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56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包括电气控制柜,蒸汽机构,染色箱,走布辊,第一滤布机构,第二滤布机构,进布口和出布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蒸汽机构的设置,蒸汽不但能够对纺织布进行高温杀菌,还能使纺织布内含有水分子,增加纺织布对颜料的吸收速度,而且受热的纺织布能增加颜料中分子的运动强度,具有较好的上色效果;第一滤布机构的设置,浸染颜料后的纺织布进入滤布辊,旋转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滤布辊反向运转对纺织布进行碾压,将颜料压入纺织布内部,增强纺织布的吸附效果,并将纺织布内的气体分子碾压出,以便于再次浸染的吸收效果;第二滤布机构的设置,将多余的颜料挤出,保证纺织布的上色均匀性。

A fabric color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
本技术属于织布上色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738979U,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纺织布用染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箱体和水泵,所述箱体的内腔从上至下分别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和过滤板,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染料箱。但是现有的纺织布用染色装置还存在着只是单纯的利用喷淋技术对纺织布进行上色,上色效果差,色泽不均匀,而且干燥的纺织布渗透效果差,只能实现单面上色,根据颜料的浓稠度不一样会导致喷淋管堵塞的现象,以及上色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以解决现有的纺织布用染色装置还存在着只是单纯的利用喷淋技术对纺织布进行上色,上色效果差,色泽不均匀,而且干燥的纺织布渗透效果差,只能实现单面上色,根据颜料的浓稠度不一样会导致喷淋管堵塞的现象,以及上色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包括电气控制柜,蒸汽机构,染色箱,走布辊,第一滤布机构,第二滤布机构,进布口和出布口,所述蒸汽机构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连接;所述染色箱设置在蒸汽机构的一侧;所述走布辊采用多个,均嵌装在染色箱内部;所述第一滤布机构和第二滤布机构均与染色箱通过螺栓连接,并与电气控制柜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进布口和出布口分别开设在染色箱的两端。所述蒸汽机构包括蒸汽生发器,蒸汽管,安装板,罩壳,光轴,夹层腔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生发器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蒸汽生发器的上方;所述蒸汽管两端分别与蒸汽生发器和夹层腔连接;所述罩壳外部设置为矩形状,内部设置为半圆状,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夹层腔设置为半圆状,开设在罩壳内部;所述蒸汽出口采用多个,沿夹层腔内壁开设;所述光轴采用多个,均与安装板通过轴承连接,能提高纺织布的熏蒸效果,使纺织布内含有水分子,增加纺织布对颜料的吸收速度,达到快速上色的目的。所述蒸汽生发器具体采用LDR型工业蒸汽发生器,蒸汽生发器产生的蒸汽不但能够对纺织布进行高温杀菌,而且受热的纺织布能增加颜料中分子的运动强度,具有较好的上色效果。所述第一滤布机构与第二滤布机构采用相同机构设置;所述第一滤布机构包括旋转电机,齿轮和滤布辊,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染色箱的外侧,并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连接;所述齿轮设置2个,均嵌装在滤布辊的一端,并相互啮合;所述滤布辊采用2个,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染色箱连接,其中一端贯穿至染色箱的外侧;所述旋转电机和齿轮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旋转电机具体采用3I/RK15A-C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蒸汽机构的设置,在纺织布进入染色箱之前首先通过光轴进入罩壳内部,蒸汽生发器产生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夹层腔内,然后通过蒸汽出口对干燥的纺织布进行熏蒸,蒸汽不但能够对纺织布进行高温杀菌,还能使纺织布内含有水分子,增加纺织布对颜料的吸收速度,而且受热的纺织布能增加颜料中分子的运动强度,具有较好的上色效果。2.本技术第一滤布机构的设置,浸染颜料后的纺织布进入滤布辊,旋转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滤布辊反向运转对纺织布进行碾压,将颜料压入纺织布内部,增强纺织布的吸附效果,并将纺织布内的气体分子碾压出,以便于再次浸染的吸收效果。3.