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凯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高填方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65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填方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包括基坑和钢网,基坑内设有砣码,位于砣码两侧的基坑底部设有两个定滑轮,基坑上设有盖板,盖板的横轴上开设有条形槽和两个孔一,盖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立柱,钢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两侧通过夹持机构与拉伸弹簧的远端固定连接,将钢网固定在两个立柱之间,钢网下端贯穿条形槽延伸至基坑内部,位于基坑内部的钢网两侧的钢丝绳下端通过消能弹簧与砣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立柱内设有向下贯穿穿孔一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下端连接有弹性钢绳,弹性钢绳下端经定滑轮转向后连接至砣码。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缓冲消能效果良好,并且能够自动复位,重复利用率高。

A buffer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for high fill slope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填方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
本技术属于边坡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高填方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公路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道路勘测设计为了更加科学合理规划线路,导致局部地区存在高填方路段,尤其位于山区的高填方路段容易出现边坡失稳现象。滑坡掉落下来的大石头沿着坡面掉落在山脚下,大石头在掉落下来后不仅对山脚下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封堵住公路,造成严重的拥堵。为了防止大石头落下,传统的方式是在边坡上施工多根锚杆,在相邻两根锚杆之间缠绕钢网,通过钢网拦截大石头,但是钢网在没有缓冲消能的前提下受到强力冲击后容易损坏,并且在清理落石后也难以复位,重复利用率较低。如中国专利CN208088160U公开了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它包括设置于边坡上的基坑,基坑内设置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锥形钻头,锥形钻头位于基坑的外部,边坡上且位于基坑的下方还设置有多个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经地脚螺钉固设于边坡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沿着边坡倾角向上设置,活塞杆内贯穿有锚杆,锚杆插入于边坡中,液压油缸的下腔室内填充有液压油。利用增加了电机对石头进行破碎,采用液压油缸进行缓冲消能,但是实际中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耗能,大量的投入使用并不现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坚固且缓冲效果好,并且能够自动复位的高填方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填方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包括基坑和钢网,基坑内设有砣码,砣码为质量为1-3t的混凝土立方块,砣码的小于基坑的高度。位于砣码两侧的基坑底部设有两个定滑轮,基坑上设有盖板,盖板的横轴上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两侧的盖板上开设有孔一,盖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立柱,立柱内部设有空腔,空腔的底部设有贯穿立柱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向下贯穿孔一延伸至基坑内部,连接螺栓下端连接有弹性钢绳,弹性钢绳下端经定滑轮转向后连接至砣码,立柱的空腔内壁从上至下等距固定有多个基座,基座上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远端贯穿空腔内壁延伸至立柱外部,钢网的两侧焊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两侧通过夹持机构与拉伸弹簧的远端固定连接,将钢网固定在两个立柱之间,钢网下端贯穿条形槽延伸至基坑内部,位于基坑内部的钢网两侧的钢丝绳下端通过消能弹簧与砣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盖板的长度大于基坑的长度,盖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孔二,立柱底部的外侧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与孔二上下相对的孔三,孔三与孔二内贯穿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用于稳固立柱。进一步地,加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钢丝绳的开口环,开口环的开口侧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更换钢网。进一步地,钢网上设有由钢丝绕制而成的多个增强节点。用于增强钢网的强度。进一步地,条形槽内设有防磨垫圈,减少钢网在上下拉动时与条形槽的磨损。进一步地,拉伸弹簧和消能弹簧均为硬质弹簧,硬质弹簧有一定的强度,不易变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的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在使用时,落石从边坡滚落至钢网,由于落石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冲击力,钢网会向后移动,此时钢网左右两侧的拉伸弹簧受到拉伸,进行一级缓冲。当落石的冲击力进一步增大时,钢网进一步向后弯曲,在钢丝绳的牵拉下将隐藏在基坑内的钢网向上移动,此时钢丝绳下端的消能弹簧受到拉伸将砣码向上提升至悬空,进行二级缓冲。同时砣码的底部因为还通过弹性钢绳与立柱相连,当砣码向上提升的同时,弹性钢绳经过定滑轮的转向,使得立柱受到向下的拉力,因此达到一个上下受力平衡的局面,既保证了钢网的缓冲消能,又保证了立柱的稳固。