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7827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包括储罐,所述储罐的侧壁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通过法兰盘连接气动阀,所述气动阀通过法兰盘连接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通过法兰盘连接输送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气动阀设置在金属软管前端,可以控制金属软管中有机液体的流出,即便是金属软管出现破损,只要气动阀正常,也不会出现有机液体漏液的问题,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储罐易导致漏液的问题。

Liquid storage system to avoid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体物料储存
,具体涉及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包装纸制备工艺中有机液体的使用,有机液体通常是储存在储罐中,储罐中的有机液体通过管道输送至使用工位。运输管道与储罐之间设置气动阀和金属软管。现有设备中,金属软管直接与储罐的排液口连接,气动阀连接在金属软管端部,运输管道与气动阀连接。由于有机液体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期使用会导致金属软管被腐蚀破损,进而导致漏液的问题,由于气动阀设置在金属软管的后端,导致气动阀无法控制金属软管中有机液体的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解决现有储罐易导致漏液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包括储罐,所述储罐的侧壁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通过法兰盘连接气动阀,所述气动阀通过法兰盘连接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通过法兰盘连接输送管道。本技术所述储罐用于存放有机液体,例如丁酯;所述气动阀为现有技术,用于控制出液管的液体是否流出,所述金属软管为现有技术,用于过渡,实现出液管与输送管道的连接,所述输送管道将储罐的有机液体输送至使用工序。本技术中的气动阀和金属软管均可更换。本技术通过将气动阀设置在金属软管前端,可以控制金属软管中有机液体的流出,即便是金属软管出现破损,只要气动阀正常,也不会出现有机液体漏液的问题,如此,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储罐易导致漏液的问题。进一步地,金属软管的外侧下部设置有漏液收集器。当金属软管破损出现漏液时,所述漏液收集器能够将漏液收集,避免有机液体落入地面造成污染。进一步地,金属软管两端的法兰盘内侧壁在金属软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2个固定环,所述漏液收集器的两端设置有与固定环配合的挂钩。所述法兰盘内侧壁具体是指金属软管两端的法兰盘相对的一侧。上述设置实现漏液收集器的可拆卸式设置,利于取出有机液体进行回收。进一步地,漏液收集器为半圆弧结构,所述半圆弧结构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挡块。所述弧形挡块的设置能够避免有机液体由半圆弧结构的两端流出。进一步地,弧形挡块的宽度为3-5cm,所述弧形挡块的顶部与半圆弧结构的顶部齐平。进一步地,半圆弧结构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配合设置有阀门。上述设置利于将收集的有机液体聚集在弧面结构的底部,利于将有机液体由排液管取出,提高操作的方便性。进一步地,漏液收集器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聚四氟乙烯为现有技术,具有耐腐蚀的优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气动阀设置在金属软管前端,可以控制金属软管中有机液体的流出,即便是金属软管出现破损,只要气动阀正常,也不会出现有机液体漏液的问题,如此,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储罐易导致漏液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储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金属软管与漏液收集器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漏液收集器的结构和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漏液收集器的结构和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储罐,2-气动阀,3-金属软管,4-输送管道,5-漏液收集器,6-固定环,7-阀门,11-出液管,51-挂钩,52-排液管,53-弧形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包括储罐1,所述储罐1的侧壁设置有出液管11,所述出液管11通过法兰盘连接气动阀2,所述气动阀2通过法兰盘连接金属软管3,所述金属软管3通过法兰盘连接输送管道4,具体地,所述出液管11的端部设置有法兰盘,气动阀2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金属软管3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输送管道4的端部设置有法兰盘,连接处的2个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金属软管3的外侧下部设置有漏液收集器5;所述金属软管3两端的法兰盘内侧壁在金属软管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2个固定环6,所述漏液收集器5的两端设置有与固定环6配合的挂钩51;所述漏液收集器5为半圆弧结构,所述半圆弧结构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挡块53;所述弧形挡块53的宽度为3-5cm,所述弧形挡块53的顶部与半圆弧结构的顶部齐平。实施例3: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2,所述半圆弧结构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52,所述排液管52配合设置有阀门7;所述漏液收集器5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包括储罐(1),所述储罐(1)的侧壁设置有出液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11)通过法兰盘连接气动阀(2),所述气动阀(2)通过法兰盘连接金属软管(3),所述金属软管(3)通过法兰盘连接输送管道(4)。/n

【技术特征摘要】
1.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包括储罐(1),所述储罐(1)的侧壁设置有出液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11)通过法兰盘连接气动阀(2),所述气动阀(2)通过法兰盘连接金属软管(3),所述金属软管(3)通过法兰盘连接输送管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3)的外侧下部设置有漏液收集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漏液的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3)两端的法兰盘内侧壁在金属软管(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2个固定环(6),所述漏液收集器(5)的两端设置有与固定环(6)配合的挂钩(51)。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邦锋唐家龙吴有红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友一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