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923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包括有通过风道连通的新风机组及空调房单元,空调房单元通过第一管网连接有双冷源冷水机组,双冷源冷水机组通过第二管网与新风机组连接,新风机组还通过管道G6与空调房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解决了传统机械制冷冷水机组能耗高、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大的问题。

Double cooling source cold water system based on the coupling of evaporation cooling and evaporation condens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调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建筑业飞速发展,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空调技术发展,传统机械制冷空调方式面临转型升级,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具有节能、低碳、经济、健康的独特优势,但其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自身性能有待提高。传统机械制冷按照冷凝器的冷却方式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风冷式机械制冷冷水机组冷却效率低,能耗大,极端环境下易出现故障停机现象。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按照获得冷量的形式分为风侧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和水侧蒸发冷却空调技术,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出水温度不稳定,导致其受地域限制,应用范围不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解决了传统机械制冷冷水机组能耗高、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大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包括有通过风道连通的新风机组及空调房单元,空调房单元通过第一管网连接有双冷源冷水机组,双冷源冷水机组通过第二管网与新风机组连接,新风机组还通过管道G6与空调房单元连接。新风机组包括有机组壳体b,机组壳体b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b及送风口,机组壳体b内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表冷器、第一直接蒸发冷却单元、挡水板c及送风机,送风机下方设置有机架;送风口通过风道与空调房单元连通,表冷器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网与双冷源冷水机组连接,表冷器的进液口通过管道G6与空调房单元连接。第一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器c、填料e及蓄水箱,布水器c通过第一水管与蓄水箱连通,第一水管上还设置有水泵b及电子水处理仪b。进风口b与表冷器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器b。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空调房单元包括有空调房,空调房内设置有室内末端,室内末端的出液口通过管道G6与表冷器的进液口,室内末端的进液口通过第一管网与双冷源冷水机组连接,空调房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与风道连通,空调房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排风口。双冷源冷水机组包括有蒸发冷却系统及机械制冷系统;蒸发冷却系统包括有机组壳体a,机组壳体a内中心处设置有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在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左右两侧呈对称设置有间接蒸发冷却单元,两个间接蒸发冷却单元与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之间均通过隔板隔开,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间接蒸发冷却单元通过通风口与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连通,机组壳体a内的底部设置有冷水箱,冷水箱位于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及两个间接蒸发冷却单元的下方;每个间接蒸发冷却单元远离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的一侧所对应的机组壳体a侧壁上均设置有进风口a,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上方对应的机组壳体a上设置有排风口b,每个间接蒸发冷却单元上方对应的机组壳体a上设置有排风口a;冷水箱及机械制冷系统通过第一管网与室内末端的进液口连接,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及及机械制冷系统通过第二管网与表冷器的出液口连接。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挡水板b、布水器a、填料d、填料c及填料b,挡水板b位于排风口b正下方,填料b位于冷水箱上方,两个通风口在填料b下方对应的左右两侧隔板上呈对称设置;排风口b内还设置有排风机b;布水器a及机械制冷系统通过第二管网与表冷器的出液口连接。间接蒸发冷却单元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挡水板a、布水器b、填料a及间接蒸发冷却器,挡水板a位于排风口a正下方,排风口a内还设置有排风机a,布水器b通过第二水管与冷水箱连接,第二水管上设置有水泵a;间接蒸发冷却器下方对应的机组壳体a上设置有二次空气进风口,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一侧与进风口a相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另一侧与通风口相对。进风口a与间接蒸发冷却器之间还设置有空气过滤器a;第二水管上还设置有电子水处理仪a。机械制冷系统包括有机组壳体c,机组壳体c内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左右两侧呈对称设置有压缩机,蒸发器包括有蒸发器壳体及设置在蒸发器壳体内的两组蒸发器冷媒盘管,两组蒸发器冷媒盘管分别与两组压缩机一一对应配合使用,压缩机通过管道G1与蒸发器冷媒盘管的出液口连接;机械制冷系统还包括两个分别设在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两侧间接蒸发冷却单元内的冷凝器,冷凝器位于排风机a与挡水板a之间,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G3连接有膨胀阀,膨胀阀通过管道G4与蒸发器冷媒盘管的进液口连接,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通过管道G2与压缩机连接;第一管网包括有管道G5,管道G5的一端与室内末端的进液口连接,管道G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分水器,第一分水器通过管道G10与冷水箱连接,第一分水器通过管道G8与蒸发器壳体上的供水口b连接,管道G5上还设置有水泵c;第二管网包括有管道G7,管道G7的一端与表冷器的出液口连接,管道G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分水器,第二分水器通过管道G11与布水器a连接,第二分水器通过管道G9与蒸发器壳体上的回水口b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冷水系统将立管式间接+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有机结合为一体化双冷源冷水机组;(2)本技术的冷水系统中的蒸发冷却系统间接段换热器