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21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重框架、万向轮、承重板和定位柱,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电源和纵向液压杆,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提升连接件、活动连接杆、水平液压杆和电磁吸盘;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操作简便,使用简单,安全系数高,依靠液压驱动来实现井盖的升降动作,通过调节两边电磁吸盘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大小电力窖井盖的搬运,并设有承重板暂时放置窖井盖,之后再通过相同的方式,将井盖安置原处,整个过程主要依靠外部动力源,工作效率高,可搬运不同型号的井盖,且不损坏。

A power cable inspection well cover hand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力电缆普遍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在电缆施工中考虑通道资源有限及降低造价,穿管直埋旺旺是多根电缆水平和垂直方向排列,为了巡视或检修方便,需要每个50米左右设置一个检修井。电力电缆窖井盖,用于遮盖道路上的检修井以防止人或物体的坠落,且边框材质通常采用铁,一般呈长方体状。目前,在检修维护时,电力电缆窖井盖的搬运方式通常采用人力搬运方式,而井盖的重量普遍在93至120kG之间,需要3至4名工作人员才能完成搬运工作,一方面,由于重量很大,井盖在搬运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脱手的情况,工作人员受伤屡见不鲜,安全风险较高,另一方面,在开启过程中容易损坏井盖棱角,甚至在提升过程中人力失稳,导致井盖掉落伤及电缆。因此加强对电缆井盖开启问题研究,是提高电缆日常维护,保证电缆安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人工搬运电缆窖井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具有可靠的操作安全性,且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重框架、万向轮、承重板和定位柱,所述承重框架下端设置有四条承重腿,每个承重腿下端设置有一个万向轮;所述承重框架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承重侧梁,每根承重侧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重腿上,两根定位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重侧梁的中部,两根定位柱的上端固定在承重框架上;所述承重板固定在承重框架上,且承重板的一侧面与一根承重侧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电源和纵向液压杆,所述每根承重侧梁上固定有两根纵向液压杆,纵向液压杆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框架的下端,所述升降框架上设置有两个与两个定位柱相配合的通孔,两个定位柱分别穿过升降框架上的两个通孔,纵向液压杆运动时带动升降框架沿着定位柱做直线运动;所述电源固定在升降框架上;所述升降框架上设置有平行设置的一对水平轨道;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提升连接件、活动连接杆、水平液压杆和电磁吸盘,所述活动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连接杆平行设置且两个活动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两条水平轨道(6)相配合的滑块,两个活动连接杆通过两端的滑块套装在两条水平轨道上,水平液压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活动连接杆上,每个活动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两根提升连接件,每跟提升连接件的下端连接一个用于吸附待搬运窨井盖的电磁吸盘。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自带制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框架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推动的把手。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设置有左右设置的一对,两个承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搬运的窨井盖的直径。进一步的,四根提升连接件呈方形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装置操作简便,使用简单,安全系数高,依靠液压驱动来实现井盖的升降动作,通过调节两边电磁吸盘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大小电力窖井盖的搬运,并设有承重板暂时放置窖井盖,之后再通过相同的方式,将井盖安置原处,整个过程主要依靠外部动力源,工作效率高,可搬运不同型号的井盖,且不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的的左视图。图中,1-万向轮、2-把手、3-承重框架、4-提升连接件、5-水平液压杆、6-升降框架、7-电源、8-电磁吸盘、9-承重板、10-纵向液压杆、11-水平轨道、12-定位柱、13-承重侧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重框架3、万向轮1、承重板9和定位柱12,所述承重框架3下端设置有四条承重腿,每个承重腿下端设置有一个万向轮1;所述承重框架3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承重侧梁13,每根承重侧梁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重腿上,两根定位柱1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重侧梁13的中部,两根定位柱12的上端固定在承重框架3上;所述承重板9固定在承重框架3上,且承重板9的一侧面与一根承重侧梁1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6、电源7和纵向液压杆10,所述每根承重侧梁13上固定有两根纵向液压杆10,纵向液压杆10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框架6的下端,所述升降框架6上设置有两个与两个定位柱12相配合的通孔,两个定位柱12分别穿过升降框架6上的两个通孔,纵向液压杆10运动时带动升降框架6沿着定位柱12做直线运动;所述电源7固定在升降框架6上;所述升降框架6上设置有平行设置的一对水平轨道11。