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件及预制构件,以解决现有连接件卡接困难的问题。连接件包括:安装段,设置在一块墙体内,该安装段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受力筋的第一卡槽和至少一个导向段,每个导向段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卡槽且每个导向段用于引导受力筋滑入相应的第一卡槽;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上,该固定段用于连接设置在另一块墙体上的悬挂筋上。
Connections an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件及预制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及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预制墙体属于预制构件的一种建筑用材,预制墙体通常包括外墙和内墙,外墙和/或内墙均可在工厂利用模具成型为标准的装配式构件,现有预制构件的装配步骤包括:1、制作钢筋网片,若干横筋和若干纵筋以电弧焊、绑扎、钎焊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钢筋网片;2、外墙成型,首先,将钢筋网片放入模具内,接着,将混凝土泵送至模具内,最后,模具以自然风干、常温蒸养、高温蒸养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型外墙;3、安装悬挂筋,将若干悬挂筋设置在外墙上;4、安装连接件,将若干连接件安装在相应的悬挂筋上;5、制作钢筋笼,若干横筋和若干纵筋以电弧焊、绑扎、钎焊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钢筋笼;6、内墙成型,首先,将钢筋笼卡接在连接件上,接着,将安装有钢筋笼的外墙放入模具中,接着,将混凝土泵送至模具内,最后,模具以自然风干、常温蒸养、高温蒸养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型内墙。然而,由于每个连接件都存在制造精度误差,这就使得每个在钢筋网片上的连接件存在位置精度误差,而若干连接件就存在累计位置精度误差,累计精度误差的存在使得纵筋和/或横筋难以卡接在全部的连接件上,进而影响外墙和内墙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及预制构件,解决了现有连接件卡接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件包括:安装段,设置在一块墙体内,该安装段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受力筋的第一卡槽和至少一个导向段,每个导向段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卡槽且每个导向段用于引导受力筋滑入相应的第一卡槽;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上,该固定段用于连接设置在另一块墙体上的悬挂筋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背向所述固定段。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上设有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所述导向段上设有用于衔接所述第一卡片的第一导向面和用于衔接所述第二卡片的第二导向面。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导向面为基准面时,所述第一卡片外凸于所述第一导向面;在所述第二导向面为基准面时,所述第二卡片外凸于所述第二导向面。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导向面为基准面时,所述第一卡片与所述第一导向面平齐;在所述第二导向面为基准面时,所述第二卡片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平齐。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段上的支撑段,所述固定段用于控制受力筋距离墙体一侧侧壁的距离,所述支撑段用于控制受力筋距离墙体另一侧侧壁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段的横截面呈矩形;或所述支撑段的横截面呈扇形;或所述支撑段的横截面呈圆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段末端设有径向尺寸缩小的抵接段。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段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受力筋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相互垂直。预制构件包括外墙、内墙、连接件和悬挂筋,所述连接件为上述任一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件,所述悬挂筋设置在所述内墙上,所述外墙通过所述连接件固接在所述悬挂筋上;或,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内墙上,所述外墙通过所述悬挂筋固接在所述连接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连接件包括安装段,安装段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槽和至少一个导向段,导向段用于增加纵筋和/或横筋的径向运动范围,每个导向段对应一个第一卡槽,纵筋和/或横筋在导向段的引导下可以滑入相应的第一卡槽内。如此设计,引导段可以解决因累计位置精度误差所造成纵筋和/或横筋难以卡入连接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连接件包括:安装段1,设置在一块墙体内,该安装段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该墙体中受力筋的第一卡槽111和至少一个导向段,所述导向段为第一导向段112,每个第一导向段112对应一个第一卡槽111且每个第一导向段112用于引导受力筋滑入相应的第一卡槽111;固定段2,设置在安装段1上,该固定段2用于连接设置在另一块墙体上的悬挂筋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可以是外墙和内墙的其中之一,所述受力筋可以是外墙钢筋网片上的横筋,所述受力筋可以是外墙钢筋网片上的纵筋,即安装段1也可以安装在外墙的钢筋网片上,所述受力筋可以是内墙钢筋笼上的横筋,所述受力筋还可以是内墙钢筋笼上的纵筋。因此,安装段1可以安装在内墙的钢筋笼上。当安装段1安装在内墙的钢筋笼上时,钢筋笼上的横筋和/或纵筋卡接在第一卡槽111内;当安装段1安装在外墙的钢筋网片上时,钢筋网片上的横筋和/或纵筋卡接在第一卡槽111内。参见图1,第一卡槽111的开口背向固定段2,以实现钢筋笼或钢筋网片正向插入第一卡槽111内。从图3可以看出,连接件的安装段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卡槽111,由于钢筋笼或钢筋网片需要设置若干连接件,因此,第一卡槽111的开口背向固定段2可以使钢筋笼或钢筋网片一次性插入所有的第一卡槽111内。参见图2,第一卡槽111上设有第一卡片1111和第二卡片1112,第一导向段112上设有用于衔接第一卡片1111的第一导向面1121和用于衔接第二卡片1112的第二导向面1122,其中,第一卡片1111和第二卡片1112均用于阻止纵筋和/或横筋退出第一卡槽111,而第一导向面1121和第二导向面1122均用于增加纵筋和/或横筋的径向运动范围。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导向面1121为基准面时,第一卡片1111外凸于第一导向面1121;在第二导向面1122为基准面时,第二卡片1112外凸于第二导向面1122。此结构增加了第一卡片1111的弹性以及第二卡片1121的弹性,便于纵筋和/或横筋的插入。为了避免受力状态下纵筋和/或横筋脱出第一卡槽111,第一卡片1111与第二卡片1121的最小间距小于纵筋和/或横筋的半径。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导向面1121为基准面时,第一卡片1111与第一导向面1121平齐;在第二导向面1122为基准面时,第二卡片1112与第二导向面1122平齐。此结构减小了第一卡片1111的弹性变形量和第二卡片1112的弹性变形量。参见图4,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段1上的支撑段3,固定段2用于控制受力筋距离墙体一侧侧壁的距离,支撑段3用于控制受力筋距离墙体另一侧侧壁的距离,当受力筋距离墙体侧壁的距离得到固定时,墙体的抗变形强度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本实施例中,安装段1、固定段2和支撑段3三者连接后的长度为墙体的厚度,优选的,安装段1、固定段2和支撑段3由注塑机注塑后一体成型。且在分体结构下,安装段1、固定段2和支撑段3之间可依排列顺序螺接和/或卡接固定。当然,连接件的材料并不限于塑料,为增加连接件的结构强度,连接件当然还可以是由安装段1可发生弹性变形的任何一种材料(如金属)制成。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段,设置在一块墙体内,该安装段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受力筋的第一卡槽和至少一个导向段,每个导向段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卡槽且每个导向段用于引导受力筋滑入相应的第一卡槽;/n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上,该固定段用于连接设置在另一块墙体上的悬挂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段,设置在一块墙体内,该安装段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受力筋的第一卡槽和至少一个导向段,每个导向段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卡槽且每个导向段用于引导受力筋滑入相应的第一卡槽;
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上,该固定段用于连接设置在另一块墙体上的悬挂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背向所述固定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上设有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所述导向段上设有用于衔接所述第一卡片的第一导向面和用于衔接所述第二卡片的第二导向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面为基准面时,所述第一卡片外凸于所述第一导向面;在所述第二导向面为基准面时,所述第二卡片外凸于所述第二导向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面为基准面时,所述第一卡片与所述第一导向面平齐;在所述第二导向面为基准面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