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纤纱加工用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84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纤纱加工用传送带,其结构包括第一底座、支撑腿、控制器、辊轴、主动辊、皮带、连接件、电机、主动轮、V型皮带和从动轮,通过在第一底座内部设置了防滑落装置,通过把手将挡板从第一底座内拉出,在挡板上升过程中卡件右端小弹簧伸展推动卡件从通孔内弹出,当挡板升起时挡住偏离传送的玻纤纱,使玻纤纱按照原定传送路线传送,起到防止由于玻纤纱脱离传送路线而滑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玻纤纱放置于传送带上进行传送时,由于传送数量较多容易导致玻璃纱在传送过程中偏离原定的传送路线,导致玻璃纱掉落至地面而沾染上灰尘或是造成损坏,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的问题。

A new conveyor belt for glass fiber yarn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玻纤纱加工用传送带
本技术涉及传送带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玻纤纱加工用传送带。
技术介绍
玻纤纱是一种采用玻璃纤维制作而成的纱,玻璃纤维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在玻纤纱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传送带,但是现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玻纤纱放置于传送带上进行传送时,由于传送数量较多容易导致玻璃纱在传送过程中偏离原定的传送路线,导致玻璃纱掉落至地面而沾染上灰尘或是造成损坏,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玻纤纱加工用传送带,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玻纤纱放置于传送带上进行传送时,由于传送数量较多容易导致玻璃纱在传送过程中偏离原定的传送路线,导致玻璃纱掉落至地面而沾染上灰尘或是造成损坏,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玻纤纱加工用传送带,包括第一底座、支撑腿、控制器、辊轴、主动辊、皮带、连接件、固定板、第二底座、电源线、外壳、防滑落装置、转轴、电机底座、电机、主动轮、V型皮带、从动轮,所述第一底座与支撑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底座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辊轴设置于第一底座内部中央,所述主动辊与第一底座内部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皮带设置于主动辊顶部外表面,且主动辊通过皮带与辊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于第一底座左端,所述固定板与第一底座顶部左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连接件左端,且第一底座通过固定板与第二底座右端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设置于连接件背面底端,所述外壳与连接件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于主动辊内部中央,所述电机底座与外壳内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电机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电机右端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左端贯穿于第一底座左端上部和外壳右端上部与外壳内部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V型皮带设置于主动轮外表面,所述从动轮设置于V型皮带内表面顶端,且从动轮通过V型皮带与主动轮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转轴左端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内部中央设置有防滑落装置,所述防滑落装置由挡板、把手、通孔、卡槽、卡件、连接板和小弹簧组成,所述挡板呈长方体状,且与把手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呈中空状,且与第一底座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槽具有卡位的作用,且与挡板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件与连接板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呈长方体状,且与小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小弹簧具有伸缩功能,且与挡板左端底部固定连,所述卡件与通孔右端插接,所述挡板与第一底座内部中央活动连接,所述电源线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呈长方体状并且长度为60厘米宽度为20厘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前端面设置有两组以上等距离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外表面设置为光滑平面。进一步的,所述卡件顶端设置有一层防氧化膜。进一步的,所述卡件125的长度为30厘米并且设置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为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玻纤纱放置于传送带上进行传送时,由于传送数量较多容易导致玻璃纱在传送过程中偏离原定的传送路线,导致玻璃纱掉落至地面而沾染上灰尘或是造成损坏,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的问题,通过在第一底座内部设置了防滑落装置,通过把手将挡板从第一底座内拉出,在挡板上升过程中卡件与第一底座上的通孔插接,卡件右端小弹簧伸展推动卡件从通孔内弹出,以达到卡住的效果,当将挡板升起时挡住偏离传送的玻纤纱,使玻纤纱按照原定传送路线传送,起到防止由于玻纤纱脱离传送路线而掉落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滑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防滑落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底座-1、支撑腿-2、控制器-3、辊轴-4、主动辊-5、皮带-6、连接件-7、固定板-8、第二底座-9、电源线-10、外壳-11、防滑落装置-12、转轴-13、电机底座-14、电机-15、主动轮-16、V型皮带-17、从动轮-18、挡板-121、把手-122、通孔-123、卡槽-124、卡件-125、连接板-126、小弹簧-12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玻纤纱加工用传送带:包括第一底座1、支撑腿2、控制器3、辊轴4、主动辊5、皮带6、连接件7、固定板8、第二底座9、电源线10、外壳11、防滑落装置12、转轴13、电机底座14、电机15、主动轮16、V型皮带17、从动轮18,第一底座1与支撑腿2顶部固定连接,控制器3与第一底座1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辊轴4设置于第一底座1内部中央,主动辊5与第一底座1内部右端转动连接,皮带6设置于主动辊5顶部外表面,且主动辊5通过皮带6与辊轴4转动连接,连接件7设置于第一底座1左端,固定板8与第一底座1顶部左端螺栓连接,第二底座9设置于连接件7左端,且第一底座1通过固定板8与第二底座9右端螺栓连接,电源线10设置于连接件7背面底端,外壳