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50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包括底架,底架的上部为上横梁,上横梁的上方通过摆动机构设置有摆动架,摆动架内设置有容器放置装置,摆动机构由电机驱动运行,摆动架的外部设置有密封仓,密封仓的一侧设置有真空管,另一侧设置有氮气管,真空管的进口连接真空泵,氮气管的进口连接氮气钢瓶,密封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放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无氧环境与振荡摇晃器为一体的,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占地小,功能多,投资少的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

A kind of shaking table for anaerobic microbial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
本技术涉及微生培养设备
,具体为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
技术介绍
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通常是在一个无氧环境的专用装置里面进行的,这样可以避免厌氧微生物在大气中操作接触氧而死亡。目前这种专用装置大多为无氧培养箱,现有的无氧培养箱只能对厌氧型微生物菌种进行静止培养,培养过程中有的需要通过振荡或摇晃来加快培养的速度,缩短反应时间,然而静止培养会出现培养时间长,培养速度慢的缺点;而现有的摇床大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厌氧型微生物菌种有可能接触氧而死亡,无法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因此,需要研制一种集无氧环境与振荡摇晃器为一体的,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占地小,功能多,投资少的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无氧环境与振荡摇晃器为一体的,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占地小,功能多,投资少的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包括底架,底架的上部为上横梁,上横梁的上方通过摆动机构设置有摆动架,摆动架内设置有容器放置装置,摆动机构由电机驱动运行,摆动架的外部设置有密封仓,密封仓的一侧设置有真空管,另一侧设置有氮气管,真空管的进口连接真空泵,氮气管的进口连接氮气钢瓶,密封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放管。进一步地,密封仓的底部与上横梁密封连接,密封仓的顶部通过蝴蝶螺栓连接顶盖,密封仓的侧壁设置有压力表。进一步地,摆动机构由2-5套组成,每套摆动机构均包括一根主动轴和一根从动轴,主动轴通过第一轴承总成转动安装在上横梁上,从动轴通过第二轴承总成安装在摆动架的底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通过摆动臂连接,其中任意一套摆动机构的主动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由电机驱动摆动机构运转。进一步地,第一轴承总成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通过螺栓安装在上横梁的顶部和底部,第一轴承座内均安装有第一轴承,主动轴穿过两个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摆动臂。进一步地,第二轴承总成包括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摆动架的底部,第二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二轴承,从动轴顶端与摆动架的底部连接,从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在第二轴承的内圈连接摆动臂的另一端。进一步地,容器放置装置包括顶板,顶板内开设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容器套袋。进一步地,密封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摆动架的外部设置密封仓,使用时将氮气管连接氮气钢瓶,然后对密封仓进行抽真空和气体转换等操作,使密封仓保持一个无氧环境,再启动电机对摆动架上进行摇晃,从而使摆动架上的厌氧型微生物菌种进行振荡培养,加快了培养速度,缩短了培养时间。