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加工模具,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循环降温机构,循环降温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输送管连接,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与输送管连接,喷头将水喷洒到模具主体上进行降温,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倾向于动力装置的斜面,再经由输送管通过喷头喷出,支撑柱上设置有多个振动机构,振动机构包括振动主体,振动主体内设置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转动部与转动件固定连接,振动杆件包括连接杆和振动块二,通过振动电机的转动带动转动件的转动,振动板在弹力件的作用下,其上二的振动块二向振动块一撞击,通过振动块一与振动块二的撞击,使得模具成型的速率提高,模具加工的效率也得以提高,所述推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件。
An efficient process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加工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的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制造在生产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产手段。在使用模具生产的过程中一般是将做好的模具中注入制造原料,然后等降温成型后,打开模具将成品取出即可,但是现在模具生产一般是通过常温冷却使得成品成型,这样效率就会很低,致使模具生产的效率也就很低,所以现在急需一种高效的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加工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加工模具,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模具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循环降温机构,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多个振动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装置主体上还设置有推动把手,所述装置主体上还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置有开门把手。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布于装置主体的下端。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降温机构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输送管连接,所述输送管与装置主体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与输送管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倾向于动力装置一侧的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装置为抽水泵,所述喷头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的上端和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喷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支撑柱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主体,所述振动主体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振动主体内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与振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振动电机的转动部与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振动主体内还设置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通过连接件与振动主体连接,所述振动主体内还设置有振动块一,所述振动块一与振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块一与振动板之间通过弹力件和振动组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件为凸轮,所述连接件为铰链,所述弹力件为弹簧,所述振动杆件包括连接杆和振动块二,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振动板连接,另外一端与振动块二连接,所述振动块二与振动块一抵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件,所述防滑件为橡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循环降温机构,循环降温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输送管连接,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与输送管连接,喷头将水喷洒到模具主体上进行降温,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倾向于动力装置一侧的斜面,水经过模具主体后又流向动力装置,再通过动力装置经由输送管再通过喷头喷出,如此一来,可以对模具主体实现循环的降温,支撑柱上设置有多个振动机构,振动机构包括振动主体,振动主体内设置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转动部与转动件固定连接,振动主体内还设置有振动板,振动块一与振动板之间通过弹力件和振动组件连接,振动杆件包括连接杆和振动块二,通过振动电机的转动带动转动件的转动,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振动板向远离支撑柱的一侧移动,等到转动件与振动板脱离后,振动板在弹力件的作用下,其上的振动块一向振动块二撞击,通过振动块二与振动块一的撞击,给支撑柱一定的振动,从而给其上的模具主体以振动,使得模具成型的速率提高,模具加工的效率也得以提高,所述推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件,通过设置防滑件,可以有效的避免使用者推动该高效的加工模具进行移动的时候出现的手滑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高效的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效的加工模具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高效的加工模具中振动电机与转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高效的加工模具中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高效的加工模具中推动把手上防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高效的加工模具中振动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具主体、2-推动把手、3-振动机构、4-斜面、5-输送管、6-装置主体、7-喷头、8-支撑柱、9-动力装置、10-支撑腿、11-移动轮、12-开门把手、13-振动电机、14-转动件、15-振动主体、16-振动板、17-连接件、18-连接杆、19-振动块二、20-振动块一、21-弹力件、22-防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6,一种高效的加工模具,包括装置主体6,所述装置主体6内设置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与装置主体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8上设置有模具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6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腿1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撑腿10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布于装置主体6的下端,所述支撑腿10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11,所述装置主体6上还设置有推动把手2,通过推动把手2和移动轮11,使用者可以推动该高效的加工模具,所述装置主体6上还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置有开门把手12,使用者可以通过开门把手12控制箱门的开关。为了提高该高效的加工模具的加工效率,所述装置主体6上设置有循环降温机构,所述循环降温机构的具体形式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循环降温机构包括动力装置9,所述动力装置9与装置主体6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9的具体形式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9为抽水泵,所述动力装置9与输送管5连接,所述输送管5与装置主体6连接,所述装置主体6内设置有多个喷头7,多个所述喷头7与输送管5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喷头7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装置主体6的内壁的上端和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喷头7,所述喷头7可以将水喷洒到模具主体1上,进行降温,所述装置主体6内设置有倾向于动力装置9一侧的斜面4,可以使得经过模具主体1流下的水再通过动力装置9经由输送管5再通过喷头7喷出,如此一来,可以对模具主体1实现循环的降温。为了使得该高效的加工模具的加工效率进一步的提高,所述支撑柱8上设置有多个振动机构3,多个所述振动机构3的具体形式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支撑柱8的两侧,所述振动机构3包括振动主体15,所述振动主体15与支撑柱8固定连接,所述振动主体15内设置有振动电机13,所述振动电机13与振动主体15固定连接,所述振动电机13的转动部与转动件1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14的具体形式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转动件14为凸轮,所述振动主体15内还设置有振动板16,所述振动板16通过连接件17与振动主体15连接,所述连接件17的具体形式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加工模具,包括装置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6)内设置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与装置主体(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8)上设置有模具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6)上设置有循环降温机构,所述支撑柱(8)上设置有多个振动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加工模具,包括装置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6)内设置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与装置主体(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8)上设置有模具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6)上设置有循环降温机构,所述支撑柱(8)上设置有多个振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6)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腿(10),所述支撑腿(10)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11),所述装置主体(6)上还设置有推动把手(2),所述装置主体(6)上还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置有开门把手(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0)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布于装置主体(6)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降温机构包括动力装置(9),所述动力装置(9)与装置主体(6)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9)与输送管(5)连接,所述输送管(5)与装置主体(6)连接,所述装置主体(6)内设置有多个喷头(7),多个所述喷头(7)与输送管(5)连接,所述装置主体(6)内设置有倾向于动力装置(9)一侧的斜面(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9)为抽水泵,所述喷头(7)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装置主体(6)的内壁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权鑫,
申请(专利权)人:彭权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