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9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包括偏心异径式的配件本体,所述配件本体的内腔呈马蹄形结构,所述配件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凸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侧壁上设有连接底层阳台独立排水管的排水接口;所述进水口的内侧壁上固定有1圈伸入腔体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配重止气闸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设置在住宅阳台、空调冷凝水等需要间接排水的排水立管底部进行空气隔断,能有效阻止埋地管网内废气通过排水管路返溢回室内,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且满足设计间接排水的规范要求,减轻了施工强度,节约了土建成本。

A new type of indirect drainage fi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间接排水配件
本技术涉及间接排水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尤其是一种用于建筑排水立管底部的间接排水管道配件。
技术介绍
建筑排水领域中经常需要采用间接排水方式,如国家规范明确规定要求住宅阳台、空调冷凝水排水的排水立管底部采用间接排水方式,进行空气隔断,防止室外埋地管道内的臭气通过排水管路反溢回窜至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第4.9.12条文规定“…阳台雨水立管底部应间接排水”。目前市场上没有排水配件产品满足排水立管底部间接排水要求。目前,为了满足排水立管底部间接排水,一般通过室外设置排水明沟(雨水口)或通过水封井来解决间接排水要求,此上做法有时会破坏建筑立面整体效果或影响建筑景观绿化美观,且施工成本增加。甚至开发商往往在后期施工过程中私自将间接排水措施取消改为直接排水,此做法不仅违反规范要求,而且导致室外埋地排水管网内的有害气体通过排水立管返溢回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间接排水配件,本技术适用于设置在住宅阳台、空调冷凝水等需要间接排水的排水立管底部进行空气隔断,能有效阻止埋地管网内废气通过排水管路返溢回室内,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且满足设计间接排水的规范要求,减轻了施工强度,节约了土建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安装在排水立管的末端,包括偏心异径式的配件本体(6),所述配件本体(6)的内腔呈马蹄形结构,所述配件本体(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凸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7),其侧壁上设有连接底层阳台独立排水管的排水接口(5);所述进水口(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1圈伸入腔体内的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之间设有配重止气闸板(2)。不排水时,配重止气闸板在偏心重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防止腔体内的废气返溢进入管道,当排水立管有废水排入时,配重止气闸板的一端在废水重力作用下下行开启排水,废水进入腔体内,当排水结束后配重止气闸板在自身偏心重力作用下上行关闭阻气。优选的,所述配件本体(6)的顶面设有透气孔(4);配件本体的顶面除了设置进水口,其余区域均开设网状透气孔,排水时腔内受挤压的空气从网状透气孔中排出,同时在不排水时,把埋地管网中返溢出来的气体排向室外大气。优选的,所述透气孔(4)为网状结构;透气孔采用网状设计,可以阻止外部大颗粒杂质、昆虫等进入腔体,以免阻塞腔体,影响排水效果。优选的,靠近透气孔(4)侧的连接板(8)的底端连接有防溅导水板(3),所述防溅导水板(3)与连接板(8)形成一个开口朝进水口(1)的夹角;当废水进入腔体内里,水流在防溅导水板的引导下向一个方向流动,避免飞溅,同时引导腔体内的气体流向透气孔。优选的,所述夹角为120-150°。优选的,所述排水接口(5)的出口端设有挡板,不排水时,采用挡板封堵,当底层阳台排水需要接入时,打开封堵的挡板,插入排水支管即可。优选的,所述进水口(1)、出水口(7)和排水接口(5)均为承插连接接口。优选的,所述进水口(1)与排水立管,以及出水口(7)与排出管均采用承插连接方式连接,连接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排水接口(5)设有2个,分别设置在配件本体(6)的左右侧壁上。优选的,所述配件本体(6)的腔体顶部进水口与腔体底部出水口的距离为150mm,满足间接排水空气阻断的距离要求。该间接排水管道配件采用偏心设计,配件贴墙侧外壁基本与上部立管外壁平齐,当上部立管安装固定后,确保该配件承插接口能与排水立管对接,使其不受偏心异径扩口后尺寸限制。间接排水配件材质与上部排水立管材质相同,配件与排水立管采用承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适用于设置在住宅阳台、空调冷凝水等需要间接排水的排水立管底部进行空气隔断,能有效阻止埋地管网内废气通过排水管路返溢回室内,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2)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满足设计间接排水的规范要求,简化了目前间接排水管道在安装施工过程中为实现间接排水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减轻了施工强度,节约了土建成本;(3)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保证了建筑外立面整体性和景观绿化美观性;(4)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该配件采用偏心异径方式解决上部立管安装固定后配件接口与排水立管的对接问题,确保该配件承插接口能与排水立管对接,使其不受偏心异径扩口后尺寸限制;(5)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其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效果显著;(6)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间接排水稳定可靠,施工简便,易于工程应用;(7)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顶部透气孔采用网状形,在保证排气通畅的同时,阻挡了杂物、昆虫等进入配件内部;(8)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在配件本体的侧壁开设排水接口,解决了底层阳台单独间接排水的要求,且其上设有挡板,满足多种使用需求,灵活多变;(9)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制造工艺简单,质量有保证,成本低,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新型间接排水配件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新型间接排水配件的结构俯视图;图1中:1.进水口、2.配重止气闸板、3.防溅导水板、4.透气孔、5.排水接口、6.配件本体、7.出水口、8.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其结构详见附图1和2所示:安装在排水立管的末端,包括偏心异径式的配件本体6,所述配件本体6的内腔呈马蹄形结构,所述配件本体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凸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7,其侧壁上设有连接底层阳台独立排水管的排水接口5;所述进水口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1圈伸入腔体内的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之间设有配重止气闸板2。不排水时,配重止气闸板在偏心重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防止腔体内的废气返溢进入管道,当排水立管有废水排入时,配重止气闸板的一端在废水重力作用下下行开启排水(如附图1虚线示意),废水进入腔体内,当排水结束后配重止气闸板在自身偏心重力作用下上行关闭阻气。进一步的,所述配件本体6的顶面设有透气孔4;配件本体顶面除了设置进水口,其余区域均开设网状透气孔,排水时腔内受挤压的空气从网状透气孔中排出,同时在不排水时,把埋地管网中返溢出来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安装在排水立管的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异径式的配件本体(6),所述配件本体(6)的内腔呈马蹄形结构,所述配件本体(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凸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7),其侧壁上设有连接底层阳台独立排水管的排水接口(5);所述进水口(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1圈伸入腔体内的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之间设有配重止气闸板(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安装在排水立管的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异径式的配件本体(6),所述配件本体(6)的内腔呈马蹄形结构,所述配件本体(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凸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7),其侧壁上设有连接底层阳台独立排水管的排水接口(5);所述进水口(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1圈伸入腔体内的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之间设有配重止气闸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本体(6)的顶面设有透气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4)为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间接排水配件,其特征在于,靠近透气孔(4)侧的连接板(8)的底端连接有防溅导水板(3),且所述防溅导水板(3)与连接板(8)形成一个开口朝进水口(1)的夹角。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琪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鑫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