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包括燃烧炉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炉底部的风室,所述燃烧炉内设置有床面,所述床面位于所述风室的正上方,所述锅炉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燃烧炉的出口连通的分离器和与所述分离器的返料灰出口连通的返料器,所述返料器位于所述分离器下方,所述返料器通过返料斜腿与所述燃烧炉连通,所述返料斜腿与所述燃烧炉的连通口开设于靠近床面的燃烧炉侧壁上,所述返料斜腿的入口高于所述连通口。粉煤灰由返料斜腿处引入锅炉掺烧,降低了粉煤灰进入密相区的高度,将返料灰与粉煤灰混合下落,直接参与到床面流化区域燃烧,延长了炉内的燃烧时间,克服了粉煤灰无挥发分的劣势,将粉煤灰充分燃烧。
Boiler structure of fly ash secondary mixed f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
本技术涉及粉煤灰再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
技术介绍
合成氨工艺系统中从气化炉下部往上部的未反应煤尘,将与从上喷嘴吹入的气化剂进行二次气化反应。出自回流旋风分离器顶部的煤气(850~950℃),将进入高温旋风分离器,分离器分离下的粉尘通过冷灰器冷却到100℃左右之后进入储灰槽,分离的粉尘通过储灰槽下的仓泵输送到灰库。气化炉产生粉煤灰由于颗粒细、密度轻,后续处理存在很大困难,直接排放,环保要求无法达到,造成二次污染,其次气化炉产生粉煤灰含有定量固定碳、热值,排放后造成能源浪费。行业内同类型机组设备通过自主创新改善后已成功将粉煤灰进行回收,行业内同类型设备、机组将气化炉粉煤灰通过浓相输送泵将粉煤灰输送至锅炉厂房附近中转储罐,储罐与锅炉二次风口处用管路连接,通过浓相输送泵输送至锅炉二次风口后喷入锅炉密相区燃烧。由二次风口引入后由于粉煤灰密度为1.06g/cm3,且粉尘颗粒较细,二次风口位于锅炉密相区上部,由二次风口喷入后受引风抽动力以及一次风鼓动力的影响,在锅炉烟气流速5.7m/s的带动下,粉煤灰瞬间被带到锅炉稀相区,粉煤灰在气化过程中挥发分已被全部利用,无挥发分的粉煤灰燃烧较一般正常挥发分煤粉燃烧过程延长,部分未燃尽煤粉被带入后部烟道以及吸附在除尘器布袋表面(锅炉现有分离器效率还不能捕捉该密度及粒度的细小粉尘),积攒到一定量时,造成后部烟道以及除尘器布袋自燃,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很大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同行业系统考察时已经出现过上述问题。本申请针对同行业厂家系统存在的问题,经过对粉煤灰特性以及系统的研究发现,如果能将粉煤灰投入部位降低,延长粉煤灰燃烧过程,使粉煤灰未到达炉膛出口时即达到燃尽状态,即可避免未燃尽粉煤灰带入后部烟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延长了粉煤灰燃烧过程,使粉煤灰未到达炉膛出口时即达到燃尽状态,避免未燃尽粉煤灰带入后部烟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包括燃烧炉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炉底部的风室,所述燃烧炉内设置有床面,所述床面位于所述风室的正上方,所述锅炉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燃烧炉的出口连通的分离器和与所述分离器的返料灰出口连通的返料器,所述返料器位于所述分离器下方,所述返料器通过返料斜腿与所述燃烧炉连通,所述返料斜腿与所述燃烧炉的连通口开设于靠近床面的燃烧炉侧壁上,所述返料斜腿的入口高于所述连通口。作为优选,所述燃烧炉侧壁采用膜式水冷壁。作为优选,所述返料斜腿包括水平段、竖直段和从竖直段到燃烧炉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所述水平段通过竖直段与所述倾斜段连通,所述水平段与返料器连通,所述倾斜段与燃烧炉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还包括后部烟道,所述分离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后部烟道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后部烟道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过热器、省煤器和受热面。作为优选,所述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还包括除尘器,所述后部烟道的出口与所述除尘器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燃烧炉及分离器内壁均设有防磨内衬。作为优选,所述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还包括粉煤灰输送管道,所述粉煤灰输送管道伸入返料斜腿内,且所述粉煤灰输送管道出口段的延伸方向与返料灰流动方向相同。