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28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结构及空调器,所述防撞结构,应用于蒸发器,所述防撞结构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防撞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蒸发器,在蒸发器上设置防撞结构,可保护蒸发器上的翅片不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变形,从而保证蒸发器的换热性能。

Anti collision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结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撞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内的蒸发器起到了对空气换热的作用,具体为实现室内空气的制冷或制热,蒸发器包括换热管和换热片(也称翅片),换热片包裹在换热管外,换热片有助于蒸发器快速换热。但现有技术中,蒸发器的翅片受力极易变形,导致如果搬运、拆装过程中翅片严重变形,将会影响空调器的进出风量和风速,降低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使空调器制冷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蒸发器的翅片受力极易变形。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防撞结构,应用于蒸发器,所述防撞结构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在蒸发器上设置防撞结构,可保护蒸发器上的翅片不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变形,从而保证蒸发器的换热性能;蒸发器的底部设置防护板,有助于防止蒸发器上的翅片直接与底座抵接,进而避免蒸发器安装时破坏翅片的外形。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为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橡胶件、塑料件或泡沫。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有助于减弱装配、运输和维修过程中的冲击力,从而防止蒸发器上的翅片发生变形。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为中空结构,用于包裹所述蒸发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将防护板设置成中空结构,用于防止蒸发器在拆卸时碰坏翅片。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为实心结构,用于支撑所述蒸发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将防护板设置成实心结构,用于替换部分无作用铜管,节省了材料。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上设有限位结构,在安装所述蒸发器时,所述限位结构用于与空调底座的水槽相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蒸发器在装配、运输和维修过程中不会与底座发生相对位移,保证了蒸发器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和/或限位凸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限位结构简单,且安装稳定性好。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结构包括防撞网,所述防撞网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外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使得过风量大的翅片受到了防撞保护,以保证蒸发器的出风量,从而保证换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网包括多根相互交错的防撞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防撞杆能起到抵抗外力的作用,从而保护蒸发器上的翅片不发生变形,保证了蒸发器的通风量。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网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形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有助于有效的保护蒸发器的中部位置的翅片。进一步的,所述形状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弧形或梯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结构简单,能有效的保护蒸发器的中部位置的翅片。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结构包括防撞条,所述防撞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边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避免大物件直接与蒸发器上的翅片直接接触,从而避免翅片发生变形,保证蒸发器的换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包括多个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翅片,所述翅片为铜质翅片或铜铝合金翅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防撞结构,翅片材质采用全铜质或铜铝合金,不仅热交换效率比铝质翅片得以提高,且强度比铝质翅片好,不易变形,不易氧化,从而保证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其次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防撞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与上述防撞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还包括相互可拆分连接的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空调器拆装时,所述防撞结构用于保护翅片不变形或不划伤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为了便于空调器的清洗,将上底座和下底座分体设置,在蒸发器上设置防撞结构有助于保护翅片不变形或不划伤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爆炸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撞结构的结构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撞结构的结构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爆炸图二。附图标记说明:701-蒸发器,702-防护板,703-限位结构,704-防撞网,705-防撞杆,706-防撞条,707-中蒸发器,708-下蒸发器,709-下蒸发器,710-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现有技术中,蒸发器的换热是通过换热管和翅片实现的,由多片翅片间隔套设在换热管外以传导换热管的热量,设置翅片是为了增加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以便实现快速换热。另外,由于空调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蒸发器上下两侧,室内风从进风口进入,流经蒸发器后,再从出风口流出,因此蒸发器上的翅片间隔设置是为了给室内风过风,使得室内风能充分与翅片接触,且能顺利通过蒸发器,其中翅片间相互间隔的空间也直接影响空调器的出风量。但是现有的蒸发器一般采用扁平的翅片,这种翅片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是结构强度较差,容易在安装、运输及使用中变形,翅片受外力而发生位移而导致翅片整形效果变差,从而导致换热效率变低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结构,如图2所示,应用于蒸发器701,蒸发器701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翅片,蒸发器701上设有防撞结构。其中,该防撞结构可设置在能防止翅片被撞的位置,也可设置在翅片易变形的位置;防撞结构可与蒸发器上的翅片直接接触,此时防撞结构最好采用弹性材质的材料,以避免防撞结构本身对翅片造成挤压变形;防撞结构也可设置在翅片外,且不与翅片直接接触,确保防撞结构本身不会对翅片的外形造成影响。本技术中的蒸发器,在蒸发器701上设置防撞结构,可保护蒸发器701上的翅片不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变形,从而保证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如图1所示,蒸发器701包括中蒸发器707、下蒸发器708和下蒸发器709,中蒸发器707、下蒸发器708和下蒸发器709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防撞结构,本实施例中,中蒸发器707上的防撞结构由上蒸发器709和/或下蒸发器708上延伸形成,具体根据空调器的内部空间结构进行设计。其中,中蒸发器707、下蒸发器708和下蒸发器709相互间成一定角度依次连接,形成一开口,该开口正对空调器的出风口,设计成三折蒸发器有助于增大蒸发器的散热面积,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防撞结构包括防护板702,防护板702设置在蒸发器701的底部。当蒸发器701安装在底座710上时,蒸发器701上的下蒸发器708会与底座710抵接,因此下蒸发器708的底部是受力最大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变形的地方。因此在下蒸发器708与底座710之间设置该防护板702,有助于防止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结构,应用于蒸发器(70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包括防护板(702),所述防护板(702)设置在所述蒸发器(701)的底部,所述防护板(702)为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橡胶件、塑料件或泡沫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结构,应用于蒸发器(70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包括防护板(702),所述防护板(702)设置在所述蒸发器(701)的底部,所述防护板(702)为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橡胶件、塑料件或泡沫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702)为中空结构,用于包裹所述蒸发器(7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702)为实心结构,用于支撑所述蒸发器(7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702)上设有限位结构(703),在安装所述蒸发器(701)时,所述限位结构(703)用于与空调底座的水槽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703)包括限位槽和/或限位凸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包括防撞网(704),所述防撞网(704)设置在所述蒸发器(701)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彪尚彬黄家柏张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