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5852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膜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植物多酚混合溶液;2)制备聚噁唑啉混合溶液;3)制备抗凝剂混合溶液;4)恒温下,将上述植物多酚混合溶液流过血液透析膜;5)恒温下,将上述聚噁唑啉混合溶液流过上述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6)恒温下,将上述抗凝剂混合溶液流过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改性血液透析膜的血液透析膜得产品。该膜主要用于血液透析,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前提下,可有效实现抑制氧化应激,防止血栓的目的。

A kind of hemodialysis membrane which interferes with 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coagul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膜
,特别涉及一种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此类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全甚至完全缺失,血液透析已成为其主要的替代肾脏治疗的措施。然而,血液透析膜作为血液透析的核心物质,由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问题,易引起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粘附和活化,在透析过程中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导致其与抗氧化物质的平衡紊乱,造成氧化应激;并且,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会与包括脂质、多肽、核酸等生物分子反应,引起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变性、血管损伤等,进一步加剧氧化应激。而氧化应激状态易诱导透析患者产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透析患者的预后效果及远期生存率。此外,血液透析作为体外循环的一个过程,血液与管路、滤器膜表面的接触以及血液湍流产生的高剪切力,易诱发机体凝血,导致血栓的发生。然而,市场上现存的血液透析膜并不能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更不能同时起抗凝血作用。因此,研发一种功能化血液透析膜,在维持较好生物相容性的前提下,改善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损伤以及实现抗凝血作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抗凝剂对血液透析膜进行功能化设计,构建了具有干预氧化应激功能及抗凝功能的表面,解决了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出现的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栓的关键难题,并降低了其他并发症诱发的风险。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植物多酚混合溶液;2)制备聚噁唑啉混合溶液;3)制备抗凝剂混合溶液;4)恒温下,将上述植物多酚混合溶液流过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5)恒温下,将上述聚噁唑啉混合溶液流过上述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改性血液透析膜;6)恒温下,将上述抗凝剂混合溶液流过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改性血液透析膜的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抗凝剂改性血液透析膜。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聚噁唑啉为部分水解聚噁唑啉;其中,水解部分为聚噁唑啉质量的5-40%,优选的,水解部分为聚噁唑啉质量的20%;步骤4)中,所述恒温的温度为25℃-35℃;所述流过的时间为90-150min;优选的,所述流过的时间为120-150min;步骤5)中,所述恒温的温度为25℃-35℃;所述流过的时间为90-150min;优选的,所述流过的时间为120-150min。进一步地,步骤1)中,植物多酚混合溶液的植物多酚浓度为2-5g/L;步骤1)中,植物多酚包括单宁酸、咖啡酸、肉桂酸、没食子酸、鞣花酸、熊果苷中的至少一种;步骤1)具体包括:向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加入植物多酚以及金属盐,混合,得植物多酚混合溶液;其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浓度为0.5-5g/L,pH为7.0-11.0;金属盐终浓度为5-50g/L;金属盐是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氯化铁或氯化铝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步骤2)中,聚噁唑啉混合溶液的聚噁唑啉浓度为2-5g/L;步骤2)具体包括:向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加入聚噁唑啉,混合,得聚噁唑啉混合溶液;其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浓度为0.5-5g/L,pH为7.0-11.0。进一步地,步骤3)中,抗凝剂混合溶液的抗凝剂浓度为0.01-1g/L;步骤3)中,抗凝剂包括肝素钠、肝素、阿加曲班中的至少一种;步骤3)具体包括:向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抗凝剂,混合,得抗凝剂混合溶液;其中,磷酸盐缓冲溶液浓度为0.5-1mol/L。进一步地,步骤4)还包括:对所得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冲洗;步骤4)还包括:对血液透析膜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无水乙醇浸泡处理和去离子水浸泡处理后,干燥;步骤4)中,血液透析膜为聚砜膜、聚醚砜膜、聚丙烯腈膜、聚乙烯醇膜、聚乳酸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聚碳酸酯膜、聚酰胺膜或再生纤维素膜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步骤5)还包括:对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改性血液透析膜冲洗。