采用立管式,其循环水为机组本体制取的冷水,可降低湿通道喷淋水温度,并在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上方设置一定厚度的填料层,可延长空气和水的接触时间,使布水效果更加均匀,同时降低湿通道循环水温度,进而提高间接蒸发冷却效率,使进入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的空气湿球温度降低,最终获得低温冷水;(3)本技术的冷水系统中的机械制冷系统的冷凝器设置于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上方,用较低温度的二次排风散热来降低冷凝器冷凝温度和压力,进而提高系统能效;(4)本技术的冷水系统中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的填料分层布置能够减小空气阻力,优化并降低喷淋水分布及温度;(5)本技术的冷水系统中的冷水箱与蒸发器分开设置并进行保温,冷水机组采用双面进风,在使用时两种冷水的比例能够灵活配置,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6)本技术的冷水系统中的双冷源冷水机组可选择性的开启机械制冷系统,实现为室内空气除湿的功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室内空气的温湿度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中新风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中蒸发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中机械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中双冷源冷水机组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中双冷源冷水机组的俯视图。图中,1.进风口a,2.空气过滤器a,3.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通过风道连通的新风机组(49)及空调房单元(45),所述空调房单元(45)通过第一管网连接有双冷源冷水机组(47),所述双冷源冷水机组(47)通过第二管网与新风机组(49)连接,所述新风机组(49)还通过管道G6与空调房单元(45)连接;/n所述新风机组(49)包括有机组壳体b,所述机组壳体b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b(32)及送风口(40),所述机组壳体b内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表冷器(33)、第一直接蒸发冷却单元、挡水板c(41)及送风机(39),所述送风机(39)下方设置有机架(38);所述送风口(40)通过风道(54)与空调房单元(45)连通,所述表冷器(33)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网与双冷源冷水机组(47)连接,所述表冷器(33)的进液口通过管道G6与空调房单元(45)连接;/n所述第一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器c(42)、填料e(37)及蓄水箱(36),所述布水器c(42)通过第一水管(53)与蓄水箱(36)连通,所述第一水管(53)上还设置有水泵b(35)及电子水处理仪b(34);/n所述进风口b(32)与所述表冷器(33)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器b(43)。/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通过风道连通的新风机组(49)及空调房单元(45),所述空调房单元(45)通过第一管网连接有双冷源冷水机组(47),所述双冷源冷水机组(47)通过第二管网与新风机组(49)连接,所述新风机组(49)还通过管道G6与空调房单元(45)连接;
所述新风机组(49)包括有机组壳体b,所述机组壳体b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b(32)及送风口(40),所述机组壳体b内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表冷器(33)、第一直接蒸发冷却单元、挡水板c(41)及送风机(39),所述送风机(39)下方设置有机架(38);所述送风口(40)通过风道(54)与空调房单元(45)连通,所述表冷器(33)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网与双冷源冷水机组(47)连接,所述表冷器(33)的进液口通过管道G6与空调房单元(45)连接;
所述第一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器c(42)、填料e(37)及蓄水箱(36),所述布水器c(42)通过第一水管(53)与蓄水箱(36)连通,所述第一水管(53)上还设置有水泵b(35)及电子水处理仪b(34);
所述进风口b(32)与所述表冷器(33)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器b(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房单元(45)包括有空调房,所述空调房内设置有室内末端(44),所述室内末端(44)的出液口通过管道G6与表冷器(33)的进液口,所述室内末端(44)的进液口通过第一管网与双冷源冷水机组(47)连接,所述空调房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50),所述进风口(50)与所述风道(54)连通,所述空调房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排风口(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源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冷源冷水机组(47)包括有蒸发冷却系统及机械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冷却系统包括有机组壳体a,所述机组壳体a内中心处设置有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在所述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左右两侧呈对称设置有间接蒸发冷却单元,两个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单元与所述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之间均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52),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单元通过通风口(52)与所述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连通,所述机组壳体a内的底部设置有冷水箱(6),所述冷水箱(6)位于所述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及两个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单元的下方;每个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单元远离所述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的一侧所对应的机组壳体a侧壁上均设置有进风口a(1),所述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上方对应的机组壳体a上设置有排风口b(13),每个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单元上方对应的机组壳体a上设置有排风口a(10);所述冷水箱(6)及机械制冷系统通过第一管网与室内末端(44)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直接蒸发冷却单元及及机械制冷系统通过第二管网与表冷器(33)的出液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耦合的双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翔屈悦滢贾晨昱杨立然许晶晶寇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