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交替升降方法、控制油路和液压系统及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925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交替升降方法、控制油路和液压系统及起重机。所述连续交替升降方法在顶升作业或者下降作业时采用不同的升降单元交替支撑负载以能够连续进行顶升或者下降,负责支撑负载的升降单元在顶升或者下降的同时另一部分升降单元在负载带动下上升或下降并同时向顶升或者下降的初始工作状态复原为接下来的交替顶升或下降做准备;不同的所述升降单元采用同一个动力单元进行驱动。这种连续交替升降方法.作业效率高,安全性高。

Continuous alternating lifting method, control oil circuit, hydraulic system and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交替升降方法、控制油路和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连续交替升降方法、控制油路和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变化,需要施工的塔式起重机的施工高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作业需要。目前自爬升式塔式起重机均是利用自身配备的顶升系统来增加或降低作业高度。自爬升式塔式起重机标准节的引进、导出环节中,根据顶升机构传动方式不同,大体可分为绳轮式、链轮式、丝杠式、液压式等形式,其中液压顶升机构具有构造简单,操作可靠、升降平稳等优点而受到欢迎。但是现有塔机顶升系统通常采用短行程油缸多步顶升完成一个顶升循环;也有的采用长油缸进行顶升。利用短行程油缸多步骤顶升存在每次顶升或降塔一步,并伴随例如挂板、收杆、伸杆等辅助操作,费时费力;由于尺寸误差和结构变形,挂板实际操作时比较费时;经常反复伸缩操作油缸,或用人力推拉挂板就位;无法修正顶升力产生的侧向偏差,安全性差。采用长行程油缸或多级油缸则存在油缸成本高的问题,而且,利用长行程油缸或多级油缸,顶升一次距离长,油缸稳定性差,安全性差以及采用长行程油缸还存在油缸自重较大就位操控难,能需要辅助机构来操控的问题。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急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新的升降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该塔式起重机根据施工程度的进行采用液压缸进行调节塔式起重机的施工高度;在调节该塔式起重机的施工高度的时候采用短油缸连续交替爬升的方式进行塔式起重机的施工高度的调节。<br>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交替升降方法,所述连续交替升降方法在顶升作业或者下降作业时采用不同的升降单元交替支撑负载以能够连续进行顶升或者下降,负责支撑负载的一部分升降单元在顶升或者下降的同时,另一部分升降单元在负载带动下上升或下降,并且同时向顶升或者下降的初始工作状态复原以为接下来的交替顶升或下降做准备;不同的所述升降单元采用同一个动力单元进行驱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多个压力缸,顶升作业时,上游的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另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为下一步的交替顶升做准备;下降作业时,上游的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另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为下一步的交替下降做准备;顶升作业开始和结束时多个所述压力缸均能够承担负载。进一步的,顶升作业和下降作业二者工作状态的切换通过联锁阀实现;联锁阀的一个工作位接通能够使位于上游的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进行顶升,另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为下一步的交替顶升做准备;联锁阀的另一个工作位接通能够使位于上游的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进行下降,另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为下一步的交替下降做准备。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油路,所述控制油路包括主油路和串联在所述主油路中在顶升或下降时能够交替支撑负载的第一执行单元和第二执行单元;顶升或下降时,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之一支撑负载,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之另一在负载带动下上升或下降并同时向顶升或者下降的初始工作状态复原;所述控制油路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在上升或下降时交替支撑负载的切换单元;切换单元在一种工作方式下能够使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位于上游的一个先执行顶升,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的另一个随负载上升并同时向顶升初始工作状态复原为接下来的交替顶升做准备;所述切换单元在另一种工作方式下能够使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靠近的油泵的一个先支撑着负载执行下降,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的另一个随负载下降并向下降的初始工作状态复原为接下来的交替下降做准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包括第一压力缸;所述第二执行单元包括第二压力缸;所述第一压力缸和第二压力缸的串联方式可选择地在以所述第一压力缸和所述第二压力缸中位于上游的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所述第一压力缸所述第二压力缸中的另一个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的方式和以所述第一压力缸和所述第二压力缸中位于上游的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之另一个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的方式之间切换。进一步的,所述主油路包括第一主油路和第二主油路;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之中位于上游的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之中的另一压力缸下降腔进油的方式串联在所述第一主油路中;或者;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之中位于上游的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之中的另一个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的方式串联在所述第二主油路中。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用于在第一主油路和第二主油路之间切换的联锁阀;联锁阀的一个工作位接通时,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之中位于上游的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中的另一个压力缸下降腔进油的方式串联在所述第一主油路中;联锁阀的另一个工作位接通时,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之中位于上游的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中的另一个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的方式串联在所述第二主油路中。