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930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炉和防水炉,干燥炉和防水炉同一侧均设有供保温板进出的门,干燥炉包括带有容腔的第一炉体、设置于第一炉体外部的进气通道、固定连接于第一炉体且内置于第一炉体的干燥架体、开设于第一炉体炉壁内且对干燥架体的底面和侧面加热的第一加热通道,防水炉包括带有容腔的第二炉体、设置于第二炉体外部的出气通道、固定连接于第二炉体且内置于第二炉体的防水架体、开设于第二炉体炉壁内且对防水架体的底面和侧面加热的第二加热通道,进气通道、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和出气通道依次连通,具有充分利用烘干工序中残留的热量对保温板进行加热防水处理、提高热能的利用率的优点。

A drying system of aluminum silicate insulat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干
,尤其涉及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硅酸铝保温型材料是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该产品由优质天然矿物质硅酸铝组成,添加化学添加剂和高温粘接剂,经过制浆、入模、定型、烘干防水、包装成品等工艺制造而成。本产品是集封闭微孔结构与网状纤维结构为一体的优质高效保温材料。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可长期使用,不易老化,不变质,无毒无味,保温性能长期不减,具有体轻导热系数小、隔热、隔冷、防震、吸音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船舶、纺织、医药、交通、热电、建筑等行业中。与其它保温材料相比,具有体轻,施工方便,可任意裁剪,依型包托,不污染环境,不刺激皮肤,施工无损耗等特点。在制备硅酸铝保温板过程中,保温材料经过定型工序,形成保温板进入烘干工序和防水工序。烘干工序中先把保温板放入干燥炉内的干燥架体上,对残留在保温板中的水分进行烘干,然后拿出保温板添加防水剂再进入防水工序放入防水炉进行加热防水处理。现有技术中的烘干工序和防水工序各自独立进行,消耗大量的热能量,热能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具有充分利用烘干工序中残留的热量对保温板进行加热防水处理、提高热能的利用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炉和防水炉,干燥炉和防水炉同一侧均设有供保温板进出的门,所述干燥炉包括第一炉体、设置于第一炉体外部的进气通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炉体且内置于第一炉体的干燥架体、开设于第一炉体炉壁内且对干燥架体的底面和侧面加热的第一加热通道,所述防水炉包括第二炉体、设置于第二炉体外部的出气通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炉体且内置于第二炉体的防水架体、开设于第二炉体炉壁内且对防水架体的底面和侧面加热的第二加热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和出气通道依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气体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干燥炉内的第一加热通道,高温气体传递的热量通过第一加热通道对干燥架体的底面和侧面同时进行加热烘干,提高烘干保温板的均匀度,使得残留在保温板内部的水分更加快速地蒸发,提高烘干效率,同时,含有余量热量的气体进入防水炉内部的第二加热管道,对防水架体的底面和侧面同时进行加热,增加防水剂的渗透效果,通过干燥炉与防水炉之间的加热管道互相连通设置,充分利用烘干工序中残留的部分热量对防水工序进行加热防水处理,提高热能量的利用率,相对减少热能量的消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热通道包括开设于第一炉体底部炉壁内且连通于所述进气通道的两组第一卧式通道和开设于第一炉体侧面炉壁内且连通于所述第一卧式通道的第一立式通道,两组第一立式通道分别位于与门所在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第一卧式通道铺设于第一炉体的底部炉壁内,高温气体通入两组第一卧式通道,使其传递的热量辐射于干燥架体的底部,从而对干燥架体的保温板从下到上烘干,两组第一立式通道分布于与门相邻的两个侧面,同时对干燥架体进行烘干,加速保温板内部水分的蒸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一卧式通道和两组第一立式通道分别沿第一炉体底面宽度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高温气体进入第一加热管道辐射出的热量相对均匀地分布于干燥架体的底部以及侧面,提高烘干保温板的均匀度,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热管道还包括横向穿设于干燥炉内部、防水炉内部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位于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的下部,主通道连接通第二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卧式通道包括纵向开设于第一炉体底部炉壁内且连通于进气通道侧壁的通道一和横向连通于通道一的侧壁的通道二,所述通道一位于干燥架体的下方,所述第一立式通道包括纵向开设于第一炉体侧面的通道三和通道四,所述通道四位于通道三的上方,所述通道二、通道三、通道四和主通道依次相互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通道一铺设于干燥炉的底部炉壁内,使热量均匀分布于干燥架体的底部,通道三、通道四分布于干燥炉的侧面,通道三、通道四呈上下分布,使得热量均匀分布于干燥架体的侧面,实现对干燥架体不同高度位置的相对均匀烘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炉体与第二炉体之间纵向开设有通道五,所述通道