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提升连接件4、活动连接杆、水平液压杆5和电磁吸盘8,所述活动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连接杆平行设置且两个活动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两条水平轨道11相配合的滑块,两个活动连接杆通过两端的滑块套装在两条水平轨道11上,水平液压杆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活动连接杆上,每个活动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两根提升连接件4,每跟提升连接件4的下端连接一个用于吸附待搬运窨井盖的电磁吸盘8。所述万向轮1自带制动机构。万向轮1保证整个装置能够自由移动,万向轮1的制动机构保证整个装置能停留在任意位置。所述承重框架3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推动的把手2。把手2方便整个装置的推动。所述承重板9设置有左右设置的一对,两个承重板9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搬运的窨井盖的直径。承重板9可以暂时放置窨井盖,承重板9也可以活动安装在承重框架3的另外两条承重侧梁上,并能够在这两条承重侧梁上左右滑动,两块承重板9合并可以安全直接放置窨井盖。四根提升连接件4呈方形布置。本专利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先通过把手2推动整个装置移动到待搬运窨井盖正上方,通过万向轮1的制动机构进行制动,使整个装置停留在待搬运窨井盖的正上方,驱动纵向液压杆10运动,升降框架6沿着定位柱12缓慢下移并逐渐靠至待搬运窨井盖,调节水平也有杠杆5使四个电磁吸盘8调节到合适位置,四个电磁吸盘8推着窨井盖的四个角,并靠近窨井盖边框含铁的部分,然后利用纵向液压杆10继续使电磁吸盘8下移直至与窨井盖贴合,再利用电磁吸盘8吸附窨井盖,纵向液压杆10向上运动并提升窨井盖。提升完毕后承重板9向中部移动,将窨井盖放置在承重板上,待巡视或检修作业完成后,用同样的方式将窨井盖放回原处,以实现搬运窨井盖的整个搬运过程。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重框架(3)、万向轮(1)、承重板(9)和定位柱(12),所述承重框架(3)下端设置有四条承重腿,每个承重腿下端设置有一个万向轮(1);所述承重框架(3)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承重侧梁(13),每根承重侧梁(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重腿上,两根定位柱(1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重侧梁(13)的中部,两根定位柱(12)的上端固定在承重框架(3)上;所述承重板(9)固定在承重框架(3)上,且承重板(9)的一侧面与一根承重侧梁(13)固定连接;/n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6)、电源(7)和纵向液压杆(10),所述每根承重侧梁(13)上固定有两根纵向液压杆(10),纵向液压杆(10)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框架(6)的下端,所述升降框架(6)上设置有两个与两个定位柱(12)相配合的通孔,两个定位柱(12)分别穿过升降框架(6)上的两个通孔,纵向液压杆(10)运动时带动升降框架(6)沿着定位柱(12)做直线运动;所述电源(7)固定在升降框架(6)上;所述升降框架(6)上设置有平行设置的一对水平轨道(11);/n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提升连接件(4)、活动连接杆、水平液压杆(5)和电磁吸盘(8),所述活动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连接杆平行设置且两个活动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两条水平轨道(11)相配合的滑块,两个活动连接杆通过两端的滑块套装在两条水平轨道(11)上,水平液压杆(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活动连接杆上,每个活动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两根提升连接件(4),每跟提升连接件(4)的下端连接一个用于吸附待搬运窨井盖的电磁吸盘(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窨井盖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重框架(3)、万向轮(1)、承重板(9)和定位柱(12),所述承重框架(3)下端设置有四条承重腿,每个承重腿下端设置有一个万向轮(1);所述承重框架(3)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承重侧梁(13),每根承重侧梁(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重腿上,两根定位柱(1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承重侧梁(13)的中部,两根定位柱(12)的上端固定在承重框架(3)上;所述承重板(9)固定在承重框架(3)上,且承重板(9)的一侧面与一根承重侧梁(13)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框架(6)、电源(7)和纵向液压杆(10),所述每根承重侧梁(13)上固定有两根纵向液压杆(10),纵向液压杆(10)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框架(6)的下端,所述升降框架(6)上设置有两个与两个定位柱(12)相配合的通孔,两个定位柱(12)分别穿过升降框架(6)上的两个通孔,纵向液压杆(10)运动时带动升降框架(6)沿着定位柱(12)做直线运动;所述电源(7)固定在升降框架(6)上;所述升降框架(6)上设置有平行设置的一对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力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