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74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炉芯、底座和火盖,火盖扣合在底座上;所述的火盖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气室,火盖的下表面为向内倾斜的园环形状,在倾斜的园环壁上开有至少一组由内向外的条形出火孔,条形出火孔的内端朝向炉芯,外端通过环形气室与进气通道相连通,条形出火孔的方向与火盖的半径之间设有一定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采用了二个倾斜结构的组合,条形出火孔开在燃烧器的内侧面上,而不是上表面和外侧面上,因而燃烧时在火盖的内侧面上形成旋转火焰,使火焰更集中,燃烧更充分,火焰分布更合理;内旋的火焰有效控制了火焰地向外扩散,减少了热量的向外流失,从而达到节约热效率、节约能源的效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灶零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燃气炉具的燃烧器,其火孔采用齿孔式,这种齿孔都是呈向外放射状分布。这种结构,使得火焰向四周发散,导致炉具的热损失很大,热效率低,而且整个锅底的火焰分布不合理,中心部位温度低,四周温度高,不利于烧水、炒菜。中国专利CN90200257.0公开了一种双火环旋转火焰燃烧器,主要由燃烧体、内导旋环、外下导旋和外上导旋环组成,外侧呈圆柱形,内侧为圆锥形,上端为平面或圆锥面,下端为圆锥面,开有若干条螺旋槽,其结构的不足在于结构复杂,制造维修成本高,而且热效率不高,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火焰分布合理且热效率高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炉芯、底座和火盖,火盖扣合在底座上;所述的火盖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气室,火盖的下表面为向内倾斜的园环形状,在倾斜的园环壁上开有至少一组由内向外的条形出火孔,条形出火孔的内端朝向炉芯,外端通过环形气室与进气通道相连通,条形出火孔的方向与火盖的半径之间设有一定的夹角。本技术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所述的倾斜的园环壁上开有二组由内向外对称分布的条形出火孔,二组条形出火孔之间留有二段空隙,火盖的上表面开有与二段空隙相对应的二个进风口。本技术所述的火盖上设有扣柱,通过该扣柱与底座扣合,扣柱的最佳方案是设置在火盖空隙处的下表面上,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卡扣结构。本技术所述的条形出火孔的方向与火盖的半径夹角在20°-40°之间;火盖下表面的倾斜度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0°-40°之间。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在倾斜的园环壁上开有至少一组由内向外的条形出火孔,条形出火孔的方向与火盖的半径之间设有一定的夹角,即采用了二个倾斜结构的组合,条形出火孔开在燃烧器的内侧面上,而不是上表面和外侧面上,因而燃烧时在火盖的内侧面上形成旋转火焰,使火焰更集中,燃烧更充分,火焰分布更合理;内旋的火焰有效控制了火焰地向外扩散,减少了热量的向外流失,从而达到节约热效率、节约能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火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炉芯2,火盖3,出火孔4,进风口5,进气通道6,环形气室7,空隙8,扣柱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这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炉芯2、底座1和火盖3,火盖3上设有扣柱9,通过该扣柱9与底座1扣合。所述的火盖3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气室7,火盖3的下表面为向内倾斜的园环形状,倾斜度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0°-40°之间,最佳角度是30°。在倾斜的园环壁上开有二组由内向外的条形出火孔4(也可以设置成多组),条形出火孔4的内端朝向炉芯2,外端通过环形气室7与进气通道6相连通,二组条形出火孔4之间留有二段空隙8,火盖3的上表面开有与二段空隙8相对应的二个进风口5。条形出火孔的方向与火盖3的半径之间设有一定的夹角,夹角在20°-40°之间,最佳角度是30°。使用时,燃气通过进气通道6进入环形气室7,再从条形出火孔4喷出,即可形成内旋的火焰,可有效控制火焰的外扩,使火焰更集中,节约热能。由于二组条形出火孔4之间留有二段空隙8,燃烧时火焰在此处也留有空隙,便于空气从二个进风口5进入补充燃烧需要的氧气,使得燃烧更充分。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炉芯(2)、底座(1)和火盖(3),火盖(3)扣合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盖(3)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气室(7),火盖(3)的下表面为向内倾斜的园环形状,在倾斜的园环壁上开有至少一组由内向外的条形出火孔(4),条形出火孔(4)的内端朝向炉芯(2),外端通过环形气室(7)与进气通道(6)相连通,条形出火孔的方向与火盖(3)的半径之间设有一定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倾斜的园环壁上开有二组由内向外对称分布的条形出火孔(4),二组条形出火孔(4)之间留有二段空隙(8),火盖(3)的上表面开有与二段空隙(8)相对应的二个进风口(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火盖(3)上设有扣柱(9),通过该扣柱(9)与底座(1)扣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条形出火孔(4)的方向与火盖(3)的半径夹角在20°-4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火盖(3)下表面的倾斜度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0°-40°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炉芯、底座和火盖,火盖扣合在底座上;所述的火盖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气室,火盖的下表面为向内倾斜的园环形状,在倾斜的园环壁上开有至少一组由内向外的条形出火孔,条形出火孔的内端朝向炉芯,外端通过环形气室与进气通道相连通,条形出火孔的方向与火盖的半径之间设有一定的夹角。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采用了二个倾斜结构的组合,条形出火孔开在燃烧器的内侧面上,而不是上表面和外侧面上,因而燃烧时在火盖的内侧面上形成旋转火焰,使火焰更集中,燃烧更充分,火焰分布更合理;内旋的火焰有效控制了火焰地向外扩散,减少了热量的向外流失,从而达到节约热效率、节约能源的效果。文档编号F23D14/84GK2906349SQ20062010156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吴伟良, 任有忠 申请人:杭州老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炉芯(2)、底座(1)和火盖(3),火盖(3)扣合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盖(3)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气室(7),火盖(3)的下表面为向内倾斜的园环形状,在倾斜的园环壁上开有至少一组由内向外的条形出火孔(4),条形出火孔(4)的内端朝向炉芯(2),外端通过环形气室(7)与进气通道(6)相连通,条形出火孔的方向与火盖(3)的半径之间设有一定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良任有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