制杆。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供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隔离开关拉开后,因为人为原因或者起风等因素会造成隔离开关下桩头引线的摆动,从而引起引线的相间短路或者对地短路,进而引起检修事故,轻则设备烧坏,重则引起人身事故,因此需要解决带电作业过程中隔离开关下桩头引线的摆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引线绝缘控制杆,用于增大带电作业人员对带电体的净空距离,解决带电作业过程中隔离开关下桩头引线的摆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引线绝缘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包括操作杆4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所述控制部包括连接部1和第一操作部2,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第一操作部2沿所述连接部1的径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钩形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用于操作引线至绝缘安全距离。可选的,所述操作杆4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可选的,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操作部3,所述第二操作部3套设在所述连接部1上、靠近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所述第二操作部3还包括第二钩形操作端,所述第二操作部3用于将引线间的绝缘距离操作至绝缘安全距离。可选的,所述第一钩形操作端与所述第二钩形操作端相对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部2沿所述连接部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操作部3沿所述连接部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距离。可选的,所述连接部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贯穿螺纹12,所述第一操作部2通过所述贯穿螺纹12套设在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贯穿螺纹12还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操作部2与所述第二操作部3之间的轴向距离。可选的,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通过连接螺纹11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的引线绝缘控制杆可以通过第一操作部操作引线至绝缘安全距离,从而增大带电作业人员对带电体的净空距离,解决带电作业过程中隔离开关下桩头引线的摆动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引线绝缘控制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引线绝缘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包括操作杆4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所述控制部包括连接部1和第一操作部2,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第一操作部2沿所述连接部1的径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钩形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用于操作引线至绝缘安全距离。本技术的引线绝缘控制杆可以通过第一操作部2操作引线至绝缘安全距离,从而增大带电作业人员对带电体的净空距离,解决带电作业过程中隔离开关下桩头引线的摆动的问题。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操作员手持操作杆4通过第一操作部2的第一钩形操作端将引线牵引至绝缘安全距离即可,从而能够很好的防止引线的摆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第二操作部3,所述第二操作部3套设在所述连接部1上、靠近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所述第二操作部3还包括第二钩形操作端,所述第二操作部3用于将引线间的绝缘距离操作至绝缘安全距离。可选的,所述第一钩形操作端与所述第二钩形操作端相对设置。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第二操作部3的第二钩形操作端,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前述第一操作部2的第一钩形操作端操作钩住一根引线,第二操作部3的第二钩形操作端钩住另外一根导线,从而对两根导线实现位置的控制。同时第一钩形操作端与第二钩形操作端相对设置能够进一步放置两根引线的位置摆动,便于作业人员在另外一相上的带电作业。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4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对于其他部件,例如第一操作部2和第二操作部3可以根据机械强度、制造成本以及耐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来进行选材。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部2沿所述连接部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操作部3沿所述连接部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距离。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第一钩形操作端的径向距离大于第二钩形操作端的径向距离,本实施例中长短钩的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进一步加大所操作的两根引线之间的绝缘安全距离。可选的,所述连接部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贯穿螺纹12,所述第一操作部2通过所述贯穿螺纹12套设在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贯穿螺纹12还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操作部2与所述第二操作部3之间的轴向距离。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贯穿螺纹12的方案的目的在于可以将第一操作部2套设在连接部1上,而第二操作部3相比第一操作部2更为靠近操作杆4,第二操作部3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可以不用螺纹设计,直接套设即可,保证不转动,而贯穿螺纹12可以将第一操作部2套设于连接部1上,同时由于贯穿螺纹12长度较长,因此还可以用于调节第一操作部2与所述第二操作部3之间的轴向距离,便于不同类型的引线的操作。可选的,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通过连接螺纹11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上。连接螺纹11用于固定操作杆4与连接部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绝缘控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包括操作杆(4)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n所述控制部包括连接部(1)和第一操作部(2),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第一操作部(2)沿所述连接部(1)的径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钩形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用于操作引线至绝缘安全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绝缘控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包括操作杆(4)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
所述控制部包括连接部(1)和第一操作部(2),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第一操作部(2)沿所述连接部(1)的径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操作部(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钩形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部(2)用于操作引线至绝缘安全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绝缘控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4)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绝缘控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操作部(3),所述第二操作部(3)套设在所述连接部(1)上、靠近所述操作杆(4)的一端,所述第二操作部(3)还包括第二钩形操作端,所述第二操作部(3)用于将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圣彬陈渝平张毅张亮向洪魏进福曾爱澎刘庆王磊田欢蒋锐罗乐毅陈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