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氢气发生器,包括外壳,防护壳,副产物容器,储液器,反应容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可插接过滤板结构,防腐垫,副产物容纳区,电极棒,第一通孔,第一注射管,第一连接杆和第二注射管,所述的防护壳螺钉连接在外壳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座,定向轮和万向轮的设置,有利于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氢气发生工作,增加移动功能;测量存放桶,转动杆,搅拌杆和旋转杆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前对氢气发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工作,方便进行氢气发生工作;L型过滤板,第二通孔,过滤网兜和平头螺钉的设置,有利于过滤反应后的材料,增加过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气发生器
本技术属于氢气发生设备
,尤其涉及氢气发生器。
技术介绍
氢发生器利用一种或多种包含氢的反应物,其可以反应以产生氢气。反应可以以多种方式引发,诸如水解和热解。例如,两种反应物可以产生氢和副产物。加速剂或催化剂可以用来增加反应速率或催化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时,产生包括氢气和副产物的反应产物。但是现有的氢气发生设备还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移动功能,不方便在工作前进行原料混合工作以及排放混合物时不方便进行过滤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氢气发生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氢气发生器,以解决现有的氢气发生设备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移动功能,不方便在工作前进行原料混合工作以及排放混合物时不方便进行过滤的问题。氢气发生器,包括外壳,防护壳,副产物容器,储液器,反应容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可插接过滤板结构,防腐垫,副产物容纳区,电极棒,第一通孔,第一注射管,第一连接杆和第二注射管,所述的防护壳螺钉连接在外壳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副产物容器螺栓连接在防护壳的内壁;所述的储液器螺钉连接在副产物容器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反应容器插接在储液器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外壳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过滤板结构安装在外壳的右侧下部;所述的防腐垫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副产物容纳区设置在副产物容器和储液器之间;所述的电极棒螺钉连接在反应容器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通孔开设在反应容器的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注射管分别贯穿外壳和防护壳以及副产物容器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分别贯穿外壳和防护壳以及副产物容器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注射管分别贯穿外壳和防护壳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移动存放座结构包括移动座,定向轮,万向轮,存放盒,第二连接杆和牵引环,所述的定向轮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右侧;所述的万向轮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左侧;所述的存放盒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右端焊接在移动座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牵引环的右端焊接在第二连接杆的左侧。优选的,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包括测量存放桶,观察片,刻度线,橡胶盖,深沟球轴承,转动杆,搅拌杆和旋转杆,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测量存放桶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刻度线刻画在测量存放桶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橡胶盖盖接在测量存放桶的上端外壁;所述的深沟球轴承镶嵌在橡胶盖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的上端贯穿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所述的搅拌杆分别焊接在转动杆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转动杆的上端焊接在旋转杆的下端左侧。优选的,所述的可插接过滤板结构包括插接管,L型过滤板,密封圈,第二通孔,过滤网兜和平头螺钉,所述的L型过滤板的左侧插接在插接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通孔开设在L型过滤板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圈胶接在L型过滤板的上端;所述的平头螺钉分别贯穿过滤网兜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平头螺钉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二通孔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存放盒采用不锈钢盒;所述的牵引环采用不锈钢环。优选的,所述的外壳采用下端无底的不锈钢壳;所述的防腐垫采用硅胶垫。优选的,所述的外壳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防腐垫设置在外壳和移动座之间。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杆的上端外壁和深沟球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的测量存放桶的下端插接在存放盒的上侧内部。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兜采用不锈钢网兜;所述的密封圈采用橡胶圈。优选的,所述的插接管螺钉连接在外壳的右侧下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座,定向轮和万向轮的设置,有利于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氢气发生工作,增加移动功能。2.本技术中,所述的测量存放桶,转动杆,搅拌杆和旋转杆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前对氢气发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工作,方便进行氢气发生工作。3.本技术中,所述的L型过滤板,第二通孔,过滤网兜和平头螺钉的设置,有利于过滤反应后的材料,增加过滤功能。4.本技术中,所述的测量存放桶,观察片和刻度线的设置,有利于通过观察片和刻度线配合观察材料数量,方便进行材料混合工作。5.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座,第二连接杆和牵引环的设置,有利于使用外部的设备拉动移动座,方便进行移动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测量存放桶和观察片的设置,有利于通过观察片观察材料的混合程度,方便进行氢气发生工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插接管和L型过滤板的设置,有利于在移动的过程中携带L型过滤板,方便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过滤工作。8.