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提针单元、电磁提针单元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73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提针单元、电磁提针单元组合件,包括基板、电磁体、二滑动勾及二挠性簧片分别定位固定装在基板上,二滑动勾分别包括杆体部、勾体部,二勾体部头端分别有挂勾头,二勾体部底面分别形成承推面,二杆体部分别竖直滑动装在基板上,二挂勾头相互对应,伸至勾体部滑道中且借助于限位体抵靠的各挠性簧片开有挂孔以及朝电磁体折弯成的折弯曲面;各滑动勾的挂勾头、勾体部分别具有可刚性抵触挠性簧片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二曲面较第一曲面更偏离勾体部轴线;勾体部的背滑面与勾体部滑道的侧内壁呈竖直面滑配。本单元耐用性好且动作可靠性高,由本单元和二端盖板固定成的组合件密封要求低、免滑滑且纵向尺寸小。

Electromagnetic pick-up unit and electromagnetic pick-up unit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jacqu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提针单元、电磁提针单元组合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提针单元、电磁提针单元组合件,属于电子提花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电子提花机所用提针组件,其提综原理及结构方式普遍为如图8、9、10所示,通过电磁铁2的放磁与断磁,对摆动钩的上端进行吸合与脱离吸合,产生摆动钩的往复摆动,从而实现摆动钩下端对滑动勾的钩接固定与释放钩接。提针组件的各提针单元的装配如下:电磁铁2、压簧K’、压簧K、固定座91与导绳座90等均安装于幅板1上;摆动钩3’和3分别旋转式安装于幅板1的支点轴10’和10上;滑动勾4’和4分别曲线滑移式安装于幅板1的曲线滑道II13’和13上;滑轮组8安装于幅板1开设的长滑孔15上;上滑绳7绕过滑轮组8的上滑轮且两端分别与滑动勾4’和4连接,下滑绳9绕过滑轮组8的下滑轮且下滑绳9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91上,而下滑绳9的另一端穿过导绳座90并通过其接头92与织造用通丝连接。其中,摆动钩3’的上端内侧面31’可作为电磁铁2的吸头21’吸合所用,且该上端内侧面31’加工有供压簧K’安装用的卡脚32’,同样地摆动钩3的上端内侧面31可作为电磁铁2的吸头21吸合所用,且该上端内侧面31加工有供压簧K安装用的卡脚32;摆动钩3’的枢接部分别具有轴孔30’和凸弧形接触面300’,凸弧形接触面300’与电磁铁2的接触脚22’相触,同样地摆动钩3的枢接部分别具有轴孔30和凸弧形接触面300,凸弧形接触面300与电磁铁2的接触脚22相触;滑动勾4’和4分别具有助推片41’、41。电子提花机运行过程中,提刀N’和N由于机械驱动实行相互交替上下运动。当不要求提刀驱动滑动勾上下运动时,如图9中摆动钩3’状态:电磁铁2断电不产生磁吸力时,在压簧K’的预弹力作用下,摆动钩3’绕支点轴10’旋转至其上端外侧面与幅板1侧面紧靠,则摆动钩3’其上端内侧面31’与电磁铁2处于分离状态,摆动钩3’的下端钩部与已进入曲线滑移槽I12’的滑动勾4’其上端勾部钩牢,这样滑动勾4’处于钩挂状态,与提刀N’处于分离状态。当要求提刀驱动滑动勾上下运动时,如图9中摆动钩3状态:电磁铁2通电产生磁吸力时,同时,提刀N运行至与滑动勾4接触后继续向上运行3~5mm(此时滑动勾4的上端勾部已进入曲线滑移槽I12),由滑动勾4的助推片41继续推动摆动钩3的下端钩部(如图10所示),使滑动勾4上端勾部与摆动钩3的下端钩部纵向脱离,且在电磁铁2磁吸力的共同作用下屈服压簧K,摆动钩3绕支点轴10旋转,则摆动钩3的上端内侧面31与电磁铁2处于吸合状态,使滑动勾4的上端勾部与摆动钩3下端钩部横向脱离,这时滑动勾4处于自由状态且挂吊于提刀N上,并随提刀N上下往复运动。综上分析可见,此原理及结构均较为复杂,比如上述摆动钩形状曲折多变、上述滑动勾的助推片复杂,导致制造困难,以及摆动钩与上述压簧配合安装低效费时,且具有如下技术不足:上述提针组件内部多个活动处(比如上述支点轴、上述助推片等)均需手工涂抹油脂润滑,当润滑脂沾上飞花等杂物后影响润滑效果,因此提针组件密封性要求高,并且高速高温低散热工况下致使支点轴仍较易磨损。提针组件高速运行时,上述电磁铁对散热要求较高,否则电磁铁易坏损,存在散热与密封难以兼顾的二难矛盾。上述吸头与摆动钩其上端内侧面的吸合方式,二者属于刚性、高频率敲击式吸合,易产生击打性磨损,磨损后则导致因摆动钩未被有效吸合而出现织造面料病疵。高频率工况下滑动勾的助推片易产生疲劳性断裂:滑动勾在勾接、脱离勾接动作时其助推片均高频“受迫”变形,疲劳损伤后加速助推片弹性变弱,甚至发生断裂,因此助推片通常为“薄弱结构部”,生产实践还发现:助推片低温下导致弹性衰减,影响其正常动作性能,比如冬令停机半天以上再开机运行,因助推片弹性弱而导致织物“多起”织疵(未正常交织)大面积发生。整个提针组件纵向尺寸较大(前后梭口视角看),相应地导致确定针数规格的提花机纵向尺寸大,不利于大针数、超大针数的提花机制造,影响整机空间的有效利用:压簧占据安装提针组件的纵向空间、滑动勾曲线滑移式安装、钩-勾接合结构导致摆动钩的摆动大动作所需空间、摆动钩需增设供压簧安装的卡脚、摆动钩需开设轴孔及凸弧形接触面,这些结构均大量占据提针组件的实际综合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提针单元、电磁提针单元组合件,电磁提针单元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耐用性好且动作可靠性高,电磁提针单元组合件密封要求低且纵向尺寸小。