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护壁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65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护壁套管,包括护壁套管本体,所述护壁套管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硬木椎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护壁套管本体、第一耐磨耐腐蚀层、钢管、第二耐磨耐腐蚀层、硬木椎体、圆板、锥形块和钢片加强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护壁套管击打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钢管底部发生卷边,无法正常进行,套管下至不能满足要求的深度时,想拔出又非常困难,现有技术费时费力也可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只能另行开孔,造成人力与材料的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该新型护壁套管,具备击打过程中,椎体挤压透水层,避免钢管底部发生卷边,提高套管下行速度,顺利通过透水层,该技术省时省力满足施工要求,提高施工效率。

New wall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护壁套管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新型护壁套管。
技术介绍
在工程勘察与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第四纪地层中的卵石层、漂石层、碎石层、回填层,易发生漏水,影响钻探施工,甚至废孔,通常采用下套管技术解决,即在透水层安装一段比钻探直径大的钢管,采用锤击法将钢管打至透水层以下,起到保护孔壁,防止漏水、踏孔,保证勘察与勘探任务顺利完成,现行套管技术存在的问题:①击打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钢管底部发生卷边,无法正常进行;②套管下至不能满足要求的深度时,想拔出又非常困难;③该技术费时费力也可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只能另行开孔,造成人力与材料的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护壁套管,具备击打过程中,椎体挤压透水层,避免钢管底部发生卷边,提高套管下行速度,顺利通过透水层,该技术省时省力满足施工要求,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护壁套管击打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钢管底部发生卷边,无法正常进行,套管下至不能满足要求的深度时,想拔出又非常困难,现有技术费时费力也可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只能另行开孔,造成人力与材料的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护壁套管,包括护壁套管本体,所述护壁套管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硬木椎体。优选的,所述护壁套管本体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外表面电镀有第一耐磨耐腐蚀层,所述钢管的内壁电镀有第二耐磨耐腐蚀层。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耐腐蚀层和第二耐磨耐腐蚀层均由镍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硬木椎体包括圆板,所述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钢片加强层。优选的,所述圆板和锥形块均由硬质木材制成,所述圆板的厚度为10cm,所述圆板底部的直径小于锥形块顶部直径2mm,所述圆板位于护壁套管本体的内腔,所述圆板的表面靠近护壁套管本体内壁的一侧与护壁套管本体的内壁接触,所述护壁套管本体底部的直径与锥形块顶部的直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护壁套管本体、第一耐磨耐腐蚀层、钢管、第二耐磨耐腐蚀层、硬木椎体、圆板、锥形块和钢片加强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护壁套管击打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钢管底部发生卷边,无法正常进行,套管下至不能满足要求的深度时,想拔出又非常困难,现有技术费时费力也可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只能另行开孔,造成人力与材料的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该新型护壁套管,具备击打过程中,椎体挤压透水层,避免钢管底部发生卷边,提高套管下行速度,顺利通过透水层,该技术省时省力满足施工要求,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钢片加强层,增加了锥形块底部的强度,延长了硬木椎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圆板和锥形块,圆板和锥形块为一体成型木块,通过设置第一耐磨耐腐蚀层和第二耐磨耐腐蚀层,增加了护壁套管本体的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硬木椎体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护壁套管本体的局部俯视剖视图。图中:1护壁套管本体、101第一耐磨耐腐蚀层、102钢管、103第二耐磨耐腐蚀层、2硬木椎体、201圆板、202锥形块、203钢片加强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新型护壁套管,包括护壁套管本体1,护壁套管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硬木椎体2;护壁套管本体1包括钢管102,钢管102的外表面电镀有第一耐磨耐腐蚀层101,钢管102的内壁电镀有第二耐磨耐腐蚀层103,第一耐磨耐腐蚀层101和第二耐磨耐腐蚀层103均由镍材料制成,硬木椎体2包括圆板201,圆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202,锥形块202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钢片加强层203,圆板201和锥形块202均由硬质木材制成,圆板201的厚度为10cm,圆板201底部的直径小于锥形块202顶部直径2mm,圆板201位于护壁套管本体1的内腔,圆板201的表面靠近护壁套管本体1内壁的一侧与护壁套管本体1的内壁接触,护壁套管本体1底部的直径与锥形块202顶部的直径相同,通过设置护壁套管本体1、第一耐磨耐腐蚀层101、钢管102、第二耐磨耐腐蚀层103、硬木椎体2、圆板201、锥形块202和钢片加强层20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护壁套管击打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钢管102底部发生卷边,无法正常进行,套管下至不能满足要求的深度时,想拔出又非常困难,现有技术费时费力也可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只能另行开孔,造成人力与材料的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该新型护壁套管,具备击打过程中,椎体挤压透水层,避免钢管102底部发生卷边,提高套管下行速度,顺利通过透水层,该技术省时省力满足施工要求,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通过设置钢片加强层203,增加了锥形块202底部的强度,延长了硬木椎体2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圆板201和锥形块202,圆板201和锥形块202为一体成型木块,通过设置第一耐磨耐腐蚀层101和第二耐磨耐腐蚀层103,增加了护壁套管本体1的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根据实际地层的密实程度,可选择不同材质加工套管底部的锥形体,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护壁套管新技术核心是锥形体尺寸选择,直径L=2h,h为锥形体高度,这种设计最为省力,进尺迅速,L=2h,L通常选用110m、130mm或150mm。使用时,使用者将硬木椎体2安装在护壁套管本体1的底部,在向土壤内极大的过程中硬木椎体2破开土壤内的杂质,避免钢管102出现卷边的现象,方便钢管102更好的进入土壤内。综上所述:该新型护壁套管,通过设置护壁套管本体1、第一耐磨耐腐蚀层101、钢管102、第二耐磨耐腐蚀层103、硬木椎体2、圆板201、锥形块202和钢片加强层20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护壁套管击打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钢管底部发生卷边,无法正常进行,套管下至不能满足要求的深度时,想拔出又非常困难,现有技术费时费力也可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只能另行开孔,造成人力与材料的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护壁套管,包括护壁套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套管本体(1)包括钢管(102),所述钢管(102)的外表面电镀有第一耐磨耐腐蚀层(101),所述钢管(102)的内壁电镀有第二耐磨耐腐蚀层(103),所述护壁套管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硬木椎体(2),所述硬木椎体(2)包括圆板(201),所述圆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202),所述锥形块(202)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钢片加强层(203)。/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护壁套管,包括护壁套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套管本体(1)包括钢管(102),所述钢管(102)的外表面电镀有第一耐磨耐腐蚀层(101),所述钢管(102)的内壁电镀有第二耐磨耐腐蚀层(103),所述护壁套管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硬木椎体(2),所述硬木椎体(2)包括圆板(201),所述圆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块(202),所述锥形块(202)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钢片加强层(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护壁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炜殷阳洋赵海龙潘峰王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