本技术中,所述的橡胶盖,深沟球轴承,转动杆,搅拌杆和旋转杆的设置,有利于旋转转动杆和搅拌杆以及旋转杆,方便进行材料混合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移动存放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插接过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防护壳;3、副产物容器;4、储液器;5、反应容器;6、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1、移动座;62、定向轮;63、万向轮;64、存放盒;65、第二连接杆;66、牵引环;7、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71、测量存放桶;72、观察片;73、刻度线;74、橡胶盖;75、深沟球轴承;76、转动杆;77、搅拌杆;78、旋转杆;8、可插接过滤板结构;81、插接管;82、L型过滤板;83、密封圈;84、第二通孔;85、过滤网兜;86、平头螺钉;9、防腐垫;10、副产物容纳区;11、电极棒;12、第一通孔;13、第一注射管;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注射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氢气发生器,包括外壳1,防护壳2,副产物容器3,储液器4,反应容器5,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7,可插接过滤板结构8,防腐垫9,副产物容纳区10,电极棒11,第一通孔12,第一注射管13,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注射管15,所述的防护壳2螺钉连接在外壳1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副产物容器3螺栓连接在防护壳2的内壁;所述的储液器4螺钉连接在副产物容器3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反应容器5插接在储液器4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外壳1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7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过滤板结构8安装在外壳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防腐垫9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副产物容纳区10设置在副产物容器3和储液器4之间;所述的电极棒11螺钉连接在反应容器5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通孔12开设在反应容器5的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注射管13分别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氢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氢气发生器,包括外壳(1),防护壳(2),副产物容器(3),储液器(4),反应容器(5),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7),可插接过滤板结构(8),防腐垫(9),副产物容纳区(10),电极棒(11),第一通孔(12),第一注射管(13),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注射管(15),所述的防护壳(2)螺钉连接在外壳(1)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副产物容器(3)螺栓连接在防护壳(2)的内壁;所述的储液器(4)螺钉连接在副产物容器(3)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反应容器(5)插接在储液器(4)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外壳(1)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7)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过滤板结构(8)安装在外壳(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防腐垫(9)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副产物容纳区(10)设置在副产物容器(3)和储液器(4)之间;所述的电极棒(11)螺钉连接在反应容器(5)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通孔(12)开设在反应容器(5)的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注射管(13)分别贯穿外壳(1)和防护壳(2)以及副产物容器(3)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4)分别贯穿外壳(1)和防护壳(2)以及副产物容器(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注射管(15)分别贯穿外壳(1)和防护壳(2)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包括移动座(61),定向轮(62),万向轮(63),存放盒(64),第二连接杆(65)和牵引环(66),所述的定向轮(62)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下端右侧;所述的万向轮(63)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下端左侧;所述的存放盒(64)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5)的右端焊接在移动座(6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牵引环(66)的右端焊接在第二连接杆(65)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氢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氢气发生器,包括外壳(1),防护壳(2),副产物容器(3),储液器(4),反应容器(5),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7),可插接过滤板结构(8),防腐垫(9),副产物容纳区(10),电极棒(11),第一通孔(12),第一注射管(13),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注射管(15),所述的防护壳(2)螺钉连接在外壳(1)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副产物容器(3)螺栓连接在防护壳(2)的内壁;所述的储液器(4)螺钉连接在副产物容器(3)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反应容器(5)插接在储液器(4)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外壳(1)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7)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过滤板结构(8)安装在外壳(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防腐垫(9)安装在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副产物容纳区(10)设置在副产物容器(3)和储液器(4)之间;所述的电极棒(11)螺钉连接在反应容器(5)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通孔(12)开设在反应容器(5)的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注射管(13)分别贯穿外壳(1)和防护壳(2)以及副产物容器(3)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4)分别贯穿外壳(1)和防护壳(2)以及副产物容器(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注射管(15)分别贯穿外壳(1)和防护壳(2)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移动存放座结构(6)包括移动座(61),定向轮(62),万向轮(63),存放盒(64),第二连接杆(65)和牵引环(66),所述的定向轮(62)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下端右侧;所述的万向轮(63)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下端左侧;所述的存放盒(64)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杆(65)的右端焊接在移动座(6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牵引环(66)的右端焊接在第二连接杆(65)的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搅拌桶结构(7)包括测量存放桶(71),观察片(72),刻度线(73),橡胶盖(74),深沟球轴承(75),转动杆(76),搅拌杆(77)和旋转杆(7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籍春蕾,赵兴树,陈飞,但义正,马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春越低碳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