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的用于铝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73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用于铝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其包括支撑座,支撑座朝向铝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套筒以及螺纹连接于第一套筒两端的第一螺杆,且位于第一套筒两端的两个第一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靠近支撑座一侧的第一螺杆与支撑座铰接相连,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套筒以及第二螺杆,且位于第二套筒两端的两个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靠近支撑座一侧的第二螺杆与支撑座铰接相连,远离支撑座的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与铝模板相对固定,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与支撑杆均铰接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扩大适用范围的效果。

A high stability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aluminum formwork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的用于铝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铝模板支撑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用于铝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铝模板被得到广泛应用,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系统,是继竹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一代新型模板支撑系统,铝模板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施工效率,铝模板精专用设备挤压后制作而成,由铝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所组成的具有完整的配套使用的通用配件,能组合拼装呈不同尺寸的外形复杂的整体模架。现有的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9281469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铝模板支撑结构,包括铝模板,铝模板一侧底部的两端设置有三角块,铝模板靠近三角块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螺杆,铝模板靠近三角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螺杆相对应的第二螺杆,且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通过套筒连接,套筒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支撑座上铰接有倾斜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与铝模板铰接相连,拧动套筒,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在套筒的内部向外伸长或向内伸缩,带动支撑座进行运动,从而可以调整铝模板的倾斜角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支撑结构在调整铝模板的倾斜角度时,转动套筒,套筒带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在套筒的内部向内伸缩时,第一螺杆带动铝模板的底部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和铝模板之间的角度变化从而能够调整铝模板的角度,但是铝模板的角度变化只能通过铝模板的底部移动来实现,当需要铝模板的底部保持不动时,上述支撑结构则无法适用,适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大适用范围的高稳定性的用于铝合金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用于铝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包括与地面相对固定的支撑座,支撑座朝向铝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套筒以及螺纹连接于第一套筒两端的第一螺杆,且位于第一套筒两端的两个第一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靠近支撑座一侧的第一螺杆与支撑座铰接相连,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向着朝向铝模板的一侧倾斜朝上,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套筒以及螺纹连接于第二套筒两端的第二螺杆,且位于第二套筒两端的两个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靠近支撑座一侧的第二螺杆与支撑座铰接相连,远离支撑座的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与铝模板相对固定,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与支撑杆均铰接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模板支好之后,首先将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与支撑杆形成铰接相连,然后将支撑杆竖直固定连接于铝模板需要支撑的一侧,并且支撑座对应地固定在地面上,此时铝模板得到了初步的支撑,支撑杆的设置使得铝模板的受力面积变大,铝模板不会轻易发生晃动,稳定性较强;当需要对铝模板的倾斜角度进行微调时,可以转动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会带动两端的第二螺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从铝模板的底部位置处对铝模板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后通过螺纹的自锁形成固定,但是仅仅依靠第二螺杆来调整铝模板的倾斜角度很容易使得铝模板的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因此初步调整好角度后可以继续转动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带动两端的第一螺杆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使得铝模板的顶端以及底端位置处都能够调节角度,支撑时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还能形成三角支撑,使得铝模板的稳定性更高。