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107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该组合物以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为有效成分,联苯吡菌胺与氯氟醚菌唑的重量比为1∶80~80∶1。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蔬菜、果树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防治范围广、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

A compou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biphenylpyrazine and chlorofluoroetherazol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联苯吡菌胺(Bixafen),化学名:N-(3′,4′-二氯-5-氟二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分子式:C18H12Cl2F3N3O,化学结构式如下:联苯吡菌胺是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一种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联苯吡菌胺为内吸性杀菌剂,作用机理新颖,具有广泛的杀菌谱,专用于叶面喷雾。可有效防治谷类作物上由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重要病害。氯氟醚菌唑(mefentrifluconazole),(2RS)-2-[4-(4-氯苯氧基)-α,α,α-三氟-邻甲苯基]-1-(1H-1,2,4-三唑-1-基)丙-2-醇,分子式:C18H15ClF3N3O2,化学结构式如下:氯氟醚菌唑是由巴斯夫发现、开发的第1个新型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是病害防治和抗性管理的重要工具。氯氟醚菌唑分子中独特的异丙醇基团,使其能够非常灵活地从游离态自由旋转与靶标结合成为结合态,很好地抑制壳针孢菌的转移,减少病菌突变,延缓抗性的产生和发展。氯氟醚菌唑表现出优异的生物性能,其广谱、高效,具有内吸传导性,兼具保护、治疗、铲除作用,速效、持效。可防控许多难以防治的真菌病害。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大面积使用,瓜果、蔬菜、禾谷类作物的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加大了防治难度。此外,大面积大用量的药剂量也使病原菌的抗性不断提高,抗药性一旦大面积发生,将难以控制。目前,新品种农药推出速度放缓以及安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用药选择性变得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蔬菜、果树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防治范围广、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联苯吡菌胺、氯氟醚菌唑。进一步地,所述联苯吡菌胺和所述氯氟醚菌唑的重量比为1∶80~80∶1。进一步地,所述联苯吡菌胺和所述氯氟醚菌唑的总量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90%。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助剂。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括:赋形剂。进一步地,所述助剂,包括:乳化剂、润湿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进一步地,所述赋形剂为水、溶剂、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包括但并不限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系列、农乳100#等)、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系列)、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40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与500#等)、苯乙基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2#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农乳70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宁乳36#、农乳700-1#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农乳700-2#、宁乳37#等)、二苯乙基复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S)、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Tween系列)、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湿分散剂包括但并不限于,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酰硫酸盐、烷基硫酸盐类、聚羧酸盐类以及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醇、异丙醇、吡咯烷酮、DMF、乙酸乙酯、甲基环己烷、环己酮、溶剂油系列、混合甲基萘、松节油、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包括但不限于,高岭土、轻钙、玉米淀粉、白炭黑、碳酸钙、硅藻土、可溶性淀粉、滑石粉、硫酸钡、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钾、氯化钙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冻剂包括但不限于,乙二醇、丙三醇、二甘醇、尿素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包括但不限于,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阿拉伯胶、黄原胶、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胶、硅酸镁铝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腐剂包括但不限于,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卡松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消泡剂包括但不限于,有机硅类、聚醚类、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高碳醇类等的一种或多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用于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真菌病害为白粉病、灰霉病、锈病、赤霉病、臼粉病、褐斑病、菌核病、枯萎病、白腐病、炭疽病、腐烂病、霜霉病、晚疫病、叶枯病、叶锈病、叶斑病、早疫病。本专利技术的联苯吡菌胺是新型吡唑类杀菌剂,氯氟醚菌唑是新型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二者复配,可协同增效,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防治范围广、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以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为有效成分与已知的助剂、赋型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实施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实验室常规剂型加工方法。实施例1:称取联苯吡菌胺:1g、氯氟醚菌唑:1g、十二烷基硫酸钠: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g、植物油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按常规乳油制备方法投入混合反应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联苯吡菌胺+1%氯氟醚菌唑乳油。实施例2:称取联苯吡菌胺:1g、氯氟醚菌唑:80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4g、NNO:2g、白炭黑:1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联苯吡菌胺+80%氯氟醚菌唑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称取联苯吡菌胺:80g、氯氟醚菌唑:1g、木质素磺酸钙分散剂:3g、烷基萘磺酸盐:3g、轻钙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80%联苯吡菌胺+1%氯氟醚菌唑可湿性粉剂。实施例4:称取联苯吡菌胺:2g、氯氟醚菌唑: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5g、溶剂油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按常规乳油制备方法投入混合反应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联苯吡菌胺+3%氯氟醚菌唑乳油。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是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联苯吡菌胺、氯氟醚菌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是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联苯吡菌胺、氯氟醚菌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是在于,所述联苯吡菌胺和所述氯氟醚菌唑的重量比为1∶80~8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吡菌胺和所述氯氟醚菌唑的总量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联苯吡菌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助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衍峰李林虎高寒李新生孙敬权许宜伟孙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