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转身器的减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04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转身器的减震支架,涉及一种动力转身器,包括动力转身器本体,所述动力转身器本体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器,连接器的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头的下表面,固定头固定连接连接头的两侧,连接头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座的下表面,下座的内部连接高低筒的一端,高低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盘的下表面,下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减震筒的下表面,减震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盘的上表面,减震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座的下表面,上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盘的下表面,上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减衰阻尼阀门,减震筒采用单筒式设计,提供更好的活塞反应灵敏性及更精确的转向操控,提高稳定性,让驾驶者获得良好的操作性能。

A kind of shock absorption bracket for power 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转身器的减震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转身器,具体是一种动力转身器的减震支架。
技术介绍
动力转身器是是车辆上面控制车辆转向的一种连接器,动力转身器对车辆的转向控制以及驾驶的体验都有着非常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比较大,所以为了动力转身器的正常工作,需要一种减震支架对其减震,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减震支架都的减震筒都是复式筒芯,阻尼反应和活塞反应不够灵敏,影响更精确的转向操控,同时影响驾驶者的操作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转身器的减震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转身器的减震支架,包括动力转身器本体,所述动力转身器本体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器,连接器的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头的下表面,固定头固定连接连接头的两侧,连接头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座的下表面,下座的内部连接高低筒的一端,高低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盘的下表面,下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减震筒的下表面,减震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盘的上表面,减震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座的下表面,上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盘的下表面,上盘上设置有固定螺丝,上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减衰阻尼阀门,避震钢柱的下端穿过减震筒的上端位于减震筒内部,避震钢柱的上端连接减衰阻尼阀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防尘套的下端,防尘套的上端包围住避震钢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螺丝设置有三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避震钢柱穿过上盘和上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层密封橡胶皮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上座采用强化橡胶铝合金材质,能够有效的提供更加敏锐和直接的操控表现,减震弹簧采用SAF9254钢材,在连续时间内经过压力变形量小高强度特殊表面处理,耐久力大幅提升,减震筒采用单筒式设计,提供更好的活塞反应灵敏性及更精确的转向操控,提高稳定性,让驾驶者获得良好的操作性能,高低筒可以使得本减震支架全长调整和车高调整,根据使用者在一般街道、高速公路、山道等不同环境下,可分开设定车身高和弹簧长度,下座采用了T6061铝材轻量化锻造,能减轻其重量,提高操控性能,表面施以特殊阳极处理,能够有效提升防锈能力,减衰阻尼阀门可以精准控制回绩力,对应各种路框均能应付自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图。如图所示:1、动力转身器本体;2、连接器;3、下座;4、高低筒;5、固定螺丝;6、减衰阻尼阀门;7、上盘;8、上座;9、减震弹簧;10、下盘;11、减震筒;12、避震钢柱;13、连杆;14、连接头;15、固定头;16、防尘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动力转身器的减震支架,包括动力转身器本体1、连接器2、下座3、高低筒4、固定螺丝5、减衰阻尼阀门6、上盘7、上座8、减震弹簧9、下盘10、减震筒11、避震钢柱12、连杆13、连接头14、固定头15和防尘套16,所述动力转身器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器2,连接器2的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13的一端,连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头15的下表面,固定头15固定连接连接头14的两侧,连接头14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座3的下表面,下座3的内部连接高低筒4的一端,高低筒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盘10的下表面,下盘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减震筒11的下表面,减震弹簧9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盘10的上表面,减震弹簧9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座8的下表面,上座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盘7的下表面,上盘7上设置有固定螺丝5,固定螺丝5设置有三个,上盘7的上表面设置有减衰阻尼阀门6,避震钢柱12的下端穿过减震筒11的上端位于减震筒11内部,避震钢柱12的上端连接减衰阻尼阀门6,避震钢柱12穿过上盘7和上座8,上座8采用强化橡胶铝合金材质,能够有效的提供更加敏锐和直接的操控表现,减震弹簧9采用SAF9254钢材,在连续时间内经过压力变形量小高强度特殊表面处理,耐久力大幅提升,减震筒11采用单筒式设计,提供更好的活塞反应灵敏性及更精确的转向操控,提高稳定性,让驾驶者获得良好的操作性能,高低筒4可以使得本减震支架全长调整和车高调整,根据使用者在一般街道、高速公路、山道等不同环境下,可分开设定车身高和弹簧长度,下座3采用了T6061铝材轻量化锻造,能减轻其重量,提高操控性能,表面施以特殊阳极处理,能够有效提升防锈能力,减衰阻尼阀门6可以精准控制回绩力,对应各种路框均能应付自如。所述减震筒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防尘套16的下端,防尘套16的上端包围住避震钢柱12,防尘套16可以防止避震钢柱12上沾满灰尘,影响减震效果。所述减震筒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层密封橡胶皮垫,起到密封的作用。在本技术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转身器的减震支架,包括动力转身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身器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器(2),连接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13)的一端,连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头(15)的下表面,固定头(15)固定连接连接头(14)的两侧,连接头(14)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座(3)的下表面,下座(3)的内部连接高低筒(4)的一端,高低筒(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盘(10)的下表面,下盘(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减震筒(11)的下表面,减震弹簧(9)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盘(10)的上表面,减震弹簧(9)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座(8)的下表面,上座(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盘(7)的下表面,上盘(7)上设置有固定螺丝(5),上盘(7)的上表面设置有减衰阻尼阀门(6),避震钢柱(12)的下端穿过减震筒(11)的上端位于减震筒(11)内部,避震钢柱(12)的上端连接减衰阻尼阀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转身器的减震支架,包括动力转身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身器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器(2),连接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13)的一端,连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头(15)的下表面,固定头(15)固定连接连接头(14)的两侧,连接头(14)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座(3)的下表面,下座(3)的内部连接高低筒(4)的一端,高低筒(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盘(10)的下表面,下盘(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减震筒(11)的下表面,减震弹簧(9)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盘(10)的上表面,减震弹簧(9)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座(8)的下表面,上座(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盘(7)的下表面,上盘(7)上设置有固定螺丝(5),上盘(7)的上表面设置有减衰阻尼阀门(6),避震钢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光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全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