五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气通道和主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气体一部分从通道五进入主通道,从主通道直接进入第二加热通道,加快防水炉内对添加了防水剂的保温板烘干速度,提高防水剂的渗透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加热通道包括开设于第二炉体底部炉壁内的两组第二卧式通道、开设于第二炉体侧面炉壁内且连通于所述第二卧式通道的第二立式通道,所述两组第二立式通道分别位于第二炉体与门所在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第二卧式通道铺设于第二炉体的底部炉壁内,气体通入两组第二卧式通道,使其传递的热量辐射于防水架体的底部,从而对防水架体的保温板从下到上烘干,两组第二立式通道分布于与门相邻的两个侧面,同时对防水架体进行烘干,提高防水剂的渗透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二卧式通道和两组第二立式通道分别沿第二炉体底面宽度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气体进入第二加热管道辐射出的热量相对均匀地分布于防水架体的底部以及侧面,提高烘干保温板的均匀度,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卧式通道包括纵向开设于第二炉体底部炉壁内且连通于主通道的通道六和横向连通于所述通道六侧壁的通道七,所述通道六位于所述防水架体的下方,所述第二立式通道包括纵向开设于第二炉体侧面的通道八和通道九,所述通道九位于通道八的上方,所述第二炉体与门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两端连通于通道九的通道十,所述通道十的中部连通于出气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通道六铺设于防水炉的底部炉壁内,使热量均匀分布于防水架体的底部,通道八、通道九分布于防水炉的侧面,通道八、通道九呈上下分布,使得热量均匀分布于防水架体的侧面,实现对防水架体不同高度位置的相对均匀烘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的外部均覆盖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炉体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增加烘干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于干燥炉内的第一加热通道,对干燥架体的底面和侧面同时进行加热烘干,提高烘干保温板的均匀度,使得残留在保温板内部的水分更加快速地蒸发,提高烘干效率,同时,含有余量热量的气体进入设置于防水炉内部的第二加热管道,对防水架体的底面和侧面同时进行加热,增加防水剂的渗透效果,通过干燥炉与防水炉之间的加热管道互相连通设置,充分利用烘干工序中残留的部分热量对防水工序进行加热防水处理,提高热能量的利用率,相对减少热能量的消耗。2、通过两组通道一铺设于干燥炉的底部炉壁内,使热量均匀分布于干燥架体的底部,通道三、通道四呈上下分布设置,使得热量均匀分布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炉(1)和防水炉(2),干燥炉(1)和防水炉(2)同一侧均设有供保温板进出的门(3),其特征是:所述干燥炉(1)包括带有容腔的第一炉体(11)、设置于第一炉体(11)外部的进气通道(12)、内置于第一炉体(11)的干燥架体(13)、开设于第一炉体(11)炉壁内且对干燥架体(13)的底面和侧面加热的第一加热通道(4),所述防水炉(2)包括带有容腔的第二炉体(21)、设置于第二炉体(21)外部的出气通道(22)、内置于第二炉体(21)的防水架体(23)、开设于第二炉体(21)炉壁内且对防水架体(23)的底面和侧面加热的第二加热通道(5),所述进气通道(12)、第一加热通道(4)、第二加热通道(5)和出气通道(22)依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炉(1)和防水炉(2),干燥炉(1)和防水炉(2)同一侧均设有供保温板进出的门(3),其特征是:所述干燥炉(1)包括带有容腔的第一炉体(11)、设置于第一炉体(11)外部的进气通道(12)、内置于第一炉体(11)的干燥架体(13)、开设于第一炉体(11)炉壁内且对干燥架体(13)的底面和侧面加热的第一加热通道(4),所述防水炉(2)包括带有容腔的第二炉体(21)、设置于第二炉体(21)外部的出气通道(22)、内置于第二炉体(21)的防水架体(23)、开设于第二炉体(21)炉壁内且对防水架体(23)的底面和侧面加热的第二加热通道(5),所述进气通道(12)、第一加热通道(4)、第二加热通道(5)和出气通道(22)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热通道(4)包括开设于第一炉体(11)底部炉壁内且连通于所述进气通道(12)的两组第一卧式通道(41)和开设于第一炉体(11)侧面炉壁内且连通于所述第一卧式通道(41)的第一立式通道(42),两组第一立式通道(42)分别位于与门(3)所在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酸铝保温板干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热管道还包括横向穿设于干燥炉(1)底部炉壁内、防水炉(2)底部炉壁内的主通道(43),主通道(43)连接通第二加热通道(5),所述第一卧式通道(41)包括纵向开设于第一炉体(11)底部炉壁内且连通于进气通道(12)侧壁的通道一(411)和横向连通于通道一(411)的侧壁的通道二(412),所述通道一(411)位于干燥架体(13)的下方,所述第一立式通道(42)包括纵向开设于第一炉体(11)侧面的通道三(421)和通道四(422),通道四(422)位于通道三(421)的上方,所述通道二(412)、通道三(421)、通道四(422)和主通道(43)依次相互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明李慧琳母宣贻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福源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