本技术第二滤布机构的设置,通过第一滤布机构对纺织布的挤压和二次浸染后,第二滤布机构对纺织布进行滤布,将多余的颜料挤出,保证纺织布的上色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蒸汽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滤布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气控制柜,2-蒸汽机构,21-蒸汽生发器,22-蒸汽管,23-安装板,24-罩壳,25-光轴,26-夹层腔,27-蒸汽出口,3-染色箱,4-走布辊,5-第一滤布机构,51-旋转电机,52-齿轮,53-滤布辊,6-第二滤布机构,7-进布口,8-出布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包括电气控制柜1,蒸汽机构2,染色箱3,走布辊4,第一滤布机构5,第二滤布机构6,进布口7和出布口8,所述蒸汽机构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连接;所述染色箱3设置在蒸汽机构2的一侧;所述走布辊4采用多个,均嵌装在染色箱3内部;所述第一滤布机构5和第二滤布机构6均与染色箱3通过螺栓连接,并与电气控制柜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进布口7和出布口8分别开设在染色箱3的两端。所述蒸汽机构2包括蒸汽生发器21,蒸汽管22,安装板23,罩壳24,光轴25,夹层腔26和蒸汽出口27,所述蒸汽生发器2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连接;所述安装板23通过螺栓安装在蒸汽生发器21的上方;所述蒸汽管22两端分别与蒸汽生发器21和夹层腔26连接;所述罩壳24外部设置为矩形状,内部设置为半圆状,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23的一侧。所述夹层腔26设置为半圆状,开设在罩壳24内部;所述蒸汽出口27采用多个,沿夹层腔26内壁开设;所述光轴25采用多个,均与安装板23通过轴承连接,能提高纺织布的熏蒸效果,使纺织布内含有水分子,增加纺织布对颜料的吸收速度,达到快速上色的目的。所述蒸汽生发器21具体采用LDR型工业蒸汽发生器,蒸汽生发器21产生的蒸汽不但能够对纺织布进行高温杀菌,而且受热的纺织布能增加颜料中分子的运动强度,具有较好的上色效果。所述第一滤布机构5与第二滤布机构6采用相同机构设置;所述第一滤布机构5包括旋转电机51,齿轮52和滤布辊53,所述旋转电机51通过螺栓安装在染色箱3的外侧,并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连接;所述齿轮52设置2个,均嵌装在滤布辊53的一端,并相互啮合;所述滤布辊53采用2个,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染色箱3连接,其中一端贯穿至染色箱3的外侧;所述旋转电机51和齿轮52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旋转电机51具体采用3I/RK15A-C型。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在纺织布进入染色箱3之前首先通过光轴25进入罩壳24内部,蒸汽生发器21产生蒸汽通过蒸汽管22进入夹层腔26内,然后通过蒸汽出口27对干燥的纺织布进行熏蒸,蒸汽不但能够对纺织布进行高温杀菌,还能使纺织布内含有水分子,增加纺织布对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控制柜(1),蒸汽机构(2),染色箱(3),走布辊(4),第一滤布机构(5),第二滤布机构(6),进布口(7)和出布口(8),所述蒸汽机构(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连接;所述染色箱(3)设置在蒸汽机构(2)的一侧;所述走布辊(4)采用多个,均嵌装在染色箱(3)内部;所述第一滤布机构(5)和第二滤布机构(6)均与染色箱(3)通过螺栓连接,并与电气控制柜(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进布口(7)和出布口(8)分别开设在染色箱(3)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布上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控制柜(1),蒸汽机构(2),染色箱(3),走布辊(4),第一滤布机构(5),第二滤布机构(6),进布口(7)和出布口(8),所述蒸汽机构(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连接;所述染色箱(3)设置在蒸汽机构(2)的一侧;所述走布辊(4)采用多个,均嵌装在染色箱(3)内部;所述第一滤布机构(5)和第二滤布机构(6)均与染色箱(3)通过螺栓连接,并与电气控制柜(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进布口(7)和出布口(8)分别开设在染色箱(3)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布上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机构(2)包括蒸汽生发器(21),蒸汽管(22),安装板(23),罩壳(24),光轴(25),夹层腔(26)和蒸汽出口(27),所述蒸汽生发器(2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连接;所述安装板(23)通过螺栓安装在蒸汽生发器(21)的上方;所述蒸汽管(22)两端分别与蒸汽生发器(21)和夹层腔(26)连接;所述罩壳(24)外部设置为矩形状,内部设置为半圆状,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板(23)的一侧。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傅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洛东盛兴纺织涂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