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中,粉煤灰由返料斜腿处引入锅炉掺烧,降低了粉煤灰进入密相区的高度,利用返料特点,将返料灰与粉煤灰混合下落,直接参与到床面流化区域燃烧,延长了炉内的燃烧时间,克服了粉煤灰无挥发分的劣势,将粉煤灰充分燃烧,通过工厂近1年的连续投入使用,未发生同行业出现的后部烟道以及除尘器布袋自燃问题,受热面以及除尘器布袋炉灰取样含碳量接近于零,本申请不但安全性高,而且锅炉产蒸汽节省燃煤的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2、在本技术中,将粉煤灰与返料灰混合后由返料器送入锅炉床面,不但能够降低粉煤灰入炉的高度,将粉煤灰直接送入流化床流化区域内,利用一次风扰动充分燃烧,而且与返料灰混合后,受高速物料的势能影响,物料不易被锅炉负压直接带入锅炉稀相区,燃烧过程的延长,粉煤灰内的固定碳充分燃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返料斜腿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包括燃烧炉1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炉底部的风室2,所述燃烧炉内设置有床面3,所述床面3位于所述风室2的正上方,所述床面3上方依次为密相区和稀相区,风室2用来向上鼓风,所述锅炉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燃烧炉的出口连通的分离器4和与所述分离器4的返料灰出口连通的返料器5,所述返料器5位于所述分离器4下方,所述返料器5通过返料斜腿6与所述燃烧炉1连通,所述返料斜腿6与所述燃烧炉1的连通口开设于靠近床面3的燃烧炉1侧壁上,所述返料斜腿的入口高于所述连通口,所述返料斜腿6上开设有喷料方向与返料灰流动方向相同的粉煤灰喷入口7。在本技术中,粉煤灰由返料斜腿处引入锅炉掺烧,降低了粉煤灰进入密相区的高度,利用返料特点,将返料灰与粉煤灰混合下落,直接参与到床面流化区域燃烧,延长了炉内的燃烧时间,克服了粉煤灰无挥发分的劣势,将粉煤灰充分燃烧,通过工厂近1年的连续投入使用,未发生同行业出现的后部烟道以及除尘器布袋自燃问题,受热面以及除尘器布袋炉灰取样含碳量接近于零,本申请提供的锅炉结构不但安全性高,而且锅炉产蒸汽节省燃煤的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作为优选,所述燃烧炉1侧壁采用膜式水冷壁,膜式水冷壁能够保证炉膛具有良好的严密性,对负压锅炉可以显著降低炉膛的漏风系数,改善炉内的燃烧工况,它能使有效辐射受热面积增加,从而节约钢耗。作为优选,所述返料斜腿6包括水平段、竖直段和从竖直段到燃烧炉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所述水平段通过竖直段与所述倾斜段连通,所述水平段与返料器连通,所述倾斜段与燃烧炉连通。水平段保证返料灰的输送,倾斜段可方便返料灰和粉煤灰到达燃烧炉内的床面处。作为优选,所述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还包括后部烟道,所述分离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后部烟道连通,分离器4使得较大的固体颗粒落入返料器5,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包括燃烧炉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炉底部的风室,所述燃烧炉内设置有床面,所述床面位于所述风室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燃烧炉的出口连通的分离器和与所述分离器的返料灰出口连通的返料器,所述返料器位于所述分离器下方,所述返料器通过返料斜腿与所述燃烧炉连通,所述返料斜腿与所述燃烧炉的连通口开设于靠近床面的燃烧炉侧壁上,所述返料斜腿的入口高于所述连通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包括燃烧炉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炉底部的风室,所述燃烧炉内设置有床面,所述床面位于所述风室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燃烧炉的出口连通的分离器和与所述分离器的返料灰出口连通的返料器,所述返料器位于所述分离器下方,所述返料器通过返料斜腿与所述燃烧炉连通,所述返料斜腿与所述燃烧炉的连通口开设于靠近床面的燃烧炉侧壁上,所述返料斜腿的入口高于所述连通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侧壁采用膜式水冷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二次掺烧的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斜腿包括水平段、竖直段和从竖直段到燃烧炉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所述水平段通过竖直段与所述倾斜段连通,所述水平段与返料器连通,所述倾斜段与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中华,李建华,刘上中,刘骥翔,胡惠平,奇瑞军,郭俊林,尤太红,陈炎,杜献兵,刘振华,卢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魏中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