进一步的,控制油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油路中压力油流向的第一方向控制阀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主油路中压力油流向的第二方向控制阀;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阀的A口和B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主油路的进油端和回油端;所述第二方向控制阀的A口和B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二主油路的进油端和回油端;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阀的T口连通所述第二方向控制阀的P口;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阀的P口连通所述油泵;所述第二方向控制阀的T口用于连通油箱;所述联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油路和第二主油路位于所述第一压力缸与所述第二压力缸之间的管路上。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油路包括与所述第一压力缸并联的第一控制单元及设置在第一压力缸顶升腔侧位于所述第一压力缸和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之间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力缸的活塞两侧压力的第一平衡阀,所述第一平衡阀包括第一平衡阀第一油口和第一平衡阀第二油口以及第一平衡阀控油口,所述第一平衡阀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一平衡阀第二油口分别连通所述主油路和所述第一压力缸的顶升腔,所述第一平衡阀控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压力缸的下降腔;所述控制油路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压力缸顶升腔侧的位于所述第二压力缸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之间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压力缸的活塞两侧压力的第二平衡阀,所述第二平衡阀包括第二平衡阀第一油口和第二平衡阀第二油口以及第二平衡阀控油口,所述第二平衡阀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平衡阀第二油口分别连通所述主油路和所述第二压力缸的顶升腔,所述第二平衡阀控口连通所述第二压力缸的下降腔。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控制油路,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为所述控制油路提供压力油的油泵以及用于回油的油箱,所述油泵与所述油箱连通。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以上所述的液压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交替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顶升作业或者下降作业时采用不同的升降单元交替支撑负载以能够连续进行顶升或者下降,负责支撑负载的一部分升降单元在顶升或者下降的同时,另一部分升降单元在负载带动下上升或下降,并且同时向顶升或者下降的初始工作状态复原以为接下来的交替顶升或下降做准备;不同的所述升降单元采用同一个动力单元进行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交替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顶升作业或者下降作业时采用不同的升降单元交替支撑负载以能够连续进行顶升或者下降,负责支撑负载的一部分升降单元在顶升或者下降的同时,另一部分升降单元在负载带动下上升或下降,并且同时向顶升或者下降的初始工作状态复原以为接下来的交替顶升或下降做准备;不同的所述升降单元采用同一个动力单元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交替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多个压力缸,顶升作业时,上游的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另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为下一步的交替顶升做准备;下降作业时,上游的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另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为下一步的交替下降做准备;顶升作业开始和结束时多个所述压力缸均能够承担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交替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顶升作业和下降作业二者工作状态的切换通过联锁阀实现;联锁阀的一个工作位接通能够使位于上游的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进行顶升,另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为下一步的交替顶升做准备;联锁阀的另一个工作位接通能够使位于上游的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进行下降,另一部分所述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为下一步的交替下降做准备。


4.一种控制油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路和串联在所述主油路中在顶升或下降时能够交替支撑负载的第一执行单元和第二执行单元;顶升或下降时,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之一支撑负载,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之另一在负载带动下上升或下降并同时向顶升或者下降的初始工作状态复原;所述控制油路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在上升或下降时交替支撑负载的切换单元;切换单元在一种工作方式下能够使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位于上游的一个先执行顶升,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的另一个随负载上升并同时向顶升初始工作状态复原为接下来的交替顶升做准备;
所述切换单元在另一种工作方式下能够使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靠近的油泵的一个先支撑着负载执行下降,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执行单元中的另一个随负载下降并向下降的初始工作状态复原为接下来的交替下降做准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包括第一压力缸(13);所述第二执行单元包括第二压力缸(14);所述第一压力缸(13)和第二压力缸(14)的串联方式可选择地在以所述第一压力缸(13)和所述第二压力缸(14)中位于上游的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所述第一压力缸(13)所述第二压力缸(14)中的另一个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的方式和以所述第一压力缸(13)和所述第二压力缸(14)中位于上游的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所述第一压力缸(13)与所述第二压力缸(14)之另一个压力缸的下降腔进油的方式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包括第一主油路(1)和第二主油路(2);
所述第一压力缸(13)与所述第二压力缸(14)之中位于上游的压力缸的顶升腔进油、所述第一压力缸(13)与所述第二压力缸(14)之中的另一压力缸下降腔进油的方式串联在所述第一主油路(1)中;
或者;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生魏素芬关进军马威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