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提针单元,包括基板、固定在基板上的电磁体和二滑动勾,二滑动勾分别包括杆体部、勾体部,二勾体部的头端分别形成挂勾头,二勾体部的底面分别供交替上下运动的提刀推动用的承推面,二杆体部分别竖直地滑动安装在基板上,且二挂勾头相互对应,其改进点在于:还包括布置在电磁体二侧的挠性簧片分别定位地固定安装在基板上,所述挠性簧片沿基板长度方向延伸,并各自伸至设于该基板对应的勾体部滑道中,二挠性簧片分别借助于分设在基板上对应的限位体抵靠,每一限位体位于导磁体的外侧并在对应挠性簧片的移动路径上,伸进勾体部滑道中的各挠性簧片开有挂孔以及折弯方向朝向电磁体的折弯曲面;各滑动勾的挂勾头、勾体部分别具有可刚性抵触作用于对应挠性簧片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二曲面较第一曲面更偏离勾体部的轴线;每个滑动勾的勾体部可移动至相应勾体部滑道中,且勾体部的背滑面与勾体部滑道的侧壁呈竖直面滑动配合。上述折弯曲面仅成形于挠性簧片的底部,上述挂孔位于折弯曲面之上且二者相邻。为利于勾体部在进/出勾体部滑道时,稳定地加载/卸载作用于挠性簧片,上述折弯曲面未贯穿出勾体部滑道。上述各挠性簧片在其上部分别设置定位孔、紧固用孔,上述基板在其上部形成有定位部、螺孔,各挠性簧片通过定位孔安装在定位部上,且通过紧固件与基板固定。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挠性簧片的固定精度高,不但提高其工位精度,而且相比于公知枢转式摆动钩而言,显著节省了安装空间、移动空间。上述电磁体的吸合面位于电磁体底部的二侧,各吸合面分别面朝一限位体,各限位体凸设在基板相应侧内壁。上述杆体部呈竖直状,具有宽度及厚度均不同的二部分,使杆体部的横截面呈卧置的凸字状的导向滑杆式结构,杆体部与勾体部之间过渡形成竖直导向槽,上述基板上设有与杆体部、竖直导向槽分别适配的竖直滑道、竖直导轨,滑动勾以部分架空地滑动安装在基板。采用部分架空滑移式安装的滑动勾,可降低其行程阻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提针单元组合件,该组合件包括八个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磁提针单元,八个电磁提针单元依次并排设置并连接,二侧分别固定有端盖板。本专利技术采用定位且固定式挠性簧片与处于竖直移动状态的滑动勾相互作用,在尺寸精度可控、形状可简的挠性簧片上便利地加工挂孔、折弯曲面,滑动勾易于加工有第一、第二曲面。其中,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用于刚性加载抵触挠性簧片致动,第一曲面设计可使得移动行程路径处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提针单元,包括基板、固定在基板上的电磁体和二滑动勾,二滑动勾分别包括杆体部、勾体部,二勾体部的头端分别形成挂勾头,二勾体部的底面分别供交替上下运动的提刀推动用的承推面,二杆体部分别竖直地滑动安装在基板上,且二挂勾头相互对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电磁体二侧的挠性簧片分别定位地固定安装在基板上,所述挠性簧片沿基板长度方向延伸,并各自伸至设于该基板对应的勾体部滑道中,二挠性簧片分别借助于分设在基板上对应的限位体抵靠,每一限位体位于导磁体的外侧并在对应挠性簧片的移动路径上,伸进勾体部滑道中的各挠性簧片开有挂孔以及折弯方向朝向电磁体的折弯曲面;各滑动勾的挂勾头、勾体部分别具有可刚性抵触作用于对应挠性簧片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二曲面较第一曲面更偏离勾体部的轴线;每个滑动勾的勾体部可移动至相应勾体部滑道中,且勾体部的背滑面与勾体部滑道的侧壁呈竖直面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提针单元,包括基板、固定在基板上的电磁体和二滑动勾,二滑动勾分别包括杆体部、勾体部,二勾体部的头端分别形成挂勾头,二勾体部的底面分别供交替上下运动的提刀推动用的承推面,二杆体部分别竖直地滑动安装在基板上,且二挂勾头相互对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电磁体二侧的挠性簧片分别定位地固定安装在基板上,所述挠性簧片沿基板长度方向延伸,并各自伸至设于该基板对应的勾体部滑道中,二挠性簧片分别借助于分设在基板上对应的限位体抵靠,每一限位体位于导磁体的外侧并在对应挠性簧片的移动路径上,伸进勾体部滑道中的各挠性簧片开有挂孔以及折弯方向朝向电磁体的折弯曲面;各滑动勾的挂勾头、勾体部分别具有可刚性抵触作用于对应挠性簧片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二曲面较第一曲面更偏离勾体部的轴线;每个滑动勾的勾体部可移动至相应勾体部滑道中,且勾体部的背滑面与勾体部滑道的侧壁呈竖直面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提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曲面仅成形于挠性簧片的底部,所述挂孔位于折弯曲面之上且二者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波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佳宝纺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