11与连接件7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转轴13设置于主动辊5内部中央,转轴13左端贯穿于第一底座1左端上部和外壳11右端上部与外壳11内部左上端转动连接,电机底座14与外壳11内左端底部固定连接,电机15与电机底座14顶部固定连接,主动轮16与电机15右端输出端转动连接,V型皮带17设置于主动轮16外表面,从动轮18设置于V型皮带17内表面顶端,且从动轮18通过V型皮带17与主动轮16转动连接,从动轮18与转轴13左端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第一底座1内部中央设置有防滑落装置12,防滑落装置12由挡板121、把手122、通孔123、卡槽124、卡件125、连接板126和小弹簧127组成,挡板121呈长方体状,且与把手122底端固定连接,通孔123呈中空状,且与第一底座1前端面固定连接,卡槽124具有卡位的作用,且与挡板121左端底部固定连接,卡件125与连接板126左端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板126呈长方体状,且与小弹簧127左端固定连接,小弹簧127具有伸缩功能,且与挡板121左端底部固定连,卡件125与通孔123右端插接,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玻纤纱加工用传送带,包括第一底座(1)、支撑腿(2)、控制器(3)、辊轴(4)、主动辊(5)、皮带(6)、连接件(7)、固定板(8)、第二底座(9)、电源线(10)、外壳(11)、转轴(13)、电机底座(14)、电机(15)、主动轮(16)、V型皮带(17)、从动轮(18),所述第一底座(1)与支撑腿(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3)与第一底座(1)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辊轴(4)设置于第一底座(1)内部中央,所述主动辊(5)与第一底座(1)内部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皮带(6)设置于主动辊(5)顶部外表面,且主动辊(5)通过皮带(6)与辊轴(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7)设置于第一底座(1)左端,所述固定板(8)与第一底座(1)顶部左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底座(9)设置于连接件(7)左端,且第一底座(1)通过固定板(8)与第二底座(9)右端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10)设置于连接件(7)背面底端,所述外壳(11)与连接件(7)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3)设置于主动辊(5)内部中央,所述电机底座(14)与外壳(11)内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5)与电机底座(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3)左端贯穿于第一底座(1)左端上部和外壳(11)右端上部与外壳(11)内部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6)与电机(15)右端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V型皮带(17)设置于主动轮(16)外表面,所述从动轮(18)设置于V型皮带(17)内表面顶端,且从动轮(18)通过V型皮带(17)与主动轮(16)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18)与转轴(13)左端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内部中央设置有防滑落装置(1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落装置(12),所述防滑落装置(12)由挡板(121)、把手(122)、通孔(123)、卡槽(124)、卡件(125)、连接板(126)和小弹簧(127)组成,所述挡板(121)呈长方体状,且与把手(12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23)呈中空状,且与第一底座(1)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槽(124)具有卡位的作用,且与挡板(121)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件(125)与连接板(126)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26)呈长方体状,且与小弹簧(127)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小弹簧(127)具有伸缩功能,且与挡板(121)左端底部固定连,所述卡件(125)与通孔(123)右端插接,所述挡板(121)与第一底座(1)内部中央活动连接,所述电源线(10)和电机(15)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玻纤纱加工用传送带,包括第一底座(1)、支撑腿(2)、控制器(3)、辊轴(4)、主动辊(5)、皮带(6)、连接件(7)、固定板(8)、第二底座(9)、电源线(10)、外壳(11)、转轴(13)、电机底座(14)、电机(15)、主动轮(16)、V型皮带(17)、从动轮(18),所述第一底座(1)与支撑腿(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3)与第一底座(1)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辊轴(4)设置于第一底座(1)内部中央,所述主动辊(5)与第一底座(1)内部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皮带(6)设置于主动辊(5)顶部外表面,且主动辊(5)通过皮带(6)与辊轴(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7)设置于第一底座(1)左端,所述固定板(8)与第一底座(1)顶部左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底座(9)设置于连接件(7)左端,且第一底座(1)通过固定板(8)与第二底座(9)右端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10)设置于连接件(7)背面底端,所述外壳(11)与连接件(7)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3)设置于主动辊(5)内部中央,所述电机底座(14)与外壳(11)内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5)与电机底座(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3)左端贯穿于第一底座(1)左端上部和外壳(11)右端上部与外壳(11)内部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6)与电机(15)右端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V型皮带(17)设置于主动轮(16)外表面,所述从动轮(18)设置于V型皮带(17)内表面顶端,且从动轮(18)通过V型皮带(17)与主动轮(16)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18)与转轴(13)左端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内部中央设置有防滑落装置(1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落装置(12),所述防滑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源福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骏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