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34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训练仪,包括上身固定装置、腿部引导装置和运动底盘;所述上身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带,所述腿部引导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阵列排布的气囊,可减小所述固定带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因所述固定带与患者皮肤之间摩擦作用而导致患者皮肤破损;另外,在所述气囊的间隙设置有通气孔,保持被所述固定带覆盖的患者皮肤表面的空气流通,防止皮肤闷热,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Lower extremity training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训练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下肢训练仪。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中,因脑中风或外科损伤而导致的下肢偏瘫等下肢运动障碍的病症越来越多。目前,医学上对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般是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在进行物理治疗时,患者需要借助训练设备对下肢进行反复训练,而训练设备需要通过捆绑装置与患者肢体进行连接,以保证患者在直立状态下完成行走或跑步训练。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化学纤维编织而成的捆绑带对患者的腿部或腰腹部进行捆绑,以保证训练设备与患者肢体连接固定。但是,下肢运动障碍患者的腿部及腰部处于无知觉或无敏感知觉的状态,现有技术中的捆绑带与患者皮肤之间存在较大摩擦力,在进行长时间训练后,患者皮肤因摩擦而产生较大损伤,这些损伤在训练过程中因患者无法感知而不能及时发现,容易引发进一步的感染。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捆绑带透气性较差,容易造成患者皮肤闷热出汗,训练时的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提供一种下肢训练仪,并对所述下肢训练仪的肢体固定装置进行改进,已解决现有技术中肢体固定装置的摩擦力大,易造成患者皮肤损伤,且透气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训练仪,包括:上身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者腰部及腰部以上的肢体,所述上身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带;腿部引导装置,用于引导患者腿部进行运动,所述腿部引导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以及运动底盘,承接患者脚部,所述运动底盘通过运动平面使患者原地完成行走或跑步动作;所述第一固定带内侧设置多个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突出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带内侧设置多个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突出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突出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内侧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内填充气体或液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均按N*M型阵列排布,其中N和M为大于0的整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的形状为椭球形、球形、方形或胶囊形。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三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三通气孔。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气囊之间,所述第二通气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气囊之间,所述第三通气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气囊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第一粘扣,所述第一固定带通过所述第一粘扣固定于患者的腰部;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第二粘扣,所述第二固定带通过所述第二粘扣固定于患者的大腿部;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第三粘扣,所述第三固定带通过所述第三粘扣固定于患者的小腿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由弹性橡胶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气囊的体积为0.5至50立方厘米,每个所述第二气囊的体积为0.5至50立方厘米,每个所述第三气囊的体积为0.5至50立方厘米。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及所述第三气囊通过导管连通至外部填充装置,所述填充装置通过所述导管向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及所述第三气囊中输送填充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训练仪,所述下肢训练仪包括用于固定患者腰部、大腿部及小腿部的固定带,在所述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阵列排布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弹性橡胶制成,减小固定带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因固定带与患者皮肤之间摩擦作用而导致患者皮肤破损;另外,在所述气囊的间隙设置有通气孔,保持被所述固定带覆盖的患者皮肤表面的空气流通,防止皮肤闷热,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肢训练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肢训练仪,所述下肢训练仪包括用于固定患者腰部、大腿部及小腿部的固定带,在所述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阵列排布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弹性橡胶制成,减小固定带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因固定带与患者皮肤之间摩擦作用而导致患者皮肤破损;另外,在所述气囊的间隙设置有通气孔,保持被所述固定带覆盖的患者皮肤表面的空气流通,防止皮肤闷热,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肢训练仪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下肢训练仪可用于因脑中风或外损伤等因素导致下肢瘫痪或下肢不灵活的患者的下肢康复训练。所述下肢训练仪包括上身固定装置10、腿部引导装置20以及运动底盘3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身固定装置10用于对患者的腰部及腰部以上的肢体进行固定,以保证患者可以直立进行康复训练。所述腰部固定装置10包括第一固定带11,所述第一固定带11通过连接带12与支架13连接,所述支架13固定于所述下肢训练仪的顶部。所述上身固定装置10与患者连接后可以对患者形成向上的提拉力,以保证患者的身体直立,防止倾倒。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带11的两端包括第一粘扣,所述第一固定带11通过所述第一粘扣固定于患者的腰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粘扣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粘扣形式,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第一粘扣不做限制,只要满足可以将所述第一固定带11环绕于患者腰部,并使所述第一固定带11两端扣合的粘扣均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固定带1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囊111,所述第一气囊111突出所述第一固定带11的内侧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带11的内侧指所述固定带11与患者皮肤或患者衣服直接接触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囊111突出所述第一固定带11的内侧表面可以减小所述第一固定带11与患者皮肤或患者衣服的接触面积,增加患者皮肤表面的空气流动性,防止出现皮肤闷热。可选地,所述第一气囊111按N*M型阵列排布,即所述第一气囊111在所述第一固定带11表面按阵列排布,且每行包括M个所述第一气囊111,每列包括N个所述第一气囊111,其中N和M为大于0的整数。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身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者腰部及腰部以上的肢体,所述上身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带;/n腿部引导装置,用于引导患者腿部进行运动,所述腿部引导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以及/n运动底盘,承接患者脚部,所述运动底盘通过运动平面使患者原地完成行走或跑步动作;/n所述第一固定带内侧设置多个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突出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带内侧设置多个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突出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突出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内侧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身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者腰部及腰部以上的肢体,所述上身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带;
腿部引导装置,用于引导患者腿部进行运动,所述腿部引导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以及
运动底盘,承接患者脚部,所述运动底盘通过运动平面使患者原地完成行走或跑步动作;
所述第一固定带内侧设置多个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突出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带内侧设置多个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突出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突出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内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内填充气体或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均按N*M型阵列排布,其中N和M为大于0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所述第三气囊的形状为椭球形、球形、方形或胶囊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阳魏向阳李文婷李标祁丹阳韩现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