最为重要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铝模板的底部位置移动来调整角度,本技术中,也可以转动第二套筒带动模板的顶端位置移动来调整角度,扩大了该支撑结构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相对的两侧以及底端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定位槽和引导槽,引导槽自定位槽开始向着靠近支撑座的方向贯穿支撑杆的侧边,且位于支撑杆顶端的引导槽倾斜向下设置,位于支撑杆底端的引导槽倾斜向上设置,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靠近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铰接螺柱,铰接螺柱插设于定位槽内且铰接螺柱的端部拧紧有固定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安装于支撑杆上时,可以先将铰接螺柱穿过第一螺杆或第二螺杆的端部,然后将铰接螺柱从引导槽内滑入,使得铰接螺柱最终位于定位槽内,然后再拧紧固定螺母,引导槽贯穿支撑杆的侧边使得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安装于支撑杆上时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将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拆卸时也只需拧松固定螺母,然后将铰接螺柱通过引导槽内滑动取出即可,拆卸过程也更便利;并且位于支撑杆顶端的定位槽在引导槽的顶部,位于支撑杆底端的定位槽在引导槽的底部,使得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调整后与支撑杆之间的受力更加稳定,不会从引导槽内滑出,提高了铝模板的支撑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套筒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把手,第二套筒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设置使得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的转动更加方便,提高了铝模板角度调整时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呈C字形,安装槽开设于支撑杆C字形相对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呈C字形,强度较高,对于铝模板的固定支撑能力较强,并且安装槽开设于支撑杆C字形相对的两侧,因此使得铰接螺柱的安装更加便利、没有干涉,间接提高了铝模板角度调整的顺畅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与铝模板抵接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减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孔的设置使得支撑杆的重量降低、用料减少,安装以及拆卸时不会太沉,更加便捷,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套筒在靠近第一螺杆的端部以及第二套筒在靠近第二螺杆的端部均开设有注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油孔可以往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可以对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相对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的转动更加顺畅,防止出现卡顿现象,从而使得铝模板的角度调整更加省力便捷,效率也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油孔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为向着远离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中心一侧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朝着远离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中心的一侧倾斜,因此在往注油孔内注入润滑油时,润滑油会流向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端部,因此润滑油能够更好地对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进行润滑,提高润滑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油孔从外到内为逐渐缩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从外到内为逐渐缩口设置,因此在注入润滑油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润滑油从注油孔内的溢出量,提高润滑油进入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内的量,进而提高润滑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使得铝模板的倾斜角度调整可使用范围更广,调整后稳定性更高;2.通过设置与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铰接相连的支撑杆,使得铝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的用于铝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包括与地面相对固定的支撑座(1),支撑座(1)朝向铝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2),第一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套筒(21)以及螺纹连接于第一套筒(21)两端的第一螺杆(22),且位于第一套筒(21)两端的两个第一螺杆(22)的螺纹方向相反,靠近支撑座(1)一侧的第一螺杆(22)与支撑座(1)铰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还设有第二调节组件(3),第二调节组件(3)向着朝向铝模板的一侧倾斜朝上,第二调节组件(3)包括第二套筒(31)以及螺纹连接于第二套筒(31)两端的第二螺杆(32),且位于第二套筒(31)两端的两个第二螺杆(32)的螺纹方向相反,靠近支撑座(1)一侧的第二螺杆(32)与支撑座(1)铰接相连,远离支撑座(1)的第一螺杆(22)以及第二螺杆(32)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与铝模板相对固定,且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32)与支撑杆(4)均铰接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的用于铝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包括与地面相对固定的支撑座(1),支撑座(1)朝向铝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2),第一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套筒(21)以及螺纹连接于第一套筒(21)两端的第一螺杆(22),且位于第一套筒(21)两端的两个第一螺杆(22)的螺纹方向相反,靠近支撑座(1)一侧的第一螺杆(22)与支撑座(1)铰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还设有第二调节组件(3),第二调节组件(3)向着朝向铝模板的一侧倾斜朝上,第二调节组件(3)包括第二套筒(31)以及螺纹连接于第二套筒(31)两端的第二螺杆(32),且位于第二套筒(31)两端的两个第二螺杆(32)的螺纹方向相反,靠近支撑座(1)一侧的第二螺杆(32)与支撑座(1)铰接相连,远离支撑座(1)的第一螺杆(22)以及第二螺杆(32)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与铝模板相对固定,且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32)与支撑杆(4)均铰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用于铝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相对的两侧以及底端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1),安装槽(41)包括相互连通的定位槽(411)和引导槽(412),引导槽(412)自定位槽(411)开始向着靠近支撑座(1)的方向贯穿支撑杆(4)的侧边,且位于支撑杆(4)顶端的引导槽(412)倾斜向下设置,位于支撑杆(4)底端的引导槽(412)倾斜向上设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陈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荣群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