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夹持装置和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296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28
提供了一种克氏针夹持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电机、齿轮组、夹头机构,其中齿轮组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相连并且夹头机构包括第一套管,与齿轮组相连并具有前端和后端;第二套管,套设于第一套管中并与第一套管锥面配合,并且第二套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克氏针穿设在第二套管中并延伸通过第二套管的第一端而伸出第一套管的前端,第二套管的第二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套管的后端;和螺母,与第一套管分离地设置在第一套管的后端,并且第二套管的第二端旋进螺母。还提供了一种克氏针钻孔装置,具有上述克氏针夹持装置和推动装置,推动装置与克氏针夹持装置相连而向克氏针夹持装置施加推力。

Kirschner pin holding device and dr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克氏针夹持装置和钻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克氏针夹持装置和具有克氏针夹持装置的克氏针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骨组织手术中,经常要使用克氏针对骨组织进行定位等操作。克氏针直径较小,长度较长,一般直径不超过4mm,长度可达200mm以上,因此克氏针需要通过专用的夹持装置而夹紧在电动钻孔装置上。钻孔时,克氏针伸出夹持装置前端一定长度,钻入一定深度后,松开夹持装置,使克氏针更多的长度伸出夹持装置前端,然后重新夹紧克氏针,再钻一定深度,如此反复,直至克氏针钻到所需深度。对于克氏针夹持装置,中国技术申请CN206333956U公开一种克氏针夹头装置,其采用了锥面配合的弹簧夹套与夹套外套,并使用扳动压杆来夹紧穿设在弹簧夹套中的克氏针。当扳动扳动压杆时,扳动压杆带动夹套外套移动,通过锥面收缩弹簧夹套来夹紧克氏针,当松开扳动压杆时,通过弹簧进行复位,使克氏针松开。当操作者操作具有上述克氏针夹持装置的钻孔装置时,需要操纵者手动扳动扳动压杆以夹紧克氏针。然而,以手动的方式来夹紧克氏针往往不能精确地掌握克氏针的夹紧力度,过紧或过送的夹紧力度都会影响骨组织手术的手术效果,并且以手动的方式来夹紧克氏针也无法保证在钻孔时保持恒定的夹紧力度。由于在钻孔时克氏针高速旋转,因此,夹紧力度的任何瞬时变化都会对高速旋转的克氏针施加瞬时的横向力矩,而这种横向力矩即使很小也会对高速旋转的克氏针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克氏针的断裂。另外,在克氏针夹持装置的较小的内部空间内实现对克氏针的自动夹紧也是具有挑战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对克氏针的自动夹紧,并能够精确地掌握克氏针的夹紧力度并能够在克氏针高速旋转时保持很定夹紧力度的易于夹紧和释放克氏针的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存在如上文所述的各种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现有克氏针夹持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改良的克氏针夹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克氏针夹持装置,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电机、齿轮组、夹头机构,其中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相连;并且所述夹头机构包括:第一套管,与所述齿轮组相连并具有前端和后端;第二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中并与所述第一套管锥面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套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克氏针穿设在所述第二套管中并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一端而伸出所述第一套管的前端,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二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套管的后端;和螺母,与所述第一套管分离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后端,并且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二端旋进所述螺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相连,并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套管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并且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头机构进一步包括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面上的定位销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周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销延伸进入所述定位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头机构进一步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部分延伸进入所述壳体的限位柱,和形成在所述螺母的外周面的限位槽,其中所述限位柱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是可切换的,所述限位柱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脱离所述限位槽,并在所述第二位置处卡入所述限位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周面从所述第一套管的前端至少部分地形成为朝向所述第一套管的后端渐缩的圆锥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头机构进一步包括锥面套管,所述锥面套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前端并夹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其中所述锥面套管的内周面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套管的前端朝向所述第一套管的后端渐缩的圆锥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克氏针钻孔装置,包括:如本文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和推动装置,与所述克氏针夹持装置相连而向所述克氏针夹持装置施加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钻孔装置,进一步包括压力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克氏针夹持装置和所述推动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钻孔装置,进一步包括弓形支架,所述弓形支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弓形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克氏针夹持装置的壳体相连,所述弓形支架的第二端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克氏针夹持装置的第一套管的前端对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通过使用电机和齿轮组的配合并通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圆锥配合来逐步夹紧穿设在第二套管之间的克氏针,可以对克氏针的夹紧提供更加精确的控制,并且在克氏针夹持装置的紧凑的空间内实现了对克氏针的自动夹紧;通过位于第一套管后端的、使第二套管的一端旋进其中的螺母来维持施加至克氏针的夹紧力度,使得在克氏针高速旋转进行骨组织手术时可以维持恒定的夹紧力度,从而避免了由于夹紧力度的变化而给克氏针造成的负面影响。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克氏针夹持装置的剖面图;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克氏针夹持装置的另一方向的剖面图;图5A示出了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中的限位柱的示意图;图5B示出了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中的螺母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中的第二套管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钻孔装置的爆炸图;图8示出了图7的克氏针钻孔装置的爆炸图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些示出于所附附图中。应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克氏针夹持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夹持装置100包括壳体110,用于容纳将在下文描述的夹持装置100的各种部件,其中克氏针120从壳体110的前端的开口处延伸出壳体110以用于进行骨组织手术。下面将详细描述夹持装置100中的用于夹持克氏针的夹持结构。请继续参见图2至图4,图2至图4分别示出了夹持装置100中的夹持机构200的爆炸图、立体示意图和剖面图,为了清楚起见,省去了围绕夹持机构200的壳体110。如图2所示,夹持机构200主要包括电机210、齿轮组220、夹头机构230以及机架240。机架240还具有盖241,齿轮组220、夹头机构230被设置在由机架240和盖241所限定的空间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克氏针夹持装置,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电机、齿轮组、夹头机构,其中/n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相连;并且/n所述夹头机构包括/n第一套管,与所述齿轮组相连并具有前端和后端;/n第二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中并与所述第一套管锥面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套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克氏针穿设在所述第二套管中并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一端而伸出所述第一套管的前端,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二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套管的后端;和/n螺母,与所述第一套管分离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后端,并且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二端旋进所述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氏针夹持装置,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电机、齿轮组、夹头机构,其中
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相连;并且
所述夹头机构包括
第一套管,与所述齿轮组相连并具有前端和后端;
第二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中并与所述第一套管锥面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套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克氏针穿设在所述第二套管中并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一端而伸出所述第一套管的前端,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二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套管的后端;和
螺母,与所述第一套管分离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后端,并且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二端旋进所述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相连,并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套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并且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头机构进一步包括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面上的定位销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周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销延伸进入所述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头机构进一步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梅秦蓁
申请(专利权)人:合舜阳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