本装置集无氧环境与振荡摇晃器为一体,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占地小,功能多,投资少,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Ⅰ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Ⅱ部放大图;图中:1-底架,11-上横梁,21-真空管,22-真空泵,3-电机,4-密封仓,41-压力表,42-蝴蝶螺栓,43-顶盖,44-氮气管,45-排放管,5-摆动架,6-容器放置装置,61-顶板,62-容器套袋,7-摆动机构,71-联轴器,72-第一轴承,73-第一轴承座,74-主动轴,75-摆动臂,76-从动轴,77-第二轴承,78-第二轴承座,8-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包括底架1,底架1的上部为上横梁11,上横梁11的上方通过摆动机构7设置有摆动架5,摆动架5内设置有容器放置装置6,摆动机构7由电机3驱动运行,摆动架5的外部设置有密封仓4,密封仓4的一侧设置有真空管21,另一侧设置有氮气管44,真空管21的进口连接真空泵22,氮气管44的进口连接氮气钢瓶,密封仓4的底部设置有排放管45。为了使密封仓4达到密闭的效果,密封仓4的底部与上横梁11密封连接,密封仓4的顶部通过蝴蝶螺栓42连接顶盖43,密封仓4的侧壁设置有压力表41。摆动机构7由2-5套组成,本技术以3套摆动机构7为例,每套摆动机构7均包括一根主动轴74和一根从动轴76,主动轴74通过第一轴承总成转动安装在上横梁11上,从动轴76通过第二轴承总成安装在摆动架5的底部,主动轴74和从动轴76之间通过摆动臂75连接,其中任意一套摆动机构7的主动轴74通过联轴器71与电机3连接,由电机3驱动摆动机构7运转。第一轴承总成包括第一轴承座73,第一轴承座73通过螺栓安装在上横梁11的顶部和底部,第一轴承座73内均安装有第一轴承72,主动轴74穿过两个第一轴承72的内圈连接摆动臂75。第二轴承总成包括第二轴承座78,第二轴承座78通过螺栓安装在摆动架5的底部,第二轴承座78内安装有第二轴承77,从动轴76顶端与摆动架5的底部连接,从动轴76的另一端穿过在第二轴承77的内圈连接摆动臂75的另一端。容器放置装置6包括顶板61,顶板61内开设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容器套袋62,这样可以将不同大小的容器放置在容器套袋62内进行振荡培养。密封仓4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8,加热器8用来提供厌氧菌培养所需的环境温度。本技术操作方法如下:①把氮气钢瓶上的减压阀安装好,调节减压阀,输出压力0.05-0.08MPa。②打开顶盖43,将盛有微生物菌种的培养容器放置到对应大小的容器套袋62内。②在密封仓4内放入钯粒和干燥剂,并放入美兰指示条。④关紧顶盖43,启动真空泵22抽真空,然后开启钢瓶总阀和氮气管44上的阀门,向密封仓4内充氮气,这样就完成了氮气的第一次置换,重复上述方法5-6次,就完成了整个氮气的置换,关闭减压阀和钢瓶总阀。⑤用钯粒分筛来吸收操作室内剩余氧分子,最后用指示条来测量密封仓4内是否还有氧,指示条变色表明已经是厌氧环境了,此时就可以启动电机3对厌氧菌的进行振荡培养了。本实新型通过在摆动架5的外部设置有密封仓4,使用时将氮气管44连接氮气钢瓶,然后对密封仓4进行抽真空和气体转换操作,使密封仓4保持一个无氧环境,再启动电机3对摆动架5上进行摇晃,从而使摆动架5上的厌氧型微生物菌种进行振荡培养,加快了培养速度,缩短了培养时间。本装置集无氧环境与振荡摇晃器为一体,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占地小,功能多,投资少,值得推广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包括底架(1),底架(1)的上部为上横梁(11),其特征在于:上横梁(11)的上方通过摆动机构(7)设置有摆动架(5),摆动架(5)内设置有容器放置装置(6),摆动机构(7)由电机(3)驱动运行,摆动架(5)的外部设置有密封仓(4),密封仓(4)的一侧设置有真空管(21),另一侧设置有氮气管(44),真空管(21)的进口连接真空泵(22),氮气管(44)的进口连接氮气钢瓶,密封仓(4)的底部设置有排放管(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包括底架(1),底架(1)的上部为上横梁(11),其特征在于:上横梁(11)的上方通过摆动机构(7)设置有摆动架(5),摆动架(5)内设置有容器放置装置(6),摆动机构(7)由电机(3)驱动运行,摆动架(5)的外部设置有密封仓(4),密封仓(4)的一侧设置有真空管(21),另一侧设置有氮气管(44),真空管(21)的进口连接真空泵(22),氮气管(44)的进口连接氮气钢瓶,密封仓(4)的底部设置有排放管(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其特征在于:密封仓(4)的底部与上横梁(11)密封连接,密封仓(4)的顶部通过蝴蝶螺栓(42)连接顶盖(43),密封仓(4)的侧壁设置有压力表(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型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其特征在于:摆动机构(7)由2-5套组成,每套摆动机构(7)均包括一根主动轴(74)和一根从动轴(76),主动轴(74)通过第一轴承总成转动安装在上横梁(11)上,从动轴(76)通过第二轴承总成安装在摆动架(5)的底部,主动轴(74)和从动轴(76)之间通过摆动臂(75)连接,其中任意一套摆动机构(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劲松顾朝令卢俊媛赵会玉杨本寿李亚林李聪平刘守国雷勇张才贵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曲靖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