当落石被清理后,平衡被打破,砣码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向下牵拉钢网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钢网的下方通过消能弹簧连接位于基坑内的砣码,并且钢网下端部分位于基坑内作为缓冲替补使用,钢网的左右两侧通过拉伸弹簧连接在立柱之间,立柱的底部与砣码之间连接有经定向滑轮转向的弹性钢绳,当钢网受到落石的冲击时,作为缓冲替补使用的钢网下端部分被迫上移,钢网下端的消能弹簧以及钢网上端的两侧的拉伸弹簧为其提供缓冲消能,砣码也由于受到消能弹簧向上的牵拉力而抬离基坑底部,同时砣码通过弹性钢绳给立柱以向下拉力,至此达到一个上下受力平衡的局面,既保证了钢网的缓冲消能,又保证了立柱的稳固。当落石被清理后,平衡被打破,砣码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向下牵拉钢网复位。总之,本技术不仅缓冲消能效果良好,并且能够自动复位,重复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盖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设有增强节点的钢网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2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坑、2-钢网、3-砣码、4-定滑轮、5-盖板、6-条形槽、7-孔一、8-立柱、9-空腔、10-连接螺栓、11-弹性钢绳、12-基座、13-拉伸弹簧、14-钢丝绳、15-消能弹簧、16-孔二、17-底座、18-孔三、19-固定螺钉、20-开口环、21-螺栓、22-增强节点、23-防磨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高填方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包括基坑1和钢网2,基坑1内设有砣码3,砣码3为质量为2t的混凝土立方块,砣码3的小于基坑1的高度。位于砣码3两侧的基坑底部设有两个定滑轮4,基坑1上设有盖板5,盖板5的横轴上开设有条形槽6,如图2所示,条形槽6内设有防磨垫圈23,减少钢网2在上下拉动时与条形槽6的磨损。条形槽6两侧的盖板5上开设有孔一7,盖板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立柱8,立柱8内部设有空腔9,空腔9的底部设有贯穿立柱8的连接螺栓10,连接螺栓10向下贯穿孔一7延伸至基坑1内部,如图2所示,盖板5的长度大于基坑1的长度,盖板5的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孔二16,立柱8底部的外侧设有底座17,底座17上设有与孔二16上下相对的孔三18,孔三18与孔二16内贯穿有固定螺钉19,固定螺钉19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用于稳固立柱8。连接螺栓10下端连接有弹性钢绳11,弹性钢绳11下端经定滑轮4转向后连接至砣码3,立柱8的空腔9内壁从上至下等距固定有3个基座12,基座12上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13,拉伸弹簧13的远端贯穿空腔9内壁延伸至立柱8外部,钢网2的两侧焊接有钢丝绳14,钢丝绳14的两侧通过能够夹持钢丝绳14的开口环20与拉伸弹簧13的远端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开口环20的开口侧通过螺栓21连接,便于拆卸更换钢网2。将钢网2固定在两个立柱8之间,钢网2下端贯穿条形槽6延伸至基坑1内部,位于基坑1内部的钢网2两侧的钢丝绳14下端通过消能弹簧15与砣码3的上表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填方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包括基坑(1)和钢网(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内设有砣码(3),位于所述砣码(3)两侧的基坑底部设有两个定滑轮(4),基坑(1)上设有盖板(5),所述盖板(5)的横轴上开设有条形槽(6),所述条形槽(6)两侧的盖板(5)上开设有孔一(7),盖板(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立柱(8),所述立柱(8)内部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底部设有贯穿立柱(8)的连接螺栓(10),所述连接螺栓(10)向下贯穿所述孔一(7)延伸至基坑(1)内部,连接螺栓(10)下端连接有弹性钢绳(11),所述弹性钢绳(11)下端经所述定滑轮(4)转向后连接至砣码(3),立柱(8)的空腔(9)内壁从上至下等距固定有多个基座(12),所述基座(12)上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13),所述拉伸弹簧(13)的远端贯穿空腔(9)内壁延伸至立柱(8)外部,所述钢网(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14),所述钢丝绳(14)的两侧通过夹持机构与拉伸弹簧(13)的远端固定连接,将钢网(2)固定在两个立柱(8)之间,钢网(2)下端贯穿所述条形槽(6)延伸至基坑(1)内部,位于基坑(1)内部的钢网(2)两侧的钢丝绳(14)下端通过消能弹簧(15)与砣码(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方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包括基坑(1)和钢网(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内设有砣码(3),位于所述砣码(3)两侧的基坑底部设有两个定滑轮(4),基坑(1)上设有盖板(5),所述盖板(5)的横轴上开设有条形槽(6),所述条形槽(6)两侧的盖板(5)上开设有孔一(7),盖板(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立柱(8),所述立柱(8)内部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底部设有贯穿立柱(8)的连接螺栓(10),所述连接螺栓(10)向下贯穿所述孔一(7)延伸至基坑(1)内部,连接螺栓(10)下端连接有弹性钢绳(11),所述弹性钢绳(11)下端经所述定滑轮(4)转向后连接至砣码(3),立柱(8)的空腔(9)内壁从上至下等距固定有多个基座(12),所述基座(12)上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13),所述拉伸弹簧(13)的远端贯穿空腔(9)内壁延伸至立柱(8)外部,所述钢网(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14),所述钢丝绳(14)的两侧通过夹持机构与拉伸弹簧(13)的远端固定连接,将钢网(2)固定在两个立柱(8)之间,钢网(2)下端贯穿所述条形槽(6)延伸至基坑(1)内部,位于基坑(1)内部的钢网(2)两侧的钢丝绳(14)下端通过消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鲁旭荣舒敏洁
申请(专利权)人:凯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