进一步地,步骤6)中,恒温的温度为25℃-35℃;流过的时间为10-30min;步骤6)还包括:对所得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抗凝剂血液透析膜后处理;后理包括冲洗,干燥。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抗凝剂同时对膜表面进行功能化设计,合理调整制备工艺,基于植物多酚非特异性沉积及植物多酚与聚噁唑啉及聚噁唑啉与抗凝剂之间的氢键作用、迈克尔加成作用,使血液透析过程中改性膜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前提下,实现有效抑制氧化应激,防止血栓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改性透析膜制备方法简单,无毒无污染,实用价值高。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改性前后血液透析膜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试结果。图2(a)为改性前后血液透析膜表面血小板黏附结果;图2(b)为改性前后血液透析膜表面红细胞黏附结果。图3为改性前后血液透析膜抗凝血时间的测定结果。图4为改性前后血液透析膜对氧化应激诱导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的阻滞作用抑制率。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植物多酚混合溶液;2)制备聚噁唑啉(POZ)混合溶液;3)制备抗凝剂混合溶液;4)恒温下,将上述植物多酚混合溶液流过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5)恒温下,将上述聚噁唑啉混合溶液流过上述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POZ改性血液透析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特定的抗氧化物质、改善血液相容性物质及抗凝药物同时对膜表面进行功能化设计,基于植物多酚非特异性沉积及植物多酚与POZ及POZ与抗凝剂之间的氢键作用、迈克尔加成作用,使血液透析过程中改性膜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前提下,实现有效抑制氧化应激,防止血栓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改性透析膜制备方法简单,无毒无污染,实用价值高。植物多酚(Polyphenol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具有多个酚羟基的次生代谢产物,植物多酚因能使未成对电子离域而具有较强的活性,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抑制氧化酶活性而起到抗氧化作用。聚噁唑啉(POZ)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及生物相容性,易于合成,具有高的药物负载量,同时在人体内易于代谢,无有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制备植物多酚混合溶液;/n2)制备聚噁唑啉混合溶液;/n3)制备抗凝剂混合溶液;/n4)恒温下,将上述植物多酚混合溶液流过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n5)恒温下,将上述聚噁唑啉混合溶液流过上述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改性血液透析膜;/n6)恒温下,将上述抗凝剂混合溶液流过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改性血液透析膜的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抗凝剂改性血液透析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预氧化应激且抗凝的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植物多酚混合溶液;
2)制备聚噁唑啉混合溶液;
3)制备抗凝剂混合溶液;
4)恒温下,将上述植物多酚混合溶液流过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
5)恒温下,将上述聚噁唑啉混合溶液流过上述植物多酚改性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改性血液透析膜;
6)恒温下,将上述抗凝剂混合溶液流过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改性血液透析膜的血液透析膜,得植物多酚-聚噁唑啉-抗凝剂改性血液透析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聚噁唑啉为部分水解聚噁唑啉;其中,水解部分为聚噁唑啉质量的5-40%,优选的,水解部分为聚噁唑啉质量的20%;
步骤4)中,所述恒温的温度为25℃-35℃;所述流过的时间为90-150min;优选的,所述流过的时间为120-150min;
步骤5)中,所述恒温的温度为25℃-35℃;所述流过的时间为90-150min;优选的,所述流过的时间为120-15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植物多酚混合溶液的植物多酚浓度为2-5g/L;
步骤1)中,所述植物多酚包括单宁酸、咖啡酸、肉桂酸、没食子酸、鞣花酸、熊果苷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具体包括:向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加入植物多酚以及金属盐,混合,得植物多酚混合溶液;其中,
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浓度为0.5-5g/L,pH为7.0-11.0;
所述金属盐终浓度为5-50g/L;所述金属盐是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氯化铁或氯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洋陈琦陈莉赵义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