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3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包括蓄水层、设置于蓄水层上方的缓冲层和设置于缓冲层顶部的路面层,所述蓄水层设置于地表以下挖掘的路槽底部,路槽两侧设置有护坡壁;所述缓冲层为铺设的格栅,通过对原始小区道路进行多层化建设,将道路下部设置为可以蓄水的石子空腔,利用石子与石子之间的大间隙做为雨水的储蓄空间,利用上层路面和人行道的透水砖对雨水进行渗透,将路面上的雨水进行地下截留,降低路面雨水进入下水道的流量,同时在路基底部设置透水管,利用透水管将截留的地下水缓慢释放,减少截留水量,有效减缓雨水管网和路基的雨水压力。

A pavement structure of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及人居环境改善有长远影响,通过透水路面铺装率、下沉式绿地率、绿色屋顶率等指标进行落实。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自身及周边绿地空间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结合道路横断面和排水方向,利用不同等级道路的车行道、人行道和停车场以及绿化带,建设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渗管/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道路透水渗透、调蓄、净化方式,实现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现有城市建设中对于,由于一些市中心区域不可能进行大面积的改造,只能在一些小区路面和街道上进行改造,尤其在雨水过多季节小区和街道的雨水排水量大,雨量过大时汇聚到雨水排水网的水量大,很容易出现雨水倒灌的情况,需要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截留和缓排,在雨水季时有效减少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有效、截留、缓排效果好的海绵城市路面结构。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包括蓄水层、设置于蓄水层上方的缓冲层和设置于缓冲层顶部的路面层,所述蓄水层设置于地表以下挖掘的路槽底部,路槽两侧设置有护坡壁;所述缓冲层为铺设的格栅;所述路面层包括并排设置的柏油路面和人行道;所述蓄水层包括混泥土底层和石子垫层,石子垫层采用的石子为有砟轨道所采用的石子,有效保证下方的缓冲和渗水;所述路面层的人行道包括垫高层和渗水层,人行道与柏油路面之间设置有隔离块;所述路面层的柏油路面为若干分段拼接设置,分段与分段之间设置有间隔块。进一步的,所述柏油路面分为两层,包括设置于下方的基层和上方的耐磨层。进一步的,所述混泥土底层沿柏油路面方向设置有导水管,导水管为透水管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的垫高层为空心砖,空心砖的透孔纵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的渗水层和隔离块为生态砂基透水砖。进一步的,所述间隔块为双7型金属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原始小区道路进行多层化建设,将道路下部设置为可以蓄水的石子空腔,利用石子与石子之间的大间隙做为雨水的储蓄空间,利用上层路面和人行道的透水砖对雨水进行渗透,将路面上的雨水进行地下截留,降低路面雨水进入下水道的流量,同时在路基底部设置透水管,利用透水管将截留的地下水缓慢释放,减少截留水量,有效减缓雨水管网和路基的雨水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海绵城市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海绵城市路面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间隔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包括蓄水层1、设置于蓄水层上方的缓冲层2和设置于缓冲层顶部的路面层3,所述蓄水层设置于地表以下挖掘的路槽底部,路槽两侧设置有护坡壁4,护路壁减少侧壁在雨水冲刷下形成空腔,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地面坍塌;所述缓冲层为铺设的格栅5,格栅有效对石子路面进行路面平整;所述路面层包括并排设置的柏油路面和人行道;所述蓄水层包括混泥土底层6和石子垫层7,混泥土底层做为蓄水层的底层,在底层上铺设导水管12,通过套设的防挤压套管对管道进行保护的同时可以保证雨水渗透,石子垫层做为蓄水层的主要储水部分,石子垫层采用的石子为有砟轨道所采用的石子,有效保证路面的缓冲挤压和渗水;所述路面层的人行道包括垫高层8和渗水层9,垫高层做为人行道高出路面的有效抬高层,使用空心砖做为垫层,利用空心砖的通孔保证雨水的透水率,渗水层有效对雨水的渗透和对杂质的过滤,减少堵塞,人行道与柏油路面之间设置有隔离块10,隔离块有效保证路面与人行道之间的维护;所述路面层的柏油路面为若干分段拼接设置,分段与分段之间设置有间隔块11,柏油路面的分段设置,可以对分段进行预加工,减少在施工路段的大型设备施工,增加道路铺设效率和维护,间隔块有效保证路面与石子垫层的连通性,有效将路面的雨水通过间隔块渗透进入路面下方,同时有效保证路面的伸缩和路面开裂后的维护。进一步的,所述柏油路面分为两层,包括设置于下方的基层13和上方的耐磨层14,有效对路面的维护和大型机械维护施工的难度和交通的影响。进一步的,所述混泥土底层沿柏油路面方向设置有导水管,导水管为透水管设置,透水管外侧设置有防挤压套管,套管外侧开设有漏孔。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的垫高层为空心砖,空心砖的透孔纵向设置,纵向设置有助于雨水的下流和空心砖的承压。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的渗水层和隔离块为生态砂基透水砖,有效助于雨水的渗透和减少砂石对于透水砖透水孔的堵塞。进一步的,所述间隔块为双7型金属条15,两块7型条背向设置,之间通过连接杆焊接支撑形成中空,整体形成T型插条设置,T型插条卡座在两块柏油路面的连接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层、设置于蓄水层上方的缓冲层和设置于缓冲层顶部的路面层,所述蓄水层设置于地表以下挖掘的路槽底部,路槽两侧设置有护坡壁;所述缓冲层为铺设的格栅;所述路面层包括并排设置的柏油路面和人行道;所述蓄水层包括混泥土底层和石子垫层;所述路面层的人行道包括垫高层和渗水层,人行道与柏油路面之间设置有隔离块;所述路面层的柏油路面为若干分段拼接设置,分段与分段之间设置有间隔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层、设置于蓄水层上方的缓冲层和设置于缓冲层顶部的路面层,所述蓄水层设置于地表以下挖掘的路槽底部,路槽两侧设置有护坡壁;所述缓冲层为铺设的格栅;所述路面层包括并排设置的柏油路面和人行道;所述蓄水层包括混泥土底层和石子垫层;所述路面层的人行道包括垫高层和渗水层,人行道与柏油路面之间设置有隔离块;所述路面层的柏油路面为若干分段拼接设置,分段与分段之间设置有间隔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柏油路面分为两层,包括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富罗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